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三十四集▪P4

  ..续本文上一页是无比的殊胜,得一切诸佛的赞叹。我们遇到这个法门,相信这个法门,发愿修学这个法门,这的确是无量劫来的善根、福德、因缘今天成就。如其不然,你决定不能信受。凡是信受,这一生当中去往生的,都是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今天成就了。我们往下看:

  【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须经久远劫数。】

  这句话是真的。你要是想修其他法门,要修到圆教初住、别教初地的地位,你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从哪一天算起?从你证得小乘须陀洹果那一天算起。没有证须陀洹果以前所修的统统不算,要加上以前所修的,那是久远劫数,不只三个阿僧只劫。这是说,你修别的法门到这个地步,难,太难太难!你修这个法门一生成就。

  【今一生办到,其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

  诸位同修,如果你真的把大乘佛法门门都看到,看到之后就有比较,门门看到之后你才会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不但身心世界放下,连佛法也彻底放下了。过去莲池大师明白了、看出来了,所以他老人家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他不要了,经教放下了;「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放下了,你们谁要修,你们去修。经教法门统统放下,他老人家最后依什么?一部《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这是彻底觉悟的人,究竟觉悟的人,他才肯这么干,不是真正究竟彻底觉悟,他放不下。这个经还不错,那个法门也很好,於是乎虽然念佛,又怀疑、又夹杂,怀疑《弥陀经》不如《华严》,怀疑《弥陀经》不如《楞严》,怀疑念佛不如参禅,怀疑念佛不如念咒,疑心病!这里头有夹杂许多,结果一样也没成功,什么也学不好。诸位要知道,自古以来世出世法成就都在专精,你要想成就,你要是不依这两个字,那就难!依照这两个字去做,就不难。要专、要精。

  【我等幸闻此法,岂可蹉跎,交臂失之。】

  这是江居士苦口婆心劝导我们,我们能够听到这个法门,实在是大幸。梅光羲居士在《无量寿经》序文里面,引用彭际清的话,他说「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这不能不珍惜。这个地方「幸闻此法」就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今天逢到了,怎么可以蹉跎?蹉跎是犹豫不决,不能够肯定、斩钉断铁,我们要智取。

  【然行愿真切,必须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谓之真切。】

  真切要有行动表现,没有行动表现不行,这个行动就是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除此一念之外,别无二念。若有别念,那都是打闲岔,那都是业障、都是魔障。用什么方法消除业障跟魔障?一句阿弥陀佛,专念就消除了,不专就被魔障障碍了。

  【所以念佛人,於断念一层,纵令未易办到。】

  断念跟其他法门一样,那是圆满的成就。因为我们做不到,我们的念没断。

  【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两句务必要做到。】

  这是真的,你要做不到不能往生,一定要做到。昨天有个同修来告诉我,苏居士非常难得,前几天帮助一个老太太念佛往生了,这个老太太年岁很大,有九十岁,孤苦伶仃。她在病危时候,念念当中舍不得她有一栋房子,苏居士劝她放下,这一放下,不到十分钟就往生了。所以对这个世间丝毫贪恋都不行,有一丝毫的贪恋就不能往生。房子放下了,不要说房子我要交代给什么人,那就糟了,管他什么人,不要去理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谁拿去都好,不要说我要交代这个人,那个人不可靠,完了,你这一生就完了,你还是放不下,还是在打妄想。什么都不要想,彻底放下!一放下感应就现前,她就见到西方三圣,真正不可思议。这个老太太一生没有闻过佛法,临终才闻到,跟第十八愿讲的完全相应,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往生,临终遇善知识,善知识一开导,她就觉悟、她就接受、她就听话,念佛,西方三圣马上现前,证明第十八愿是千真万确。

  此地「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指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对象,六根所缘的对象统统要放下,你的心才专、才精。有一样放不下,你是生死凡夫,你样子像是在学佛,其实你没有在学佛,你还是学生死凡夫,你还是在学六道轮回,这个不可以不知道。这两句话是《金刚经》上的,《金刚经》上在大原则上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怎么讲法?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我心里面不染著六尘,心里干干净净;而生其心是生念佛之心,生专念阿弥陀佛之心,那你就成功。这两句务必要做到,江居士的语气非常恳切,使我们感动。

  【念佛真实功夫,真实受用,如是如是。】

  你念佛的功夫得力不得力,你有没有得到受用,就在这两句。你还是要著相、还是放不下,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也不得受用。不得受用,念佛的好处你没有得到,念佛的快乐你没有得到,念佛的自在你没有得到。真正得受用,法喜充满,真的是自在快乐、智慧充满,那怎么会一样!

