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讲斗诤坚固就讲不通了。无论世法、佛法的团体,乃至於其他的宗教,没有一个不是斗诤坚固。斗诤坚固的原因,这个地方讲得很好:起於执著,执著、分别、我见,这就是斗诤坚固的根源。治这个病,确确实实除了大乘佛法之外,再也找不到能够治病的良药,找不到了。我们今天要挽救世运,从哪里做起?一定要从改正一般人错误的观念,要从这里下手。纠正一般人错误观念唯有大乘佛法,但是大乘佛法不在口说,要在实行,你自己必须要做到,然后说出来,别人才相信。你会说,做不到,人家在旁边讽刺你,不相信,不但不相信,还要送一顶帽子给你戴上,骗子!骗取名闻利养,说得好听,他自己做的是另外一套,这就是今天大乘佛法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弘扬?为什么不能帮助世人?由此可知,我们没有尽到责任,这个责任是四众弟子的责任。出家人要依教奉行,在家佛弟子也要依教奉行,我们大家在这个社会做一个好的榜样给人看,社会大众相信了,这样才能够救自己,救社会大众。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去做到,经典说得很好听,不能救自己,就是不能自度也不能度人。
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经》注解里面讲,佛法的弘扬,「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我们果真都能从真实心中作,就能够自度度他。离开一切真实,是假的;不但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办法帮助自己。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依旧是恶业,恶业必定堕恶道。必须要晓得一桩事实,人在这个世间,这个身体很脆弱,不要认为我还很年轻,我还能活多少年,你跟阎王老爷定了条约吗?你有没有看看每天的报纸上,你看报纸上那个讣文,送丧的多少年轻人?你能保得住你活个八十、九十?靠不住!所以断恶修善要趁早,要赶快!我们一定要知道,这是真正觉悟,一寸光阴就是一寸寿命、命光,真正能把握住,认真努力的依照经典教训去做,我们才能够得度,才能够真正往生。往生实在讲不难,很容易。往生的利益,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说不尽,我们哪里能说。永脱生死轮回,永远不再受苦,即使倒驾慈航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度众生,也没有苦受。那个示现,示一点苦是给别人看的,心里面确确实实没有。为什么没有?「我」没有了,谁受?他没有苦受,他是来表演的,舞台上表演的,笑也是假笑,哭也是假哭,不是真的,他是唱戏,不是真的。我们现在是在真受苦;倒驾慈航的人没有苦受,永远离苦得乐,永远不再搞生死轮回。我们今天要想出离六道轮回,只有这一条:念佛求生净土。
【斗诤坚固之人,其障深业重。】
这是非常明显,确确实实障深业重。
【内因不具可知】
这是讲他的因。如果我们常常读诵大乘,不难想像,说这些人的业因。
【加以去圣时遥,善知识少,因缘两缺。】
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太深,这是因;这一生当中遇不到善知识是缘,内因外缘都不好。
【於此深经,不但受持难、信解难,即得闻亦已甚难。】
这是给我们说出三种难。受持真难,受持要去做,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那是受持。不但受持难,能够把《金刚经》的意思搞清楚、搞明白,都很难。《金刚经》要不是这个讲法,这个意思讲不出来的。我们这个不算是细讲,如果要细讲,我们预定这部经是讲四个月,要细讲的话,别的人我不敢说,我自己这个能力,这一部《金刚经》让我来讲,每天两个小时,我有能力讲四年。别人比我高的境界那我不敢说,我这个能力可以讲四年,不容易!时间再缩短,讲是能讲,听的人不得受用,这是真的。没有把它搞透彻,你怎么会得受用?不但受持难,解都难;真正解了,信心才能够生得起来。即得闻亦甚难,这是真的。我们一生当中有机缘听讲《金刚经》,听得这么详细,很难!不是一个容易事情。所以机缘要珍惜,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一句也是实话。相当不容易,把这一部经能够讲得很透彻是很困难。
【倘无此三难者】
如果这三种难都能突破,因缘好,遇到善友能够为我们详细讲解;讲了之后,我又能听得懂、能体会,又能认真努力去照做。从看破放下,这个解就是看破,受持就是放下,真能看破放下,这三难都突破。
【非久植善根,定为佛遣可知。】
这样的人是无量劫中所种的善根今天成熟,这也是《金刚经》上说的,《无量寿经》上也是这么说的;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这样深厚的善根,你今天才有缘分遇到之后听懂,真正发心干了。今天听了听不懂,听懂了不肯去做,什么原因?过去生中这个善根还不够。所以你纵然听明白了,也不肯去做,也不肯真正去放下,这是我们善根福德不够。如果善根福德真正够的话,他一定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人。另外一种人,就是我们讲的再来人,是佛菩萨派他来度众生的,他本来就不是凡人,定为佛遣可知。这就像什么?我们历代祖师大德里面,很多佛菩萨再来的,像我们刚才讲的寒山、拾得、丰干,他们是再来人,文殊、普贤再来的,他们能够放得干干净净。近代当中,像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他们这些人,这些人也是再来人。虚云老和尚是什么人,我们不晓得,印光法师我们知道,大势至菩萨再来的,所以他能看破、能放下,能做得那么彻底、那么究竟。只有这两种人。
【故曰则为第一希有】
第一希有,说实在话,还不是说佛派来的这些人,这些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不指这个,是指善根深厚的人。《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是讲的那一种人,那一种人是真正第一希有。
【居末世而得闻深经,必具胜因。】
