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用大方广庄严你的心▪P2

  ..续本文上一页听,一边在找缺点,这叫覆器之过。法师讲的所有的话不单对你没有利益,反到增加你的罪业,能如理如法听经才会有功德,不如法听法,甚至会成为堕落之因,这叫远离覆器之过。

  第二,要远离漏器之过。虽然茶杯口是向上的,茶杯底掉了。茶杯底没有的,你往里面倒水倒得进吗?一滴不留啊。

  还有,如污器之过。这个杯子里面有脏的东西在,水倒进去能喝吗?所以过去我们出家人的规矩:出家三年不准听经闻法、不准念佛参禅。为什么出家了不准听经闻法?不成法器,不可以。所以过去刚出家的一个沙弥,首先要成就出家相,打扫厕所、护持常住、为上座比丘服务。举一个例子来说扫地,师父走过来说地扫得不干净,没有分辩的,再扫。扫了第二遍之后师父还说扫得不干净,继续再扫。所以我们过去丛林里说,叫你鞋子倒穿你就倒穿,这叫服从安排,无我相才叫出家相,有了出家相这时候可以听法了。

  如来的密意自然在内心里会领会,学佛法是有这些(道理)的,所以心要离这种染污,如果心里有染污,听法也会成过咎。

  我们印光大师说:三宝门中以恭敬心来得福,至少我们要有一个恭敬心,恭敬心会灭罪,让我们听法的法器得以干净。为了这次来见面,法师去年就到我们这边去了。今年又再再地约定,才有我们今天的在这里聚会。

  法师虽然做了这些努力,或许在座的不一定都知道。光听到说“打板了,到法堂去,有个师父要来讲法的”,那去听听看有的人甚至还想:我们辛苦了,休息还来不及,还听什么?这叫没有听法的意乐,听法没有意乐,也没有那样发心,反而会不好。

  所以我这边,前面把《华严经》赞叹一番,但是下面我们众生的机,我还是要对一对。

  我们佛教里讲:说法容易对机难,法不对机总是闲。讲了半天空落落的,得意的没几个,堕落的一大群。听法者因为是听我讲的,那我也堕落,稀里糊涂两个都堕落。

  所以什么叫末法时代呢。就这样,我们大家在座的,我今天一进山门,我们住持和尚除了来迎接,我走过来时,一位一位居士走过来我都看,确实不错。这次我们居士来华严法会,有大因缘,看每一位居士看过去都是非常清净,都可以说是老修行。所以聚在这里参加这次法会,就有诸善根者聚会一处。所以我是心生欢喜。

  所以我跟住持和尚商量,今晚就不能错过,跟大家见见面。华严法会召开在即,已经净坛过了,晚上聚在一起,再这样相互地学习。除了外在的物质这样净一净,我们今天晚上坐在一起把内心的坛也净一净。

  请问在座的,我们来到翠峰寺,除了带海青、带身上的袈裟(幔衣),我们的佛性有没有带来?有没有?我们的佛性你知道有多大吗?我们的佛性有多方吗?我们的佛性有多广?我们平时都用什么在做事,在指挥我们的身口意?我们平时用无明啊!平时叫背觉合尘,所以佛才怜悯我们呢,称轮回的众生叫“可怜悯者”。

  明明有佛性,却造作了轮回的业,有漏的业。大、方、广啊!这个佛,我们每个人都有没有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心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本体上是没有差别的,从业上是差之天渊呢!毫厘之差,天渊之隔哦!我们看《无量寿经》里面,佛向十方世界放百千万亿道光,每一光中化百千万亿佛。

  所以我们赞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阿弥陀佛就是大方广啊!无量光、无量寿,大方广都是无量的,佛的境界就是这样的。我们唱赞佛偈的时候也是这样:“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我们也有心,心也是大方广。但是我们的心放什么光啊?佛的心放什么光?佛的光除了无量光、无量寿之外,还有清净光、智慧光、无障碍光、超日月光。

  我们放烦恼光、吝啬光、嫉妒光、 愚痴光,佛是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我们是光中化地狱、化饿鬼、化畜生,佛菩萨用种种的功德花来庄严他。我们用种种的罪业来糟蹋它、染污他,自己造的业自己晚上做梦吓得不得了,自己在自己的梦里被吓得喊救命,“救命啊!救命啊!”,谁来吓过你了?谁害过你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自己所想的东西梦里来害你自己了。

  世间的人都是触景生情、爱情情仇,看到的都是正报、依报。但是佛菩萨见一切都回光返照,所以在座的,大家一起来造就我们翠峰寺的一次殊胜的华严法会,要进入这个状态,我们这个心不要从无明上来,要时时觉悟,我佛性带来了,我的佛性带来了!

