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那决定往生。那个相,我们讲印象多深刻,睁眼闭眼相都在面前,可是有这个相,你心不清净,必须把相拿掉,你才能恢复清净心。观好不容易观成,将来把它拿掉,好不容易拿掉,为什么?印象太深了。哪有这句名号简单!名号是假名,所以名号拿掉容易。这就是四种念佛当中,为什么佛菩萨劝你持名,就是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还要拿掉,决定不能执著。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要执持名号,要靠它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可不能执持了。名号可以念,不能执持,执持,你的心就不清净。所以拿掉名号容易,比拿掉形像容易太多太多了,理就在此地。
现在我们懂得一点般若 的道理,这是《金刚经》对我们很大的帮助,知道一切法无有自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现在就知道事实真相,就能够把分别执著,虽然不能完全断掉,总是淡掉几分。希望随著我们的时间,一年比一年看得淡,这就是你的功夫提升了。你能够看淡一分,你的智慧就透一分;看淡二分,你的智慧就透二分,将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障碍,这是一定的道理,这一生有把握决定往生。功夫不能间断,行住坐卧念念之中,要把境界看作梦境,要知道在这个境界里一无所得。我们所有一切享受,全是业因果报的现前,绝对不是真实的,你就心开意解,心地就会清净。所以这一首偈就是照破我法二执,把它比作宝镜。不但破我执,而且破法执,身心世界统统是梦幻泡影,再也不执著,再也不计较,什么都好,法法皆如,法法皆是,这是真正恢复到平静了。
【当知人生在世,一切遭逢。】
遭是遭遇,逢是遇到,一切的遭遇都是因果。因果是生生世世累积的业缘,非常复杂,非常繁琐。佛把它归纳为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无量无边的业缘不出这四大类。报恩的,我们讲善缘、好缘;报怨的,恶缘,冤家债主对头,遇到了,彼此互相残害,是恶缘。缘结得深的就变成一家人,没有法子摆脱,对头来报仇了,他做你儿子、做你孙子,你说糟糕不糟糕!这没有法子。缘稍微疏一点的,就是亲戚朋友。如果没有缘,对面不相识,没有缘的,遇到就像没有遇到一样,没有缘的。凡是人与人相聚,要晓得是四种缘,都不是真的。学佛的人,学佛的人跟一般人不一样,学佛的人开了一点智慧,不管它是善缘、是恶缘,我们都要把它变成法缘。只有学佛的人才懂得,才有办法转变,不要再继续搞下去了,继续搞下去,这个事情没完没了,太可怕了!善,不是永远善,善会变成恶,恶也会变成善,就在那里搞循环。循环里面总是善的少,善的时间短,恶的多,恶的时间长,所以日子很难过。人与人之间非常非常复杂,我们一定要晓得它的真相。知道真相,这是梦幻泡影,不要放在心上,要把它统统放下。事实真相:
【莫非妄识业缘所变现】
这是它的事实真相。你要问怎么回事?就这么回事情。识是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这是识。业缘,过去生中跟这些人物交往用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接待?你是善心善行,那结的是善缘;恶心、恶的手段,那结的是恶缘,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既然造的有业因,到以后遇到缘一定起现行,果报就起现行。所以六道、十法界就是业因果报循环的相续现相,这才是事实真相。除了业因果报循环相续的幻相之外,是一无所有,这是唯独佛法里头说得清楚,说得明白。
【世间即是戏场】
人生是一场梦,人生是一场戏,戏也是假的,那不是真的,用这些名词都是告诉我们不是真实的。所以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经上常讲游戏神通,可见得佛菩萨眼里看十法界是戏场。
【顺逆诸境,虽历历身受,其实皆如幻耳。】
我们在一生当中的感受,顺境是乐受,逆境是苦受。历历是亲身经历,它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给诸位说,完全是假的。但是世间人因为迷恋执著,把假的当作真的。觉悟的人细心去观察,就知道完全是假的。我们在前面曾经举了一个例子,从这个例子当中,心再粗的人、业障再重的人,都能够体会到事实真相。我举的是:过去,去年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上个月过去了,也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昨天过去了,也不会再回来了;前一个小时过去了,也不回来了;前一分钟过去了,也不会再回来了。诸位想想看,这个事实是真的、是假的?这是从极其粗的现相里面,教你观察没有真实的存在。《金刚经》前面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是真相,是事实真相。顺境也不可得,逆境也不可得。好人好事也不可得,坏人坏事也不可得。从不可得上看,平等了,你的心就清净、就平等了。一切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心就平等了,这才看出事实的真相。所有一切善恶现相是什么?缘。缘也了不可得,缘虽然变现这个相,但是相一现了,马上就没有了,俱不可得。我们所受的是什么,岂不是梦境?其实皆如幻,也就是如梦,这才是事实真相。
