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坛经讲记 第82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产生矛盾。没有学佛法的人,他创造了苦跟乐,所以他一定要占一边,占乐那一边。比如说顺利跟不顺利,你一定想要顺利;健康跟生病你一定要健康;尊重和不尊重,你一定要尊重。世间人不明白真理,你根本没有办法讲。哪里平等?真相本来就平等。哪里不平等?你的心认为它不平等。糟糕了,前面六祖大师说一句话,「法无四等,人心自有等差。」这句话也是很明显。法的意思不是指佛法,没有那么狭隘。法就是世间所有的一切,它统称叫做一切法。它本来就平等,但是我们的心就硬生生去把它创造出不平等,这下完蛋了。你现在研究什么?研究不平等的东西。比如说你创造苦乐,接着你再研究什么叫苦什么叫乐;你创造了善跟恶的概念,接着你再研究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你创造了天堂跟地狱;你创造了迷跟悟;你甚至创造了众生跟佛,你的心怎么会宁静?你的心没有打破那些概念,你岂能清净呢?这个问题并不是只有智道禅师的问题,这是所有迷的人共同的问题,只是他现在问的名词不一样而已,但他真正的陷阱就是把它拆开对待分别,然后再加以解释他所分别的名词。你学佛法假设不能够这样学,你就不能够一网打尽,你就会学得很累,你要研究到什么时候!现在我们会掉入一个陷阱,认为色身以外有个法身,你就可能会不管你的〔色身〕,想要急于追求那个〔法身〕。

  

  你看到《心经》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境界,你就说:「这是我所要的境界。」可是我们明明活在有生有灭的世界啊!所以你一直想要不生不灭,真是累,你怎么能开悟?《心经》早就跟你说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句话就说完了。它没有说色空是拆开的。没有色,空是不能成立的;没有空,色是不能展现的。所以,简单地讲,因为有那个空,空就是他现在所讲的〔法身〕、法性,因空显出那个色。所以叫做妙有;色当下即空,所以叫做妙有不有。你明白这样的概念,所有的概念以此类推。我再解释一下,空性、法性、法身,有时候这些名词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但现在所讲的是同样意思。因那个空,来显出那个色,这就叫做性空缘起,因为性空而缘起,所以我们说它为妙有。但是,妙有你不要掉入陷阱,有,真实是不有,或叫做幻有。这个色,或我们统称叫五蕴,这样比较广,或统称现象,就是你所讲的有生有灭,概念是一样的。你一直认为它有,但它真实是不有。接着,你说:「我知道色了,但是这个空怎么展现?」你怎么知道有空的存在?就是要借这个色来悟这个空,所以叫悟空。你要悟空,你要像孙悟空,要在这个世间悟,就是在一切的现象中去悟。藉这个色来悟这个空,所以我们说这个空就叫真空。但你不要抓住这个空不放,因为这个空事实上是不空的。所以你不可以说这是两句话,我现在是讲话给你听,但事实上它是同时的,没有先后顺序,不可以说先缘起后有性空,也不可以说先性空后缘起,在佛学里面这就叫中道。佛学的中道不是折中的意思,事实上是平等。你现在所认知的概念都是不平等,所以你的心没有办法平静,没有办法平常。中道就是平等,平等就是一如,就是一体。你不是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吗?它就叫实相,这才叫真相,真正明白体悟到,才叫悟道。悟道的人,他的内在冲突、矛盾、分别、对待、两难全部消失,那就是解脱了。你今天的问题,你的心事,你的苦,你只要稍微观察一下,一定是对应的。表面上,我们在为人家解释,可以解释什么叫空什么叫有,你的认知当中不要硬生生把这两个概念拆开。你常常掉入这个陷阱,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套一句《心经》的话,这个有就是色,事实上这个色广泛来讲就是五蕴,这个五蕴没有空不能成立,这个空没有五蕴也不能够悟到。修行在哪里修?就是在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悟道,所以不恶六尘,不恶就是说不要排斥外面的世界,你就能够悟道了。但是当你排斥外面的世界,想要追求一个清净的地方,你是悟不了道的,所以六祖大师一开始就点出他的问题。

  