  我的佛性是什么?是大、方、广!现在就缺庄严了。跟现在买房子一样的,你家分了一套房子,一看,嗯!不错!是三室一厅的:一个室叫大、一个室叫方、一个室叫广。大方广三室,还有当中有一厅,叫佛,大方广佛!

  但是就是没有装修,没有装修不能住进去。里面是草坯的,水泥也没有镗过,你能住进去吗?正是从这个角度,再以普贤菩萨的行愿,开展了一个菩萨的觉悟的行程。以善才童子为典型,从文殊菩萨开教而开启了根本智,然后百乘烟雨、遍察善知识。

  善才童子去参学善知识。请问善才童子是学善知识的好呢?还是学善知识的缺点呢?是学优点去的。请问在座每一位,我们是不是善才童子?我们有没有到处参学啊?我们参学是看优点还是看缺点呢?往往不是,我们这个善才,是颠倒过来的,到处参,只看缺点不看优点的,所以祖师告诉我们,“但看诸上座,莫学诸下流”。

  请问在座的每一位菩萨,你们自己身上有没有上座啊?有没有?佛性就是我们的上座。《华严经》就是这样一个,自性法界中所开显的。我们各个有没有大方广的上座啊?有没有下座啊?每个人身上有没有下座?贪嗔痴对不对? 回答正确。我们有没有天天跟着它学?不单单跟他学,天天跟他在一起都不知道。跟他混迹在一起,跟哥俩好一样的,不分彼此。甚至别人讲你缺点的时候,马上就生气,讲我啊!明明是讲缺点嘛,“你说我!”,就完全我跟缺点在一体了,不是什么好朋友的关系了,已经简直就是一个人了。首先我们自己要学自己的上座,不要学自己的下流。

  在座的每个人都会笑,但是笑出来每个人会一样吗?你的笑跟佛的笑一样吗?佛稍微一笑脸就放出种种光,我们有时候笑还皮笑肉不笑。那佛一笑为什么放种种色光呢?让众生清凉、让众生开智慧。那简单的一笑,无量劫来功德庄严的那一笑。没心看别人都要看他的上座。

  因为每一个人的优点,都是无量劫来百千功德所庄严,有时候你去学还学不像呢!我们王羲之字写得漂亮吧,你学试试看!哪里学得像呢!就那几个字就可以吃遍天下无敌手。有人说那还不好学呀,就这两个字而已嘛,是不是?看到别人的优点,就是人往高处走。进步就是这样,看好的、看自己好的。自己什么是好的?自己佛性是好的,除了佛性是好的,其他都不是好的。

  所以念佛的人说, 如果不念佛的话,这就如金刚经里所说,“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

  为什么?因为度众生的佛菩萨根本就没有见众生相,佛性里面本身就是不生不灭的。这个是从佛性上看,所以也没有一个所谓得度的。如果是见众生相,哦!众生相是众生转凡成圣了,那有得度相,如果看所有的众生都是看他的佛性,那纵是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皆证得了无上菩提,但是不见一众生得灭度者。

  所以佛度众生也不看众生相,是看佛相。我们众生要学佛是要学什么?我们也是看佛相。所以华严所开显,就是本地风光。我们印光大师也说,“客入西山任毗链 自家风光有谁争”哪! 我们在座的研讨《华严经》,略略内心有一点感触,所谓“钟不敲不响,法不说不明”。

  在《华严经》里同时也有,“譬如暗中宝,无灯不能见;佛法无人说,有慧亦难解”,纵使你有再大的智慧,没有传播佛法者,我们不能够了解佛法的意义的。

  所以今天我们的华严法会,以这样一个形式来开始,让我们同入毗庐性海,让法界一切众生共入华藏玄门,是我们每一位在座华严法会的菩萨们,所应该持有的大乘发心、智慧发心、了义的发心、圆满的发心。

  今天我们初初见面,以这寥寥数语,我们大家共勉。希望今天晚上大家休息好,明天把这个精神集中起来,我们师父上悟下道大和尚用那个土话说:“明天诵经的时候精神要毕挺”,也就是我们要精神毕挺地来诵经。祝愿大家在法会当中时时吉祥,把我们的吉祥遍满于世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随喜蝶舞校稿功德)

  (感谢九华山翠峰寺提供影音VCD,弟子慧敏记录整理于2007-11-22)

  

  

《用大方广庄严你的心》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心地的宝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