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宝树,每当微风吹动,树叶便发出微妙的声音,就像千百种乐器同时奏响了动听的音乐。这可是佛陀亲口说的,不是我在这里自吹、自编。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他的话肯定没错!希望大家若有机会亲自去那里游览、去观光就明白了。所以说西方净土环境净化,是说那里的环境特别好!那里的居住的环境条件,是我们这个世界所不能相比的。比起五星级宾馆不知要好多少倍!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花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从莲花生出来,亲眼见到无量光如来,就是亲眼见到阿弥陀佛。承蒙佛陀的大恩大德,为我授记。授记,就是给你取一个成佛的名号。告诉你过多长时间,你在什么地方,在哪一个世界成佛。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承蒙佛为我授记以后,我就化成了无法用数目来计算的身相。就是说一身变多身,就像孙悟空那样,有点这种味道。我不仅有无数的身相,而且智慧力量,也都广大得不得了!我可以到十方世界去周游,去劝化救度一切的众生,使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听闻佛法,使他们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和好处;使所有的众生早日离苦得乐!你看--把自己生命化作那朵莲花以后,多有意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多么美好!是吧?但《普贤行愿品》,从头说到尾。说一千道一万,说来说去,始终没有离开众生。成佛不是为了自己,还要回到娑婆世界,把自己的智慧和功德布施给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
所以说:《普贤行愿品》的修持,主要是围绕八、九两愿所展开的。“常随佛学”就是“上求佛道”,“恒顺众生”就是“下化众生”,整个《普贤行愿品》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就是主题啊,始终没有离开这两个大愿。其中普贤行愿品的核心的核心,就是二个字下化。所谓下化,就是普度众生。我们学佛、成佛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我反覆强调了好几次,目的是让大家搞清楚,我们学佛的意义和成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得解脱,更为了去帮助众生得解脱!
行愿无尽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这个颂用一种反衬的方式,来比喻、形容,我们修学普贤行愿的愿心和度众生的愿望。就像一个女孩子,对她的情人发誓:什么太阳除非从西边出啦,什么海枯石烂不变心啦。太阳怎么会从西边升起呢?海水又怎么会枯竭呢?主要是用一种反衬的方式,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变的爱心,但事实上这种爱心,有没有这么长啊?你们说说看,很难说,有可能以后换了一个人,她会把这种话再说一遍。
这个偈颂也是用这种反衬的方式,来比喻我们现在行菩萨道,就是像上面所发的种种愿。一直到虚空、世界完全没有了,众生的惑、业、烦恼也完全没有了。像这样的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穷尽的时候,那么,我的愿心,也是更没有穷尽的时候。所有的这一切显然都不可能发生,永远不会有穷尽的时期,因此,我的愿心,也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
利益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这里进一步地说明,听到这部经有哪一些功德。胜字,是好了还要好的意思。愿王,是心愿大到了不得,所以称作王。仰是盼望的意思,心渴仰,是形容盼望的心,非常的深切,像口渴极了,急需喝到水一样的意思。彼字,是指前面四句经文所说的功德。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十方所有多到无边无际的世界,都拿许多许多很好的宝物去庄严佛土,供养如来,再拿最好最妙的安乐,来布施给人天道的众生。这种供养的时间,要经过一切佛刹,像微尘那么多的时劫。就是说对佛的供养是永远、永远的,是尽未来际,没有尽头的时候。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有人对这样深切的大愿王,一听到耳朵里边,能够马上相信,并产生渴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出来,那么他所得到的功德,比起前面拿许多无数的珍宝,去供养如来,所得到的功德还要胜过。你们听了普贤十大愿王以后,相信了没有啊!相信了就好,如果没有相信的人,赶快相信,马上发菩提心,那你得到的功德就很大。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这个颂主要是告诉我们,如果有人听了这十种大愿,生起信心;一心求菩提道,这样就会永远离开恶知识。离开恶人,我们就不会薰染上他们的恶习气,坏人离开了,我们才能够很好的修行,恶的朋友自动离开了你,你不再做坏事,将来就能“远离一切诸恶道”,永远不会堕落到三恶道里,很快见到无量光如来,或见到自心的佛。这样就能“具此普贤最胜愿”,你能够很快地具足普贤行愿一切成就所修圆满的功德。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此人善得胜寿命”,一个人如果修行了普贤行愿品之后,他的寿命就会越来越长,你想活八十岁就活八十岁,如果你活得不想活了,提前想死嘛,也不受到病痛的折磨,死得很安乐。“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这人死了以后呢,他能在人中投生,不会堕落到三恶道里边去。而且这个人不久的将来,他就能够成就修学《普贤行愿品》的功德。
往日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从前因为没有智慧的力量,所以造下了极恶劣的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五种罪业,要受到没有停歇的苦报,但只要能读诵这个普贤的十大愿王,就在一个念头转动短暂的时间,就会极快的,把这种堕落五无间地狱的极重的恶业,极苦的恶报,完全消灭干净了。那有的人就会说,既然这个罪那么容易消灭,我以后造业也无所谓,反正造罪以后,就念一下普贤的十大愿王,就没事。这里我要告诉你,如果你有这种念头,那你犯过的五无间罪就难以消灭了!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将来在你的人生中,你所生的种族,是最好的民族。你的容貌姿色、相貌庄严,还有你的智慧都是极其圆满。那些天魔外道,不能够摧害他。这种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所有众生对你的尊敬,同时,你也有资格接受三界众生对你的供养。一个人要是真正把佛法学好,那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佛法是世界上最高的智慧,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比得上它。