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坛经讲记 第93集 法门对示▪P2

  ..续本文上一页办呢?」他就笑一笑。我说:「好。我要出入即离开两边,怎么样?让你玩,但是不要玩股票。让你玩,就是不执着不要。不要玩股票,就是不执着玩股票。」他说:「师父,你说的是什么?我听不懂。」我说:「你学佛,应该有一个概念,假设你有那个福报,那谁也抢不走;假设你没有那个福报,你再多也换不回来。」乐透现在多少?五十。中一支,可以得多少?我的意思是说,你去买乐透,如果有福报,一支就中了;如果不中,当布施。没有错,这叫出入即离两边。你们也可以签?这样就不对,是因为针对他放不下,来破他的问题;而你们本来没有问题,来创造一个问题就不行。你们不要乱用,不是叫他要,也不要叫他不要,用一个合理的角度让他释怀。你们学完佛法不要按照佛法来讲,如果他不懂佛法,要依当时的状态,你明白这个道理,要转换他听得懂的语言来为他开示。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第八意识。我们的自性就像一个大仓库一样,可以含藏一切,就像虚空,能够包容一切,所以一切都没有离开自性。【若起思量,】第七意识,就是起心动念。但是,这里说〔若起思量〕,前面六祖大师又讲莫思量,到底要不要思量?你要注意,六祖大师在讲偈时又讲「对境心数起」,讲来讲去谈一个问题,心本来就有作用,你不可以讲作用不对,不对的是你的作用错了。为什么众生心有作用?佛心也有作用,重点不是心有作用,你不要害怕你的心,而是你的心产生的作用是迷还是悟,才是重点。【即是转识。】第七意识,这句话有唯识的概念,但我们现在不要讲那么复杂。如果是迷的人,就是将你本来般若智慧变成意识。我们现在产生不了般若,都是意识形态。悟的人就是将意识转成智慧,叫做〔转识〕成智。这一句话当中,无论是迷跟悟,自性还是含藏万法,只是你的作用是转对还是转错。我们众生有十八界,佛也有十八界,只是说你怎么去展现它,因为一切都是从自性而出。讲简单一点。禅宗的东西,它尽量少用名相,他是直接了当的。【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讲的就是这个身心动作,无论是色法,还是心法,色法就是现象,心法就是作用。现象跟作用皆不离开本体,〔自性〕是本体。【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禅讲的很简洁,有时候你按文字翻,是会有毛病的。〔自性〕本来没有正也没有邪,这里讲自性是邪,原则上是迷的状态,并不是自性有邪。邪跟正关键在于正见和邪见,若是你有邪见,你所展现出来都是邪,如果你有正见,你所应用的一切皆是正,所以有一句话,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那你说法有没有正跟邪?没有,是因为人的关系,就像我们拿砒霜,它能害人也能救人,就像毒蛇也是一样。【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这两句话,你有什么体悟吗?你一直在等待什么时候才能够修成佛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端坐紫金莲?什么时候才能够成佛?我告诉你,你当下就可以成佛,你的身口意纯善,你就是佛,这样够清楚了吧!那叫〔佛用〕。佛不在很远的地方,不是要透过很久很久的时间,你不要停留在这种概念,你为什么不把握当下,一念即到西方?!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是可以突破时空的。你不要看不起你自己,最近新闻不是讨论一个更生人事件吗?君子或小人,你过去是小人,未必现在跟未来还是小人,你当下就可以成神成仙,圣贤你一念就可以成。你纯然是这个样子,你自然就会散发出那种气质。有的人要去上什么模特儿训练班,什么国际礼仪,之后才能够变成一位淑女,我们可以教她顿悟变淑女,也是一念之间,当下变成一个人。但问题是我们一般人不太相信,因为我们总是告诉自己说一定需要什么什么,才能够怎样怎样。所以你想当众生,事实上就是众生,你想当佛,事实上就是佛,你可以去印证的。你不要说:「我没有看到一个人是这个样子。」别人是别人的事,你是你的事,不要因为别人没有办法,你就认为你也没有办法。【用由何等?】这样的作用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样的作用指的是恶用跟善用。【由自性有。】不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状态,它还是从〔自性〕展现的,所以你要好好地去见性啦,这样那些就不会再障碍你。不见性的人,自卑的永远自卑,傲慢的永远傲慢,因为他只看到一边,没有看到平等,没有看到众生皆有佛性的概念。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讲的就是自然界。事实上佛法当中,这五对中的一对〔阴与阳对〕,佛法几乎不用。但六祖大师生在中国,阴阳是中国哲学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尤其禅宗的曹洞宗曾经用《易经》的卦象讲怎么修行,佛法也影响到宋朝的理学,一些高僧大德,像憨山大师注解《道德经》,藕益大师着《周易禅解》,这些都是文化的融合。因为六祖大师是中国人,所以用中国的思维模式来讲这个概念。以《易经》的先天八卦来说明:用干卦代表天,坤代表地,所以〔天与地对〕。离卦代表日,坎卦代表月,〔日与月对〕。第三对〔明与暗对〕,讲的就是昼跟夜,左边震、离、兑、干四卦是阳盛阴衰,表示天色渐明;右边巽、坎、艮、坤四卦是阴盛阳衰,表示天色渐暗。一边属阳,一边属阴。再来,上面干卦是三个阳,下面坤卦是三个阴,所以是三阳三阴;左边离卦是两阳一阴,右边坎是两阴一阳,合起来也是三阳三阴;兑、艮两卦,相加亦是三阳三阴;震、巽两卦,相加也是三阳三阴,这叫做阴与阳对。所以才有〔阴与阳对〕。〔水与火对〕,离卦又代表火,坎卦又代表水,所以六祖大师讲自然界的现象,《易经》用八个卦来涵盖一切人生宇宙的变化,如果你懂《易经》,我画出卦,你就知道原来六祖大师所讲的也没有离开这样的范围,这也离不开「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阳跟阴,或是天跟地,所有的一切,用到有情的众生就是雌雄,所有的东西一定都是匹配成对,这样才能够产生一切的万事万物。所谓「独阴不生,独阳不长。」就代表阴阳是互为因缘关系的。这〔五对〕就是我们如何借助外面的现象来为人家说法。