【智者便当自警】
有智慧的人能够体察到这个事实,就应当自己警觉。
【转眼即下台矣,岂可当真。】
这句话很要紧!六道的凡夫,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只要稍稍有一点权力,往往不知不觉他就欺人压人,烦恼习气自自然然是这样的。这个习气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傲慢,贪瞋痴慢。儒家也观察到,《礼记》一展开,第一篇就说到「傲不可长」,这就是承认肯定这个习气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现在学的,与生俱来的烦恼,多生多劫的习气;我总比别人强一点,总觉得别人不如我。从前李老师给我们说:人这个傲慢习气,没有一个人没有。举世间要饭的,在大陆上常有讨饭的,讨饭的在这个社会上那是完全没有地位,贫贱到了极处;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这样的人他有没有傲慢?一样有。看到一个富贵人从他面前过,他还哼一声,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有几个臭铜钱而已,他还觉得他很傲慢,这是实实在在的。稍稍有一点权力,他就会压人,就会欺负人,这就造业。
俗话常说: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不如意?是因为我们造的一些不如意的业,得的这个果报。有几个人在自己有权有势的时候,想到帮助一切众生,那就造善了。如果那么样想,那么样做,那他一生如意的事情应该是常八九。由此可知,业因果报自作自受。不明了事实真相的人遭遇到了,怨天尤人,总觉得人对不起他,社会对不起他,老天爷对不起他,哪有这种事情!这个造的罪业更深了,怨声载道,造得更深,他将来堕得更苦。一世不如一世,所以从这里要觉悟。
真正聪明人,在台上的时候,他就想到将来怎么下台,那是高明的人。在台上为老百姓、为社会造福,将来下台的时候才自在。不但当时的人尊重他、爱戴他,连后代在历史上提到的时候,哪个人不尊敬他,哪个人不敬仰他。那是一个聪明人,不迷惑。当我们有力量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为一切众生造福,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不要以为我们没有能力,个个人都有能力,只是你的能力大小不一样,你的缘分浅深不一样,没有一个人没有能力,要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自己无论受什么样的侮辱,不要放在心里,晓得自作自受。我们想做一桩好事,好事多磨,磨是折磨。有很多很多的障碍,不让你的好事做成功,这什么原因?过去别人做好事,我障碍他;现在我想做好事,人家障碍我,这一报还一报。没有说是没有原因的,没有,绝对没有!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所以后面讲:
【当知因果难逃,因果可畏。】
所以我们在受报的时候,我们要很坦然的来接受。我的的确确是善心、是好意,要想来做好事,很多人障碍我,我要知道这是我的果报,我不能怪那些障碍的人。要想到他为什么不障碍别人来障碍我?必定是过去生中我障碍他,今天他障碍我。我不怨天不尤人,甘心受这个果报,我们这一笔帐就消了,下次再见面就好了,就了了。这就是你的佛法没有白学,你真的得受用,真正明白了。其实真正发心做好事,纵然有障碍,你的这个心是圆满的,你的功德是圆满的。不是你不做,是别人障碍。障碍是什么?众生没有福。这个人把众生的福障住,他造的罪业就重了。
佛教给我们随喜功德,随喜的功德跟修功德的人是一样大,他修多大的功德,只要我随喜,我随喜的功德跟他一样大。障不了!障,只有自己造罪业,他的功德还是那么大。佛在《楞严经》上,佛告诉阿难:「发意圆成,圆满功德。」这一发心,功德就圆满了。他还没做,他为什么没有做?有障碍。有障碍,但是他的心是圆满的,他的功德是圆满的。由此可知,真正发心修行,没有人能障碍,事上可以障碍,理上不能障碍;形式上可以障碍,心理不能障碍,那颗善心是没有办法障碍的。明白这些道理,明白这些事理,我们就晓得,样样随缘就好,随缘而不攀缘,知道一切都是虚幻不实,不能当真,不能计较,不能执著,确确实实万法皆空。
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不可得,《金刚经》上说得不错!要记住因果不空,这个不空我们也是多次的说明,希望大家印象能够深刻。因果是改变现相的,那个「能」,我们今天讲能力,因果是改变现相的能力,所以境界随著能力产生变化。它是能变,十法界这个现相是所变,能所不二。在佛门里面,特别是唯识学家,大乘八大宗派里面的唯识宗,它最重视这个。最重视这个,用粗俗的话来说,就是它著重因果。学唯识的人对於因果看得最重,他晓得因果不空,所以在起心动念之处,他就谨慎小心,不但不造恶业,恶的念头他都没有,这才达到纯善,这才真正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二一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