一个被佛法智慧武装起来的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事物都征服不了他的。这种人能够征服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而不被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所征服。真是这样的,不是我自吹的。大智慧成就的人,世间的智慧和他相比,还不是萤火虫和太阳相比一样吗?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依《普贤行愿品》修行的人,他能够很快在菩提下,降伏种种的魔鬼。魔鬼既降伏了,意味著你成佛了。成佛了,就“普利一切诸含识”。成佛后,就可以转*轮,劝化众生,使得一切六道众生(诸含识),都普遍的得到无穷的利益。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惟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读诵受持,都是自己修行。演说,是宣讲给大家听。若是有人把普贤的十大愿,自己读诵修持,还向众生演讲劝化,他得到的功德果报是很大。这种功德到底有多大?只有佛才知道明白,别人是无法知道的,因为这种功德大的没法说。
要是有人念诵普贤的十大愿王,他的功德我只少说一小部分即一念之间的十大愿王的愿心,就可以圆满一切的功德,就能够圆满成就众生的心愿。这段经文是说修学十种大愿的人,所得到的功德,简直没法说,少说一点吧,一念之中就能成就一切。
回向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我现在学修了普贤的十大行愿,这种殊胜的法门,修行所得到的福报,胜过其他人的福报,我要把这些积累下来的功德和福报,回向给一切所有的众生。我愿把沉溺在生死中的众生,希望他们很快地离开娑婆世界,赶快往生到西方净土中去。这个颂的主要意思,还是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和福报回向给众生。普贤行愿品的核心始终是围绕众生,修行成佛始终没有离开众生。普贤行愿品的核心体现了佛教同体大悲的精神。成佛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普度众生,让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了脱生死!佛陀的事业实在太伟大了!
第十七章、结归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大智舍利佛,摩诃目犍莲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候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前面已经向大家说过,《普贤行愿品》属于《华严经》里的一品,一个部分。它是从中间开始的,不是开头。它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经典,但从结构、内容上来说完全可以独立。所以从这一段经文开始进入最后的总结归纳的部分。这里虽然是讲《普贤行愿品》,其实参加《华严经》这个法会里边有如来,还有很多的大菩萨和善财童子参加。
这一段经文是说,在那个时候,普贤菩萨在佛的面前,把普贤的十大愿王清净偈说完以后,善财童子听了,高兴的不得了!情不自襟地跳起来。啊呀!真好啊!太妙啊!欢喜的不得了。可我说了半天,你们都没有一个人跳起来;说明我讲得不精彩,没有普贤菩萨说得精彩。这时,所有各处来到法会里面,听普贤菩萨说十大愿王的一切菩萨,也都是大大的欢喜!如来在旁边听了,就称赞说:“善哉善哉”。你们知道善哉是什么意思吗?就是好啊,好啊!没有想到你也讲得这么好啊!
“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在那个时候,佛向许多听法的圣人,还有许多的大菩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胜法门时。在法会中“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这是介绍法会的听众情况,总共分做四起,文殊师利坐在第一位。有许多大菩萨和修行已经成熟的比丘六千人。弥勒菩萨显出家相,弥勒菩萨坐在上首。在贤劫时代的一切大菩萨中,无垢普贤菩萨是领队,坐在上首的还有许多一生就可以补到佛位的菩萨,同许多灌顶位的菩萨。除了上边所说的菩萨,听法的人,还有十方种种世界的菩萨,都普遍来到法会里集会。这些人像海水、微尘那么多。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莲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候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次华严法会,有几千万人参加。参加这次法会的除了那些大菩萨、比丘、他方的菩萨以外,还有天龙八部,有天上来的,有海里来的,到处来的都有啊!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华严法会无比的壮观。从前边文殊师利菩萨起,一直到人非人等,凡是在法会里边听佛说法的一切大众,听法以后,都无比的欢喜!大家都深信领受,依照佛所说的各种法门,诚心诚意的去修学。
《普贤行愿品》讲到这里,就算讲完了。这次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结佛法缘;大家能够听到这样的法门,觉得无比的殊胜!本身我对《普贤行愿品》没有研究,这次承蒙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由其是普贤菩萨的加持!总算把它讲清楚了。我天天晚上打坐的时候,就观想普贤菩萨从天而降!因为我对《普贤行愿望品》也是刚刚学习,根本就没有能力把它讲好。这几天总算把问题讲清楚了。那么,这一切都归根于十方菩萨、普贤菩萨、龙天护法的加持。
最后,感谢净慧大和尚给我提供这样的学习条件!感谢大家在坐的各位,这种虔诚听法的发心!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了!
请大家起立,合掌,跟我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后记
《学佛者的信念》终于定稿了,面对眼前这一叠文稿,有说不尽的喜悦。此书的完成可谓众缘和合,河北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给我提供了讲座因缘,才有七卷《普贤行愿品》的磁带流传各地;因为沈月新居士听了磁带,发心记录成文字,才促成我出书的想法;当然出力最多的还要算闻慧居士,自从接受《普贤行愿品讲记》的文字整理,费寝忘食,在短短的半年左右,几易其稿,并根据我的想法作了多次修改,这种为法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动;则慧同学帮忙输入电脑,为我在电脑上作全面的文字调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李尚全居士为此书,作了最后的文字校对。此外,与此书因缘最深的柏林禅寺净慧法师,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又为本书提供了出版因缘,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九九八年春 于厦门南普陀寺阿兰若处
《学佛者的信念》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