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得无生忍基本的条件,你虽然没有证得,但是你具有这个基本条件。底下一段说:
【正报、依报,为众生所不能须臾离者。】
正报是身体,依报是我生活依靠的环境,不能离开,衣食住行,一天都不能离开,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
【尚且虚幻无实】
这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真有,何况其余!其他的更是假的,更不是真的。底下讲:
【则一切盛衰】
我们一般人讲,这个人走运、发财了,这是盛;这个人运不好,做什么事情不顺利,衰了。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业因果报。一般人相信命运,相信命运是结果。妙善法师告诉我们:我们要相信造因,业因,你造善因,一定得善果;你造恶因,一定有恶报。你要相信造因,果报自然殊胜。不相信因,要想求一个好的果,那个错了。苦乐也是假的,也是空的。
【盛衰、苦乐、称讥、毁誉】
这八个字就是佛经常讲的八风,一个人最低限度要八风吹不动,这叫八风。称是称赞你、赞叹你,讥是讽刺你、讥笑你,毁是毁谤你,誉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荣誉。这八个字都是相对的,四对。一般人在生活当中,这八个字看得很重,分别执著,念念之中不肯放下,不知道这个就更假了,身心世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这些东西哪里有?
【其更为虚幻非实可知,何足贪恋执著哉。】
对於身外之物还是这样的计较,分别、执著、贪恋,那真是迷惑得相当重,迷得太重了。
【其他,一异】
佛在经上跟我们说的大原则、大纲领。
【凡圣、生灭、垢净】
像《中观论》里面,一部《中观论》只讲八个字,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都讲这些。诸位想想,它全是相对的。
【人我、彼此等相,莫不如是。】
全是空寂的,全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果能如是一眼觑定本不生之心源上,观照入去,便是所谓直指向上。】
宗门里面的功夫,也就是禅宗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在《金刚经》。中国禅宗从五祖忍和尚,传六祖惠能,往后代代相传,都用《金刚经》上讲的原理,做为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宗门用这个方法,就在一切对待法当中,一眼看破,要看到它的根源,要看到它的真相,根源、真相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现相是从心生的,对待是识变的,妄想执著变现出来的,而在真心本性里面没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事相,真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教你从这个地方观照入去。所有一切对待的境界里,你得到清净,你真的是返本归源。这就是禅宗最高的指导原则,所以禅宗的修行是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是真心本性,真心本性里头一法不立。所以这就是直指向上。用这个功夫的人:
【则胸襟当下开豁】
我们一般讲的心量,凡夫心量很小,容不得人,你能这样用功,心量立刻就扩大了。佛与大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世界,跟这个人不能相处,跟那个人过不去,心量太小,迷得太深,才会有这个现象,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你心量拓开了,跟诸佛菩萨是好朋友,跟妖魔鬼怪也是好朋友,跟天人可以一起生活,跟饿鬼、地狱也可以一起生活,得大自在!哪里会有隔碍?
【烦恼当下消除】
你为什么有这么多烦恼?你烦恼从哪里来的?真正会用功的人,找,烦恼从哪里来,找,烦恼从哪里来的。果然会找,这一找烦恼没有了;没有了,你就要觉悟,原来烦恼本空。烦恼有,你真把烦恼找出来,找不出来。
就像禅宗二祖慧可一样,慧可心不安,找达摩祖师,求他替我安心。修行多少年,没有成就,心不安。达摩祖师说:「行!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他从这一句话就回光返照,找,找他那个不安的心。这一回光返照找了好久,找不到,回答了一句话:「我觅心了不可得」。觅心当然了不可得,《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怎么能把心找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告诉他一句话:「我替你心安好了,没事了!」他在这一句话当中开悟了。他悟的什么,你晓不晓得?悟的是身心世界都不可得,不再打妄想。不再打妄想,不再生烦恼,他心不就安了吗?慧可大师的毛病,就是我们现前的毛病,他解决了,我们为什么解决不了?他之所以能够解决,他真干!他真的去找心。我们天天生烦恼,天天不安,不去找那个烦恼的心,你没去找。你果然回过头去找,你的问题解决了。所以佛法是心法,佛法不能在心外去求法,心外没有法,你向内求就能解决问题,你向外求是永远不能解决问题。烦恼当下消除,真的一点都不错。
【颠倒梦想当下远离】
这个颠倒梦想是妄想,妄想马上没有了,烦恼马上没有了;妄想、烦恼没有了,你就不是凡夫,你就是圣人。
【如此用功,方是直下承当,可称善用功人。】
会用功,你真会用功!我们听《金刚经》听到这个地方,还会不会用功?如果你真听懂,你真会了,恭喜你!你这一生念佛决定往生不退成佛,你超越三界,你永脱轮回了。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只要会用功,净宗法门万修万人去。念佛不能往生,是不明理,不会用功,盲修瞎练,那个去不了。明理的人、会用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就。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二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