  【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你认为一定有一个什么东西在受〔乐〕。【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那还不是跟凡夫一样?在你的潜意识当中,无论你用什么名词,是色身还是法身,你的心态还是跟凡夫一样,抓一个你不知道的概念,那个概念就是执着,你的潜意识一定会有执着,所以才会问:「到底是哪个身在涅槃,哪个身在受乐,又哪一个身在轮回生死呢?」我们读佛经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看,而是需要了解它在讲什么?前面六祖大师的回答先点出他的错误,点出他的分别心,这是很清楚的。现在,六祖大师要告诉他真相:【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佛很慈悲又很有智慧,因为众生的脑袋是分别的,所以佛才用众生的想法讲给众生听,他们才听得懂。〔迷人〕就是我们,我们哪里迷?【认五蕴和合】认为是我们的身心。【为自体相,】就是《金刚经》所讲的我相,就是「我」。【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接着分别。就是《金刚经》所讲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以外的东西就是外面的世界。这样就糟糕了,他已经把「我」跟外面的世界分离了。众生就是有这样的概念,所以众生自私我们百分之百能够谅解,你自私我不生气,为什么?因为你的脑袋是这样认知,已经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你的人生中,一切人事时地物都被你拆开,你的内在都在挑你喜欢的。那个喜欢,那个讨厌,就是从你多生累劫的习气而来,那叫好恶。为什么你从小就有好恶的心?好就是贪,恶就是瞋,一个人被好恶所困就是愚痴,就是因为有分别所以才有选择,若是没有分别,你哪有这个问题?海阔天空,无论任何时间、空间,无论任何的有情、无情,你跟谁都好。有时候说得很简单:「师父,什么是开悟的人?」跟谁都好的人就是开悟的人,而你和自己都处不好。也不是没有办法印证这个人开不开悟,有时候也不用讲那么深奥,讲那么深奥让人听不懂。怎么样学?学到跟人家都处得好。「师父,我学到跟人都处得好,但是我还害怕鬼。」那你就学跟鬼处好。我一说你就要以此类推,我的意思就是你彻底地接受,为什么?因为你明白,而且这样的接受一点委屈、一点强迫、一点心不甘情不愿都没有,多么自然!如果你不能彻底明白,你一定要忍耐、要伪装、要压抑,有一天你会抓狂。我说「有一天」是方便说,以真实义来说,你本来就是那样子,我们内在就是那样子。

  

  【好生恶死,】这就是好恶,你在〔好〕当中会生起贪,〔恶〕时生起瞋。【念念迁流,】你的概念不断地分别。你可以和自己和解吗?为什么要和解?因为你创造了纠纷,但是和解完了,你马上又创造了对应。人真是够无聊,说起来是说不完。人为什么不能够饶过自己呢?【不知梦幻】非真。【虚假,】非实。体悟一下,一句就好,不用学那么久。但是你不能够说:「师父,我没有学佛法以前我早就知道,人生是一场梦。」你已经学到麻木了,这下子真理让你看到也没有什么。各位,真的不一样。你早先是只知其字不知其义,字就是说「人生是一场梦」这句话你懂,意义你不懂,不要误会说懂。我们迷人不知道〔梦幻〕。请问,现在有一个人做梦,他在梦中走来走去,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走来走去?梦中走来走去,明明就是有生有灭,明明就是诸行无常,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那就明明有啊!你跟我说没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有和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一样的。梦中的事实你是走来走去,以真实义来讲根本就是一场梦。你所讲的有生有灭就是我讲的不生不灭,你所讲的不生不灭就是有生有灭。如果你希望我讲有生有灭你才听得懂,我会讲有生有灭给你听;如果你希望我讲不生不灭给你听,心才会安,我就说不生不灭。但有生有灭和不生不灭对一个悟道的人没有意义,对没有悟道的人有意义。有意义,用得好,可以修行,用得不好就麻烦。如果你说那个人在做梦,在梦中跑来跑去,这样讲也对。如果你说那个人根本没有跑来跑去,因为是一场梦,这样也对。所以你们也不用争。有的人你就跟他说:「你看,我们就是跑来跑去。」为什么?因为他在做梦就是这样子。但是有人不喜欢这样跑来跑去,他觉得很累,你就跟他说:「原来是一场梦。」他的问题当下就解决了。

  

  众生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在一个〔虚假〕的梦中。为什么虚假?因为这些都是你创造的,无论是创造或是被创造,它是对应的,这些概念都是从我们的心产生出来的。比如说,我可以说你是好人,也有人说你是坏人,有人说你有时好、有时坏,有人说你好的比坏的多,有人说你坏的比好的多,有人说你根本就不是人,那这些概念是真的还是假的?你能够悟到佛法的概念吗?为什么说唯心所造?事实上是你活在你的内心世界。你的内心世界现在在煎熬受苦,那也是真实的,是你创造的。我说它不是真实的也可以,因为一念之间就让它消失。有人说:「你又不是我,所以你说没有事。」他如果说有事,我们就跟他说有事是什么意思;如果他说没有事,我们就跟他说没有事是什么意思。你都要懂,这就叫「色空不异,不即不离。」你现在已经知道,你要开悟就是要悟空,悟到空性、法性、佛性都好,名词不一样,意思是一样。你要在红尘当中悟,在众生当中悟,因为没有众生你悟不了道,就像莲花一定要长在污泥中,污泥就是我们所讲的五浊恶世。接着看,莲花长在污泥,它渐渐会离开污泥,而且会浮出水面。污泥叫浊,水叫清,它不但不执着浊,也不执着清,这才是莲花,就是一个开悟的人。说清说浊还不是分别!说迷说悟还不是对待!说凡夫说圣人还不是自心起分别!