我们在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造恶几乎时时处处都能明显的见到。恶报是劫难、大劫难,是一切众生的共业,如何能避免?在一个地区,要是有人能够弘扬大乘深经,这个地方众生的缘一定是很深,绝非偶然,才能够遇到胜缘。
【闻便能生信开解,持戒修福。】
这两句就是照应前面的必具胜因。他要没有殊胜的因,他遇不到佛法,遇到佛法他也不能开解,他也不能受持;必具胜因。就像经上讲的,无量劫供养诸佛如来,这个因深厚。也许诸位要问,既然是无量劫中供养诸佛如来,为什么我们没有证果,还落得今天这个样子?其实你要问这个问题,答案就在你自己那一边,你不必问我,自己想想就明白了。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没丢掉,就这个原因,没有别的。生生世世学佛,跟著佛、跟著菩萨学,学的功夫很不错了,就是这一点没放下,还有自己的看法,还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无量劫到今天都在搞六道轮回。现在这一生又遇到了,如果还有我的看法、还有我的想法,这一生还是不能出三界,慢慢吧!来生再干。如果你真的觉悟了,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吃了这个亏,现在我真的要放下了,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功德圆满了,你到西方世界作佛去了。要觉悟,要彻底放下!不要家里财产我要交给哪个儿子,怎么办?那你还是放不下。放下,一切放下,不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管了。还在想前想后,你还是没放下。我们过去生生世世就是因为这个事情耽误掉了,这一生再要干傻事,你又错过了。生生世世就这么错过,你说多可怕,多冤枉!希望这一生要早早觉悟,不再干这个傻事。就是我有钱,想要怎么样做功德,也是傻事。
古时候庞居士做了样子给我们看,庞居士做的那一套,就是交代我们一句话,为了交代我们一句话,他干的。他家里相当富有,他把家财装上一条船,划到长江当中,船炸一个洞,整个沉下去,变成一无所有。生活靠打草鞋,大陆上不晓得还有没有,编草鞋,一天卖几双草鞋,卖几文钱,买一点米菜回家过日子。人家说:你那么多钱怎么不要了?拿来做一点好事。他就是为了这句话,「好事不如无事」,做好事也很操心、也很麻烦,不如无事,无事就解脱了,就自在了。做好事还是有事,有事出不了轮回,无事才能出轮回,这个要知道。所以你们发心讲经的同修们,讲经是个好事,要怎么讲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就不碍事了。如果著了讲经的相,还继续搞六道轮回,还是出不去的,这个要知道,西方世界没你的分,六道轮回有分的。一定要「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就自在了。不要著讲经的相,不要著讲经的功德,说了,若无其事,跟没讲一样,这才行!持戒修福,就是能开解,持戒修福,持戒修福是真做。
【持戒是断绝染缘,此自利之基。】
持戒就是修清净心,修定、修清净心,必须让心中一尘不染,持戒是为这个。
【修福是发展性德,亦利他之功也。】
实在讲,持戒里头也有利他,不过是以自利为主,决定利他。为什么说决定利他?戒律清净的人就是一切众生的好榜样,别人看到你生欢喜心、生尊敬心,效法你,向你学习,那不就是利他吗?但是他的重点在自利,自利决定利他。修福是自他两利。修福要不著相,《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著相修福,那就不是自利,当然更不能够利他。著相修福,果报还是在六道轮回。如果持戒著相修福,他的福报可能在人天;如果破戒修福,果报一定在三途,福报是有,到畜生道去享福,到饿鬼道去享福,他去享这个福,还是大错特错!所以一定要遵守《金刚经》的原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生什么心?生持戒修福之心,这就对了。应无所住,是不著有,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不著有;持戒修福,不著空;这叫空有两边不住。这是菩萨行,没有堕在一边。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如果心里面有执著,有妄想分别执著,持戒修福你堕在有边,不能出三界;如果心里无住,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不持戒、不修福,堕在空边,果报在哪里?在四空天,还是不能出三界。两边堕在任何一边都不行,必须两边不住,菩萨行中道。什么叫中道?两边不住就是中道,《金刚经》教给我们行中道。
【自他两利,必蒙诸佛摄受。自於此经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解真实义。】
这个修行人真正是两边不住,真正做到佛在这个经上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应无所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而行布施」,持戒修福就是布施,而行布施。这样的人一定得到诸佛摄受,我们常讲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一定得到。这样的人,有具足这样根性的人,接触到这部经典一定能生信心,一定会以为佛这个教诲是真实的,决定不是虚妄的,他能够接受,他能够奉行。真的,真实教诲,我们一定要依教奉行。这是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在这一生当中同时具足,才能成为第一希有之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焉能不佩服?这当然是要佩服的。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觉得差一点,不能说没有,没有你怎么会遇到这个缘?你怎么能参加《金刚经》这一会?你能够到这个讲堂那就有缘,但是也能听得懂,也能够解,暂且还做不到,那就是你的善根福德因缘不是没有,差那么一点儿。差这一点,这一用功一努力,就马上补足,就可以补足,因为相差不多,所以大家努力一点就行了。今天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五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