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坛经讲记 第34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破,关键就在这里。为什么说只有听课力道不强?你听课就好像我在抛砖,要靠你自己去修行,自己去体悟,那块玉才会出现。「玉」这么清澈、洁白,就好像你的自性。有的人,更粗糙,他贪爱世间的东西,「身外之物」指的是离开你身心以外,名利权势这些东西。如果这样,你就要从外面开始观,名利是什么?权势是什么?或你贪爱的人,你恨的人是什么?你观,哪一个不是无常?这样从外面的境界开始观,之后观身,再观心。什么时候会悟?不一定。有的人观境界就悟了,为什么?《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并不是哪个角度比较好,是每个人因缘机会不一样。禅宗很多祖师大德直接去参「佛性」或「谁」,当然这个看你的层次,他直接看那个问题,不需要从其他问题延伸进来。你现在不用去管什么方法最好,还是以你自己为主。虽然你是个假名,是个缘起的现象,今天你之所以六道轮回是因为这个现象,你今天要解脱,还是从你身心的作用去解脱,不然你根本没有办法解脱。你只要问你自己,你要先观察什么对你最受用,你就从那里下手。当你能够把它看清楚,叫「内外明彻」,内是身心,外是外面的世界,你能够将身心世界都看清楚了。〔明彻〕,明就是明明白白,彻就是彻底。我们首先是对人生不负责任,接着是对生命不负责任。什么叫对人生不负责任?你人生到底在干嘛?人生这条路你跌跌撞撞,你何去何从?到底为谁辛苦为谁忙?那是你的人生,你为什么不想清楚呢?!再来,「生命」,生命就是你,你自己是什么?生命的状态又是什么?你从来都不管,但是你又贪生怕死,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

  

  古人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无论是谈修道,还是一般的专业,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学无术,只有少部分的人是专家,在各个领域当中深入就是专家。我们每个人对各个领域都不专,代表你对人生不负责任;纵使你不留恋世间的东西,你也应该对你的生命专吧?但你对你的生命也不专。如果你对你生命专,你就能开悟。你没有这个心:「我要彻底去研究这件事情,一直到清楚明白为止。」举个例子,不要说佛法,我讲世间法就好,很多的科学家一天到晚只为了他那个科学问题朝思暮想,有位科学家为了想一个原理,有一天在洗澡,突然想到就冲出来了,他是谁?阿基米德。一样,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他就会思考这个问题,你就会捡起来吃而已。关键在哪里?他愿意想,就能够想出答案。开悟事实上也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叫参禅?为什么叫思维?禅师一辈子就思考一个问题,那个问题他懂了他就开悟。我们有没有思维?表面上是有,但是你的思维根本没有深入,而且你思维太多,那个思维就叫做胡思乱想。你一辈子都在胡思乱想,你到底要想到什么时候?学佛法不是不可以想,不要听我说「不要用脑袋」,你就不敢想,你只要针对一个问题想,这个「想」就不叫妄想,从这个「想」找出真正的答案,你才会彻底。我这样举例说明已经很清楚了。

  

  开悟不是件很奇怪的事,是因为你不愿意铁杵磨成绣花针,你不愿意针对那个问题去深入。我们的心散乱、不定,所以没有力量,你只要愿意针对你所想要的去探讨或观照,一直深入下去,有一天你一定会〔明彻〕,你就能够〔识自本心〕,就是了解你的生命,真正了解你自己。你自己是什么?你说是「缘起」也对,是「性空」也对,佛性就是空性,所以离开身心没有一个佛性。这个「性」就是它本来的样子,身心本来的样子就是「空」,那个空就是「佛性」,明白了就叫「见性」。当你见到那个性,为什么会有智慧?因为空没有障碍,所以你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不会起八万四千烦恼。佛法的理论要讲简单,我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跟各位分享,无论你是哪一节课来听,任何一节课都一样,你听懂就拿去,拿什么?「无一法可拿」谓之「拿」。在讲课时名之「有拿」,拿了之后名之「无拿」,就像佛传法给大迦叶尊者,在传的时候「有法可传」,传后「无法可传」意思是一样的,这个东西叫「心法」,到底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有你跟我知道,其他人不知道我们在讲什么,那就是一个精神体悟和核心。你想去探讨本心或佛性,本性或如来藏,这些名词在谈同样一个东西,它是什么?它不能光听理论,不是翻几本字典你就认为自己知道,字典所描述的也还是接近而已,还是瞎子摸象;别人可以形容给你听,但它是什么你不知道。举个例子,我们明知道水中捞月是捞不起来,明明知道水中的月亮是如梦幻泡影,但你跟一个人讲:「你看水中的月亮如梦幻泡影!」他不见得会相信;他即使相信了也起不到作用。那个水中的月亮就像我们现在的身心,我们现在就好像站在岸上。我跟你讲:「你的身心就如梦幻泡影,你了解吗?」你说:「我了解。」「你执着吗?」你说:「我执着。」那你这样说没有力道,你就是要让他跳下去,让他去捞那个月亮,他大口大口地呛水而一无所获之后,才能领悟到「真的是如梦幻泡影!」修行就是要这样修。你不要站在岸上听人家讲,你要跳下去,感觉才会深刻。

  

  不论你是贫贱富贵,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地位都一样,你不懂真理你就是无知。无知的人怎么会快乐?他注定会烦恼。「师父,我有很多心事想跟你说。」我当然知道你有很多心事,你跟我说也没有用,你打电话去生命线张老师也没有什么用,你不承认自己的无知,你有什么烦恼?就是无知嘛!你就是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但我们常常把不明白的事情推给莫名其妙的老天。老天在哪里?是老天爷,还是上帝,还是王母娘娘,还是太上老君?你把责任推给「祂」,「祂」是谁?这个是人是神还是鬼?还是根本没有你也不知道,你抱怨「祂」做什么?你抱怨「祂」,求「祂」都是莫名其妙。你要探讨真相,当你听见这样的道理,你可以怀疑,无论任何人跟你讲的道理,你都可以怀疑。但是,你要证明,这叫符合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不要被骗,但也不要愚弄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我们承认自己不明白,不懂就说不懂,就这么简单,然后自己去追寻答案。

  

《六祖坛经讲记 第34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