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三十七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37
请掀开经本,第八十九面,第十行,小注第六条:
【约众生以明。世界终为尘境,取著则心不清净,心不净则土不净,岂能了生死出轮回。】
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意思还没有讲尽,我们接著把它补足。因为经文说到这个地方,对我们用功很重要。用功之所以不得力,原因是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没有看破;也就是说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搞清楚。果然明了,这就是看破;看破之后,不必别人劝我们,自自然然就会放下。佛在这一段经文里面告诉我们: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到这个地方更进一步,三十二相非三十二相,实在已经把宇宙人生的真相,为我们一语道破。微尘跟世界是我们生活环境,我们常讲身外之物。三十二相是自身、身体,就是本人,佛不用众生来说,用他自己本身来讲,让我们体会这个意思更深刻、更亲切。佛身尚且如此,何况众生身;如来果地尚且如此,何况六道轮回。他的用意在此地,让我们了解身体以及身外之物;总而言之一句话,都属於尘境。如果著相取境,心当然不清净。不但是心里面取著世间法,心不清净,即使取著佛法也不清净。为什么?佛法也是因缘生。既是因缘所生,没有例外的,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取著就错了,心就不清净;心不清净,身就不清净;身不清净,外面境界当然不清净,所以说土不清净,土是指我们外面境界。这几句话含的意思,很深很广。
凡夫尤其生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好,特别是环境的污染,实在讲这是人为的,是地球上这些人制造的。过去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上完全顺乎自然的法则,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讲,那是清净土,山明水秀,丝毫污染都没有。工业革命之后,文明进步了,不错,带给我们许多的便利;但是这些便利的反面,诸位想想,我们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两项仔细比较一下,值不值得?实实在在讲,得不偿失。要是依据现代的科学家,他们对全世界提出了警告,如果环境污染要不能把它阻止,像现在继续不断的这样恶化下去,地球上五十年以后不适合人类生存。不但将来水不能喝,空气不能呼吸,空气里面都有毒,那人怎么能生存?这个问题严重,这是科学家提出的警告,他们的确有证据,科学的证据。谁都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有没有办法来防止?说实实在在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有能力做出有效的防止。为什么没有效?念念佛经就知道,经上讲:心清净则身清净,身心清净则环境清净。今天防止环境污染,治标,不是治本;治本是要如何令一切众生恢复清净心,那就是治本。大乘经上常讲,「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身心,依报是环境。现代这个世界的众生,比起过去、比起古时候,我们冷静仔细的观察,现在人心的污染非常严重。哪些是人性的污染?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根本烦恼,天天在增长,贪而无厌。古时候的人贪心很少,他生活很容易满足,知足常乐。他不贪,安分守己,他的日子过得很平安,所以他享受的是大自然的清净。我们今天被三毒五欲严重的污染、伤害,所以这个身,奇奇怪怪的病年年有增加,没药治,发现新的疾病,这个问题才真的是严重问题。心不清净,身体多病,环境污染,根源都在心。我们要想自己身体健康长寿,如何求得?修清净心就得到了。
心不净则土不净,岂能了生死出轮回。生死就是不清净的,轮回就是不清净的;身心污染不清净,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当中,天道比人道清净,人道比畜生道清净,畜生比饿鬼清净,饿鬼比地狱清净,染污最严重的是地狱。我们现在得人身,看起来还像个人样子,如果身心有极重的污染,那可不得了,现在是个人样子,三恶道里面已经注册挂号,不久就得去报到,这才是真正严重的问题。即使有这么重的污染,还是不怕,只要找到念佛往生的法门。世尊在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五逆十恶、极重罪业,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这是诸佛如来在这个时代帮助我们、救护我们,唯一的一个方法。只要我们自己能深信不疑,一心称念。诸位要记住,一心称念就是修净土的秘诀。一心是清净心,二心就夹杂,就不清净。清净心念佛求往生,决定得生;夹杂的心求往生,那就没有把握,那是个未知数,完全看临命终时你的运气。临命终时,如果你头脑还清楚,遇到有善知识提醒你,帮你助念,还行;如果你运气不好,临终害一场大病,不省人事,那就完了,什么人来帮你助念都没效,不省人事,这最可怕!所以佛教给我们福慧双修,修福不要享福,为什么不享福?希望在临命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大福报,善终,是大福报!我们把福留在那个时候享,那个时候有福,这一句佛号就决定念佛往生,永脱生死轮回。现在要是把福报都享尽,那就不得了,到临终时候迷惑颠倒,这一生所修的都白干了,还是要搞生死轮回。念佛的人,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不过三、五个人而已。什么原因?临终时候没有福报,那一点微薄的福报,生的时候享尽了。我们要知道,自己没福报、薄福之人,只有把福报存起来,留待最后来享,这个想法、看法、做法是正确的。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应身是法身如来所现之相,为众说法,欲令众生皆证本具法身。倘众生取著此应身之相,便不能见性矣。】
