一念之间/(下)
成功的认知-生命本质
人有三性-本性、人性、个性。本性「不变」、人性「善变」、个性
「固执」。
生:何谓本性?为何不变?
师:「本来之性」。每个人生命的本质是一样的,不因您的性别、种族、肤色而有所差别。所谓「人有 南北,本性无别。」
生:何谓人性?为何善变?
师:「人之共性」。人类有其共同之弱点,如贪、瞋、痴等。故人性善变,常让人捉摸不定,其弱点有
一、动之以「情」的弱点。
二、指之以「惧」的弱点。
三、诱之以「利」的弱点。
四、说之以「理」的弱点。
生:何谓个性?为何固执?
师:「个人特性」。每人都有其属性,因个别的想法不同,故其表现的方式也就有所差异。且有主观意识,所以大家皆有固执的一面。而不愿意让别人-
一、来「改变」自己。
二、来「说服」自己。
三、来「影响」自己。
四、来「绑住」自己。
生:此三者有何关系?
师:如同水的三态。
一、固态-个性如「冰」,有棱有角,牢不易破。
二、气态-人性如「云」,飘浮不定,让人不解。
三、液态-本性如「水」,不论冰云,本质皆水。
所以要去「改变」您的个性,去「了解」世间的人性,去「恢复」我们清净的本性啊!
自我省思
1、您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2、您的人性弱点在哪里?
3、您的个性特征是为何?
成功的障碍-源自心灵
心灵的深处,有三个障碍-「恐惧」、「愤怒」、「欲望」。这些使心
灵没有力量,让生命不自在,生活不快乐!
生:恐惧来自那里?
师:它来自对未来的无知,故起「恐惧」。
下列所有的情绪、行为皆由它产生:
生:愤怒出自何处?
师:觉得别人伤害到自己的身、心,故起「愤怒」。
下列所有的情绪、行为皆由它产生:
生:欲望如何产生?
师:为了要满足自己,一切的感受,故起「欲望」。
下列所有的情绪、行为皆由它产生:
生:这三者又从何方来?
师:皆从对于「自我」的错误认知而生起啊!
生:如何降伏其心?
师:治标者-用「勇气」对治恐惧!
用「仁爱」对治愤怒!
用「智慧」对治欲望!
治本者-破除「自我主观」的意识!
破除「环境客观」的现象!
破除「一切亦破」此念头!
其心自伏,亦无心可伏,实际「了不可得」!
自我省思
1、如何克服恐惧?
2、如何化解愤怒?
3、如何减少欲望?
成功的察觉-无来无去
「爱」者仁爱,「情」者情绪。人要自爱,方能爱人,推而爱物;
不要情绪,情有好坏,有时伤己,有时伤人,有时伤物。
生:何谓爱?
师:「仁爱」就是爱人爱己。其爱可分大爱和小爱:
一、「小爱」就是自私的爱,它是「有条件」的爱,彼此相互牵制,互为牵绊,正如「爱情」等。
二、「大爱」就是无私的爱,它是「无条件」的爱,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如「助人」等。
生:何谓情?
师:「情绪」就是情感思绪。其情可分七类:
一、喜-成我所爱,心得欢喜。
二、怒-夺我所爱,心生怒气。
三、哀-失我所爱,心感悲哀。
四、乐-得我所爱,心即快乐。
五、爱-对我所爱,心起贪爱。
六、恶-违我所爱,心有厌恶。
七、惧-伤我所爱,心畏恐惧。
生:何谓欲?
师:「欲望」即是满足身心。其欲可分六项:
一、眼-眼根感官,满足视觉。
二、耳-耳根感官,满足听觉。
三、鼻-鼻根感官,满足嗅觉。
四、舌-舌根感官,满足味觉。
五、身-身根感官,满足触觉。
六、意-意根感官,满足知觉。
生:人皆有七情六欲,该如何处置?