  

  【法相语言十二对:】你要注意,表面上〔法相〕好像是文字,那〔语言〕就是语言,事实上它们难道不一样吗?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文字是静态的语言,语言是动态的展现,你不要以为它们不一样。【语与法对、】〔语〕就是语言,〔法〕就是法相,文字、语言构成我们人类的思想。【有与无对、】学佛法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佛法假设归纳出两宗,就是空宗跟有宗。这是相对的概念,所有都是相对的,但我们习惯用〔有〕跟〔无〕的概念来讲。【有色与无色对、】讲的是三界,欲界、色界跟无色界,欲界、色界归类有,无色界归类无,我们众生不离开三界,所以我们要超越三界才能够离开六道轮回。【有相与无相对、】〔有相〕讲的是事,〔无相〕讲的是理。〔无相〕是性空,〔有相〕是缘起。【有漏与无漏对、】漏是烦恼的意思。〔有漏〕就是有烦恼,〔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有漏〕是迷的状态,〔无漏〕是悟的状态。【色与空对、】我们读《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法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色〕〔空〕如何一如?我们已经讲过很多遍了。【动与静对、】这是现象界的问题,这讲的是一种境界。【清与浊对、】我们常常用〔清〕跟〔浊〕来比喻心,也来比喻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清〕就是极乐世界,〔浊〕就是五浊恶世,这个原则上离不开心。【凡与圣对、】讲的就是人,一般众生修行跟不修行的状态。【僧与俗对、】在家跟出家人。在家跟出家都可以修行开悟成佛,但在家有在家的因缘,出家有出家的因缘。出家人要说法,在家人要护法,每个人各尽其职。【老与少对、】除了年龄、经验之外,就是先后顺序的问题。佛经常出现「长老须菩提」。【大与小对,】佛法常用大乘跟小乘,大人跟小人,大智跟小智,大根跟小根。【此是十二对也。】告诉他的弟子如何去讲法,在讲法中常常会用到一些名相,要用这些名词去加以变化。

  

《六祖坛经讲记 第93集 法门对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