  【妄想是众生无始来之病根,万不可强制。如其强制,反伤元气。】

  这是修行人不能不知道的。参禅的方法不恰当,不但不能得定,反而发生障碍,这个障碍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著魔。为什么会著魔?勉强去断烦恼。说实在的话,著魔的人都是真用功的人,不是真用功的人绝对不会著魔。著魔都是真用功,真想断烦恼、真想成就,他不晓得道理,不懂方法,盲修瞎练,他搞错了。烦恼是无始劫来的病根,不是一下就能断得了。你要懂得它的道理,要用方法来调和,逐渐逐渐去减少,不是勉强一下能断得了,那就坏了,一定要出事情的。

  【因妄想是本心之作用】

  这妄想是念,念从心起。

  【不过错用了,所以成病。】

  我们常讲,你错用了心,错在哪里?错在分别执著。若离开一切分别执著,那个心就用对了,就不错了。前面跟诸位说,理事不二,你的心用对了;理不是事,事不是理,你有分别、有执著,你就用错了。性相不二,用对了;性不是相,相不是性,你用错了,错在这里。如果用宗门的话,错在不知道会归自性。一如不二就是会归自性。能这样用法,会这个用法,这是佛菩萨,佛菩萨就是用这个心。不会用的,一切法当中起分别、起执著,是凡夫的用法,用错了。错了,所以成病。

  参禅得了禅病,念佛也有著魔,念佛一般讲著魔比较少,但是不能说没有。我过去在台中,李老师告诉我,在我没有到台中之前的两年,李老师曾经在台中打过几次精进佛七。精进佛七的人数不能超过十个人,超过十个人,主七师父的精神、能力照顾不到,所以那是小班制的。每一个人的用功情形,他都要照顾,他都要观察到;他功夫得力不得力,到什么程度,这个主七师都晓得。人太多了,他就没办法。所以精进佛七的人数不能超过十个人,他自己知道。其中有两个人著魔,用功不如法,就是此地讲的强制断烦恼,搞出毛病出来了。李老师慢慢的给他调整,差不多一年他才恢复正常,以后再不打精进佛七,他不敢打了。总不能说,好好的一个人到这里来念了七天佛,就变成神经不正常回去,那怎么能对得起人!不用功的不会,真正用功的会出毛病,真正用功,用功不如法。你看,老师在旁边指导,稍稍偏差一点都出事情。我们现在打佛七,绝对不会出毛病,佛七法会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一面念佛、一面是乱七八糟胡思乱想,这个不会出毛病。真正用功念佛不一样!念佛堂情形不相同。总而言之,决定不要勉强,决定不要刻意去压伏烦恼,这个不好。

  【只要依照佛法,将其转换过来。】

  就是把这些杂念妄想转过来,这就好,不要去断它,把它转过来。你要去断它,麻烦就来了;一转,什么事都没有。

  【归到智念】

  智念是用参禅的方法、持咒的方法、止观的方法,都是转成智念。

  【我们念佛是转成净念】

  念不要紧,不管什么念头,念头一起来,阿弥陀佛,转到阿弥陀佛上去,这就好,不要去断那个妄念,换句话说,那个妄念理都不去理它,第二句就换成阿弥陀佛,这不会出事情的,这是稳稳当当。

  【久久自然无念】

  时间久了,不要著急,有很多人念佛著急,念了三、四年,「法师,我怎么还不得一心?」他来问我,念了三、四年,还不得一心。我就告诉他: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得一心,你别指望。他说:为什么?因为你老是念著要得一心,这个妄念存在里头。你要得一心不乱,又夹杂一个「我什么时候得一心」,就糟糕了,你的一心怎么能得到?真正想得一心,得一心的念头没有了,念久了自自然然得一心。所以不能掺杂夹杂有个求一心的念头,那就坏了,不可以有的。久久自然无念,无念是妄念没有了,分别执著这个念头没有了。

  【便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

  这个时候,你真的功夫得力、真的功夫成就,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转凡成圣,你的功夫不但成就,也可以说达到圆满。这样念佛往生,刚才讲了,你是生实报庄严土,不是凡圣同居土,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阿弥陀佛加持你才是阿惟越致菩萨,你真的变成阿惟越致菩萨,是你真的功夫成就了,这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最低限度是真真实实的圆初住。今天时间到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三十四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