师:「察觉欲望的来处,就不会受『诱惑』;
察觉情绪的去处,就不会起『干扰』。」
自我省思
1、应该如何培养大爱?
2、何种情绪最难克服?
3、何种欲望最难节制?
成功的管理-控制情绪
情绪并非真实,它只是一种感觉!随着心情的起伏而改变。人之所以
会有情绪,是因「认知」不同而产生了情绪。
生﹕何谓情绪?
师﹕心情的变化,谓之「情绪」。
生﹕怎样证明是因认知不同而引起﹖
师﹕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看法、感受却是不一样。例如-清代有位才子,名叫
蒋坦,其妻喜欢芭蕉,故为爱妻种植许多芭蕉。有一夜风雨潇潇,他听了心
情很不舒服,就于纸上写道﹕「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隔天早上,其妻见到亦提笔对道﹕
「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生﹕每个人都有情绪,那该怎么办呢﹖
师﹕要好好管理它!人可以适度「表达情绪」,但不要「发泄情绪」。例如-太
太不喜欢先生太晚回来。当他回家时,妳该心平气和的表达﹕「不喜欢他太
晚回来的原因。」让他感受妳的关心;相反的,如果妳发泄情绪,对他有所
怀疑,而产生争吵。那不但没有解决问题,甚至会引起婚姻破裂!
一个有智慧之人,是在「解决问题」;而非在「制造问题」。有位金代禅师
,生平除了讲经弘法之外,闲暇之余最爱种兰花。有一天外出云游,交代:
「要好好照顾兰花。」有一次弟子在浇花时,不小心把兰花打翻了!花瓣飘
落满地。弟子们!心中无比惶恐,深怕师父责备!直到禅师回寺。他知此事
之后,不但没有惩罚他们,还安慰说﹕「我种兰花的目的,一来是供佛用的
、再来还可美化环境,不是种来『生气』呀!大家下次谨慎点就好了。」
生﹕会处理情绪真的很重要啊!
师﹕没错!正如孔明一人,单枪匹马,至吴国处,舌战群雄,处之泰然;周瑜贵
为一国的大将军,竟然沉不住气,被孔明激怒吐血而亡!所以,自古以来,
有所成就之人,其情绪皆是相当稳定!
自我省思
1、为何情绪不是真实?
2、您了解情绪变化吗?
3、您当如何控制情绪?
成功的充实-不再空虚
人常感觉到孤独、寂寞、无助、甚至无奈,这些皆由心中的「空虚」
在作祟。
生:如何化解孤独?
师:改变自我的认知。莫一直停留在孤独感之中,将此感觉转成享受「宁静」。
生:如何消除寂寞?
师:「去做」有意义的事、「去看」有智慧的书、「去规划」您的目标、「去完
成」您的理想。
生:如何不再无助?
师:不要有依赖的想法,其实您自己可以完成许多的事。所谓「自助人助,不再
无助。」
生:如何不会无奈?
师:对人生不了解,所以「无奈」。事出必有因,若能了解原因,一切皆是自作
自受。未来虽然充满变数,但您却可以掌握每个「当下」,清楚自己在做什
么,将往何处走。
生:人为何会空虚?
师:因为人遗失了「自己的心」!
有位阿婆,年已七十,一生皆从事养鸭工作。一天,她发现一只鸭子遗失了
,便赶紧去找寻,终于找到了。之后,她便放声大哭,路人很好奇的问:
「鸭子已经找回来了,为何您还在哭?」阿婆答:「我这辈子以来,身外之
物如果丢掉,就会马上去把它找回来,但是自己的心已遗失,却从来不知道
要找回来?因此而难过。」您找到了吗?
自我省思
1、您为何会空虚?
2、您又如何化解?
3、人生如何充实?
成功的价值-自己创造
文章生命即是「自己」,价值便是「创造」。您自己到底值多少,要
看您如何打造。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由己决定。
生:我值多少?
师:您一个月赚多少?
生:三万元。
师:那您一个月值三万元…
《一念之间(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