  

  谈修行不可掉入一个陷阱,说:「我想离苦得乐。」你不可以说:「我的心很乱。」所以一天到晚想要心很净。什么叫清净?就是:「我不害怕心乱,我也不贪爱心净。」这才叫做超越,这才叫作:「我不被好跟坏所影响。」这个才叫做修行。你明白我所讲的话,事实上当下就可以好好修行,二十四小时都可以修,因为二十四小时都有人愿意陪你修行,你们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都不需要你付钱,你如果要逃开就折磨你,对你啰嗦。你们都想要逃开逆境,其实你们还要感谢它,你们都不知道这个福,这样的修法就是六祖大师教的。〔不知梦幻虚假,〕就是你没有正见,知道梦幻虚假就是大乘佛法的真见,就是缘起性空的意思。《金刚经》最后才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这个意思。

  

  【枉受轮回,】有没有〔轮回〕?也是一场梦。你梦到下十八层地狱,梦到下油锅,然后梦到你往生极乐世界,醒了。为什么说心净即佛土净?为什么说何处不是净土?所谓净土的意思不是说那个地方叫净土,净土是「我的心再也不会被影响了。」当一个人没有办法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事实上现象是不断地影响他的,所以你还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你要不要都在你啦!你说:「师父,下地狱下油锅也是一样,反正是一场梦。」我讲的是事实,但是你能够达得到吗?不要说下油锅啦,有人糟蹋你,你知道是一场梦,这样学就好了。但是我糟蹋你,你就抓狂了。【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常乐涅槃〕就是解脱的意思。这个〔常乐〕怎么解释它都是不对的,〔常乐〕是一个境界,是一个解脱的人他自己亲证的境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是用文字来表现它叫〔常乐〕我净。但是智道禅师误会《涅槃经》所讲的〔常乐〕我净就是涅槃的意思,他认为涅槃是每个人最终要走的一条路—死亡,所以他认为每个人再怎么修,也没有办法离开它,它就像一个牢笼一样,所以他认为它是苦。【终日驰求。】终日追求。六祖大师讲的真相,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我们的心起分别。接下来六祖大师要解释《涅槃经》那道偈的意思:【佛愍此故,】佛悲悯众生。众生总是需要人家给一个方向,就像极乐世界是一个方向,说你到最后修到「常乐我净」事实上也是个方向。不然,你叫他修行,那修行到最后是什么样子,你一定要讲出来。这就是一个指导,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众生。【乃示涅槃真乐,】离一切分别对待。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到最后要涅槃之前,才讲《涅槃经》,讲一天一夜,这叫示现。离一切分别、对待你才能够契入。【剎那无有生相,剎那无有灭相,】就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总是认为有生不灭。生灭是对待,只要是对待的名词你应该一并扫除。有的同学就听不懂,比如说,这毛巾这样丢上去,明明有这个样子,怎么可以说它没有呢?但是我用图表画你就比较容易懂。假设我这样点点点点,你看起来是现象,但事实上每一点当下就是空。假如我点一万点,它们本身当下就是空,所以叫做不生不灭,所以叫无生法忍。【更无生灭可灭,】既然刹那没有生相,所以更没有这个现象可以灭。【是则寂灭现前。】当你可以灭到这里的时候,也就是你的妄心止息啦,真心就现前了。那一刹那,什么叫明心见性,什么叫真心,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怎么讲都讲不清。当你彻底领悟到这个样子,是你彻底地止息。止息就是止息你的妄心,也就是分别的心,你分别的心亦是执着、妄想,这些都止息了就叫做寂灭现前。【当现前时,】当你见到了,成为一个开悟的人,你也不可以执着,因为说开悟亦是假。因为你迷的时候,我告诉你要悟是一个方向,当你悟的时候,就说迷跟悟是为众生讲的,你不要抓着那一点不放。【亦无现前之量,】即不可以执着。【乃谓常乐。】六祖大师也没有办法跟你讲常乐是什么,他只是跟你讲一个名词。一个彻彻底底已经从现象界当中去体悟到不生不灭的人,他当下即是,就能够悟道。【此乐无有受者,】假设如果有一个人在受,他还是没有开悟,他内在还抓一个东西不放。【亦无不受者,】但你说没有一个人在受,那你就不用修了,那叫断灭,你这样说也不对。所以才会说「佛曰不可说」,这个意思你不要揣测,你只要不执着就好,只要彻底不执着,彻底地放下,自然会知道你是什么人。你没有放下,谈论你是什么,自欺欺人。所以才说「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岂有一体五用之名?】这些都是假名而已,为了权巧方便讲,问题是你不要乱用。当佛在讲权巧方便,你不要认为是真实,就好像你借助一条船过河,但是那条船不是目的地。佛讲的名词,或是六祖所讲的体性、法性、法相这些名词主要是帮你悟道而已,你不要抓那个概念不放。【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如果你明白这样的概念,还要起一个所谓的涅槃,所谓的涅槃就是所谓的生死,所谓的生死绑着一个人。你这样讲就诽谤了佛法。

  

《六祖坛经讲记 第82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