佛这个意思的确是很深,佛不但是应化身不执著,四相四见完全没有;即使佛的报身,也没有,也不著相,后面还要讲到。佛自己现身不著身相,这个身做什么用处?为一切众生说法的,为接引一切众生永脱轮回、生净土成佛道的,这是佛应化身的大用,我们讲是作用。佛为众生说法的目的,就是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实在迷破不了,悟也开不了,果然肯相信净土,发愿求生,就是破迷开悟,就是离苦得乐。这个方法,下下根人都有分,一切众生都有分,我们当然有分。如果众生执著,执著佛相,你执著佛相,当然就执著自己身相,这一定道理的;如果说不执著自己身相,就执著佛相,没有这个道理。执著佛相就执著自己身相,这样念佛不能往生,这样修行也不能开悟,为什么?心不清净。著就不清净,不著就清净。所以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万万住不得,住就吃大亏!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没有成就,还落得今天这个地步。原因是什么?著相,没能够离相。所以这一生当中,不可以再走这个错误的路子。这是约众生以明,说明这一段经典意思。下面是:
【约因果以明。大千世界为众生同业所感。】
我们这个世界从哪里来的?这么多众生从哪来的?我们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须知这是共业所感。如果没有共业,绝对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处所出现。凡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处所出现的,都是属於共业。共业当中有别业。佛在《楞严经》里面所说的,同分,同分就是共业,这是同业所感。因为有感,自性本能就应,应是什么?现相,就现这个境界相。
【三十二相是世尊多劫薰成】
那是别业,三十二相是别业,好相,福报的相,那是他生生世世所修的。我们在佛经上看到,菩萨破最后一品无明,圆成佛道,他要去度一切众生,度众生需要相好,这相好怎么办?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福,百劫来修相好,没有相好,不能度众生。众生著相,如果佛长的样子丑丑的,一看就不喜欢,佛本事再大,众生一看,不好看,掉头就跑掉,怎么能度众生?特别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佛的相好,人家一看就喜欢,就爱他,舍不得离开,所以佛就能给他说法,相好是摄受众生的手段。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晓得,百劫的百不是一定的数字,佛经大致上都没有一定的数字,表法的。百代表圆满。圆满,就不一定时间长短,有人修一劫的时间,他就圆满;有人真的要修几十劫、百劫才圆满。那不一定,看他怎么个修法。这里面我们必须要知道,成佛是福慧两个都圆满,二足尊,智慧圆满,福报也圆满。但是在修行过程当中,往往有偏重,偏重在福里面修,给诸位说,成不了佛,他到六道轮回里面享福报去了。偏重在慧里面修,行!能成就,虽成就之后,福不足!再专修福报,把福补足,这个样子,他成了佛之后,他才需要百劫去修相好。有一类的菩萨,在修行当中,他就福慧双修,福慧双修成佛,他就不需要用那么长的时间去修相好,他一成佛的时候相貌就好。这是教给我们修行最好是福慧双修,不要偏在一边。实在讲,真正的意思在此地。修慧同时要修福,《金刚经》上教给我们就是这个方法。应无所住是修慧,而行布施是修福,这教给我们福慧双修,福慧等修、平等修,这是我们应当要注意的。这个地方讲三十二相是世尊多劫薰成,这就是讲百劫修相好。
【此二皆不外因果】
大千世界是众生共业所感的,佛三十二相是多劫福报修成的,那都是修因所得的果报,都是在因果范围之内。
【因果即是缘会】
缘会就是缘生的意思,因缘聚会而现的这个形相。所以是因缘所生的。
【缘生故是幻有】
世界是幻有,身体是幻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百劫修成的,也是幻有。
【幻有故是假名】
假名就不要执著了。看到这是假名、假相,不要执著,应当要放下。
【有因必有果,言是名,为令众生懔然於因果,虽性空而相有,丝毫不爽,不可逃也。】
我们对於因果的道理,对於因果事实真相,要以非常严肃的态度来看待。虽然名是假名,相是假相,这都是因果变现的,都是因缘所生的,有因有果,因此对於因果,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成了佛,也不能违背因果,因果是真理、是定律,佛都不能逃。有的同学问,既然因果不能逃,我们造了很重的罪业,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恶业将来还要不要报?如果说没有报,那不就逃了,那因果律不是被推翻了?那要报的话,这个太可怕…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三十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