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你虽然念,你看不出来;可是《楞严经》上的意思浮在表面上,你能看得出来,容易开智慧,是这么个道理。而实实在在讲,要没有人讲还是很难,这就是佛在《法华》、菩萨在《大论》里头所说的,「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什么样的人说?过来人说。什么是过来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人,那个人叫过来人。如果还是有人、有我、有众生、有寿者,那跟我们一样,不是过来人。他说还不行,为什么?他自己没开悟。必须真正是过来人,他的知见得佛的少分,不会说错。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为什么今人不如古人。
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是今人的缘分不如古人。现代社会讲大乘经,讲的人很少,要把这些大乘经的经义能讲得透彻,那就更少了。有一些老法师讲经,我初学的时候,听一些老法师讲经,这些老法师譬如讲《金刚经》,一般讲《金刚经》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大多数都是半个月、二十天、一个月,这一部《金刚经》就讲完了。我曾经听过,法师讲经前面讲得很详细,后面愈讲愈快,到后面念念就完了。那个时候我们年轻,我们当学生向老法师请教,「老和尚!你这个后头,为什么这么简简单单念过去,一下就讲完?」他告诉我们,他教我们,其实他教我们是错误的,不是正确的,我们现在明白了,那个时候不懂,他说:后面没有人听,你还讲它干什么?人听经的耐心不久,前几天他是来捧场,到后头不来听了,念念就算了,赶快结束了。这样一个心态来讲、来听,诸位想想,你怎么能开智慧?我们在这个经上,前面说过,前后两半部,《金刚经》的后半部意思深,前半部的意思有深有浅,后半部的意思唯深无浅。你要不细讲、讲得透彻,怎么对得起人?人都跑掉了,总还有几个人坐在这里听?有一个人坐在这里听,那你就对不起他,「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听浅义的人当然多,听深义的人他听不懂,听不懂他就没味道。所以听经听到最后人愈来愈少,正常的。愈讲愈深,深了他听不懂,听不懂他就不来了,这是事实。
讲经的人一定要细讲,剩一个人也要细讲,没有人还要细讲。什么原因?我们现在在录影、在录音,现场一个人都没有了,不要紧!这个带子会流布十方,全世界的人都在听,这都是事实,全世界的人都在听,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听!尤其是现在,我们这个带子将来都会送到国际网路上,国际网路能够收到我们这个资讯的,现在五千多万,五千多万个单位能够收到我们这个资讯,你就晓得,我们讲经不重视现场,现场有没有人听不要紧!我们晓得全世界有五千万个电脑,可以收到我们这个东西,而且这个还流传久远。要是不认真不详细的讲,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怎么能对得起一切众生?这就是说,我们经一直到最后一个字,也要详详细细来说明,决定不能含糊,决定不能够笼统,道理在此地。从前这些老法师跟我们说这个话,我们想想也不能怪他。为什么?他那个时候没有录音、也没有录影,都是现场,现场人一天少一天,快点结束,也有道理,也对。我们读这一段文,实在讲很有感慨。再看底下第三段:
【以无我修一切善法,是明任是何法,平等平等。以此平等心,观一切法,随应而修,不可存高下心也。】
这是先说明修行人必须要具备的心态,我们所谓心理的态度,这个要正,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菩萨心。你看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参,诸位看经文,这个印象会很深很深。善财每参访一位善知识,在请教之前,一定先说我已经发菩提心,不知道怎样修菩萨道,学菩萨行;菩萨道就是存心,不晓得怎样存一个觉而不迷的心,怎样修菩萨行?菩萨行就是修一切善法,菩萨道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先要懂得我要用什么样的心,要用万缘放下的真心,因为你有一样放不下,你那个心叫妄心,就不是真心。真心是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心里面一样东西都没有,真心,然后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是菩萨行。所以要有这样的心态,任何法,世法、佛法,法法平等,无有高下。记住《金刚经》上这句话,「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看一切法,用这个心来看世出世间一切法。随应而修,随应是随缘,随缘而不攀缘。不可存高下之心,就是离一切分别执著。有分别执著就有高下,离一切分别执著。
【善法,即指布施,布施摄六度万行。】
修一切善法。布施在本经我说得很多,因为经文上讲得多,我们也就解释得多,里面最重要的意思,这两个字包括我们一生全部的生活行为,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举的例子,也举得很多。自己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不为自己,都为别人,就是布施。我们做工为人家而做的,那就是布施;不是为自己,自己无我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了,这是完全不为自己。我们穿衣吃饭为谁?为众生,不是为自己,无我了。这个意思就比较深,大家要体会,要在这里体会。为什么我穿衣不是为我,我吃饭也不是为我,是为别人,这个奇怪!这个想不通。其实没什么想不通的,我这个身体是为大家做工的,我穿衣吃饭维持这个身体,是让它来为大众服务的,不是自己享受的;如果自己享受的,那就著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错了,那是凡夫。释迦牟尼佛他也要到舍卫大城去托钵,他也著衣吃饭,他为谁?他不是为我,为一切众生,他是布施。所以把自己的身体统统都布施掉了,哪里是为我?穿衣吃饭都不是为我,这样才叫随缘而不攀缘。
诸位从这个地方去思惟,从这个地方去观察,然后你才晓得,菩萨行怎么个修法,菩萨道怎样养法,怎么样去养菩萨道,怎么样去学菩萨行,你就会了。真正学菩萨道、修菩萨行,你快乐了,你的境界,现前就转变过来。原来我们的生活很苦,苦不堪言!不要看到世间发大财的人,有财富,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作大官、作总统,你要跟他们一接触,听听他们谈话,「我太苦了!我都要爆炸了,我不行了,支持不了!」他苦不堪言。我们一般人看到好羡慕,他苦不堪言,他日子过得好可怜!别人不知道,他自己清楚,他常常找这些知心的朋友叫苦。一转过来学菩萨道、修菩萨行,就自在了,真的是快乐、幸福、美满,他那个境界马上就转过来。还是那么多的工作,他为什么会快乐?因为从前一切所作为我做的,他有分别,他有执著,我的财富、我的地位、我的权力,他一切都有「我」,好苦;现在「我」没有了,为佛法、为众生,他在行菩萨道,快乐无比!愈做愈快乐,愈做愈有精神。从前做事情他累,他会做得疲劳,很辛苦!现在做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他不感觉得累。他为什么不累?因为没有我了。过去做工作做多了,为什么会累?我做了这么多事情,我累了,他有「我」。「我」没有了,谁累?那个累找不到主了,所以他不累了;不但不累,给诸位说,他也不会生病。他为什么会有病?有我,我病了,我要死了。「我」都没有了,他病也没有了,死也没有了,统统都没有了。这个道理很深,但是句句都是事实,决定不是假的,所以《金刚经》后半部真的是唯深无浅,江味农居士讲的话一点都不错。但是这个深义,对我们的帮助实在太大太大,不仅仅是修行,就是生活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快乐。由此可知,这个经不能不学,不能不懂,不能不讲。今天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九十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