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了义炬·第五章 迅速赐予加持的上师相应法 四、结论▪P2

  ..续本文上一页产生的空的经验。

  卡庐仁波切说,在生起次第中,我们以纯净、善良的外貌和概念,来取代散乱、不良的外貌和概念,因而建立了善良的思想型态。因为观想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不会误以它是有实质或究竟真实的东西。在遇到裟婆世界的各种景象时,我们也要保持这种观点。在圆满次第中,我们把这种观想化解为空无一物,这可以直接导致空和大手印的悟证。

  (14)[气脉观想]是一种在体内观想[脉]和[气]的瑜伽修持法门。

  (15)卡庐仁波切解释[双融道](the blending of equals)观想如下:

  真正双融道观想的灌顶,是指一个人已经被授权了,而且可以完全控制脉、气和明点(thig-le),也可以修双身观想(yab-yum)。后者包括观想双修中的二位本尊,如上乐金刚(象征善巧方便或慈悲)和金刚亥母(象征智或空openness)。不然,也可以观想单一的本尊,如上乐金刚。在这种情形下,就要想像本尊的心有二个面:明(代表善巧方便)和空(代表智慧),二面结合为一。

  这样修法的结果,可以获得智乐的经验,其极致为完全开悟——法身。

  (16)三门是身、口、意。

  (17)心障(mental obscurations)就是无明或惑,情障(emotional obscurations)就是烦恼,禅定执着障(meditationclinging odscurations)就是执着于三摩地的极乐和宁静。这将障碍修行的终极目标(一切众生之解脱),并导致转生为天道。圆满三摩地的罗汉,被大乘行人认为容易产生禅定执着障,也因此使他们陷入小乘的心态。

  (18)大手印是噶举派的最高目标和修行。藏文原本有详细的说明,但英文本并未译也,[中文本也因此从略]。

  (19)如果你对你的上师有大信心,你现在就可看到他的形象化解为光。否则,他只是以金刚持的形相出现。

  (20)要想完全避免过去恶业的痛苦果报,是不可能的。但上师可以让恶业提前成熟,使我们现在就可以经验到这种恶果,而不必等到将来。因为我们幸得人身,可以听闻佛法,亲近上师,现在对付横逆,远较日后不幸沦入下三途时为有利。因为到那时才想出头,就遥遥无期了。因此,痛苦的经验可以说是上师慈悲的征象。

  (21)在你修上师相应法时,最好是把上师当作一切修持的中心。

  (22)金刚(乘)上师是自己已经接受过灌顶、研习过佛法、获得某些悟证,而且有能力传授金刚乘的成就者。

  (23)[念竹]义为[念诵法门],是念本尊咒和修本尊法。西藏传统很重视这种修持,次数愈多愈好。

  (24)本章所谓的[非深道](non-profound path)就是[上师相应深道](profound path of Guru-Yoga)的反面。后者可使行者自然获得世俗谛成就和第一义谛成就。

  (25)因为第一义谛是无法以语文表达的,所谓言语道断,一落言诠便属曲解。

  (26)八世法又称八风,因为它们能动人心:利、衰、毁、誉、称、识、苦、乐。

  (27)杀、盗、淫、妄。

  (28)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的表弟,嫉妒心很重,在佛陀的传记里,是一位恶棍。

  (29)指相当于菩萨的在家居士,如维摩诘。

  (30)还没有悟证的上师,对弟子的帮助有限,他不能引导弟子走向完全的悟证。 

  (31)口传(lung)是上师授权弟子阅读、研究和修持某一经典的仪轨。在仪式当中,上师很快地大声念出仪轨内容,接受者则在下面静听。在大多数情况下,上师这种仪式的读念是无法理解的。[口传]仪式之后,是否加以解释都可以,上师必须自己在同样仪式中接受过授权。

  [口传]仪式也许可以追溯到经典写成文字前,纯粹以口授传递佛语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把[口传]看成是认可某一经典为佛语的方法。

  (32)把你的根本上师当成罔波巴本人或所属的大手印传承的任何其他上师。

  (33)这是因为他的根本上师拥有罔波巴和大手印传承的特质。

  (34)[广布吉祥口授]是觉智(Buddhajnanapada)所作的印度文经典。

  德松仁波世切说,觉智勤修文殊观想,因此文殊菩萨在观境中把这个经本传给他。

  (35)在此二首偈中,金刚持是指说话的人。[未来金刚持]指上师。

  (36)你的金刚乘上师,在你的一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任何你所做与他有关的事,不管是好是坏,将有很大的影响力。与大小乘师父有关的行为,就不这么强有力。

  (37)密乘共有十四条根本罪。任何一条罪,都会摧毁你和金刚乘上师之间的神圣誓约。这十四条根本罪是:

  (1)侮辱或轻视你的上师。

  (2)犯佛戒。

  (3)对你的金刚道友生嗔恨心。

  (4)放弃仁慈心。

  (5)放弃菩提心。

  (6)毁谤别宗的教义。

  (7)公开秘密的开示。

  (8)藐视你的根本佛性。

  (9)侮辱[空]的道理。

  (10)与坏人狼狈为奸。

  (11)不观想[空]。

  (12)与别人争吵。

  (13)忽视你的神圣誓约。

  (14)诽谤女人,因女人是智慧的来源。

  (38)任何人只要开始修行佛法,就是又登上开往觉悟的[船]。在面对一切险境时,互助合作、同舟共济的精神,将有助于旅程的平安。

  (39)此处的[菩萨]指[上师]。

  (40)号叫地狱是八热地狱之一,因其中众生异常痛苦,哀号不停,故名[号叫地狱]。

  (41)法身是裸体的,因为观想时法身没有报身和化身的饰物和华丽的衣服。这说明了法身是完全超越轮回的,不能够以轮回界中的名词来形容。

  (42)许多延寿的仪式,都以阿弥陀佛或本尊度母为中心。

  (44)上师被称为[坛城之主],因为:1、上师领导弟子通过坛城修持,让他熟识坛城的所有开悟象征;2、上师被认为与[主体]不可分离,所谓[主体]就是坛城的中心开悟象征,他代表四周人物的整合。

  (45)雅玉巴是十一世纪的噶举派上师。

  (46)作者康着仁波切要求我们扫除三种烦恼:贪(期望报酬)、嗔(恐惧处罚或失望)、痴(不关心)。他要求我们把痴转化为忠心和恭敬心,不要受贪或嗔的影响。

  (47)纯净知见是正确地看清事物,不下价值评断。纯净知见被称为[审美的现量,纯净而不受污染]。

  

  

《了义炬·第五章 迅速赐予加持的上师相应法 四、结论》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了义炬·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