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了义炬·绪论 二、四加行的修持▪P3

  ..续本文上一页在一起共修。我们成立了大礼拜的佛堂、金刚萨埵咒佛堂及献曼达佛堂。共修的基本原则是金刚宴:一旦你加入金刚乘的修行,你就不可以藏私;一切东西都要和别人分享。它也是要把从共修所获得的智慧,传送给你的师兄弟、师姊妹,和他们共同分享,不可以秘而不宣。共修并不一定要所有的人都会面,只要感觉在一起就可以。当人们了解观想的圆满次第或大手印时,就会产生若于心理现象,让团体中的每一个人感觉和说得出来。每一个人都在作大礼拜,你也在同一条船上。我的意思是说,它必须是比较正常的,绝非是你趁妻儿不在身边时所做的滑稽事。

  十二、问:四加行一定要依照本书所说的次序来修行吗

  卡鲁仁波切:能够按部就班地修,当然最好;但假如环境不允许,或假如想同时修二种法以免一下子作那麽多大礼拜会太累,或假如自己的工作太忙不容许作大礼拜,则可以先修金刚萨缍观想和献曼达。甚至也可以徙上师相应法闭始修。

  创巴仁液切:次序理应保持不变。每一个阶段都是为下一个阶段铺路的,它们会变得越来越细腻,一直到上师相应法。只要达到这个阶段,你就可以接受灌顶了。

  十三、问:假如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当中,只能修四加行其中的一个,他应该修那一种法

  卡鲁仁波切:他应该视自己的意愿而定。

  十四、问:假如一个人对修行不再有兴趣了,他应该停修,等候上师启示再修呢

  还是应该继续修下去呢

  卡鲁仁波切:他绝对应该继续修下去。假如他发现思想非常散漫,就应该暂停所修的那一段,让心静下来,但他必须尽早恢复修行。

  创巴仁波切:对修行丧失兴趣,是止观训练不够的徵象。最主要的,止观训练可以让你很清楚地觉察到自己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毛病。它增加你的注意力,让你能开始与自己交朋友。你学习如何独处,如何与自己相处。没有道种训练,你很容易会被体力透支和修行技巧搅得筋疲力尽不得要领。

  假如发现自己不得要领,觉得无法再修四加行时,应该回过头来修止观,然後再开始修金刚乘法门。

  十五、问:什麽样的修行课程最好

  卡鲁仁波切:这完全视个人而定。假如他没有其他的职业,一天修行四次,每次至少一小时,是最理想的了。假如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应该想办法早晚都能修一次。功课是不能强迫的。

  十六、问:修完四加行需耍多少时间

  卡鲁仁波切:当然,这要依各人的课程表而定。皈依和大礼拜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修完,金刚萨埵观想也是一样。献曼达和上师相应法所需的时间比较短。

  十七、问:一个人应该修多少次四加行——一生一次,或更多

  卡鲁仁波切:假如他能够修完一次,就很好了。但假如他对这种除障的方法很契机,想重新修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其功效将与第一次修时相同。

  德松仁波切:我的根本上师阿旺雷巴(Ngawong Lepa),在他的一生中,修过四十次的111,111遍大礼拜,若干其他法门也修过同样的次数。比较起来,这是很少有的。我想学习他的榜样,现已将每一种法都修过几十万次。但我所认识的西藏人,很多都只修三天的皈依等,然后就去修本尊观想。

  十八、问:成功的修法有什么徵象

  卡鲁仁波切:信心、诚心、智慧和悲心会增强,对修法的兴趣增加,对俗事毫无兴趣。

  德松仁波切:对上师的信仰、信心和依赖增加了,对业力和果报的作用越来越了解,这些在在都显示出你的修观生了效力,观想也逐潮变成了你的生活方式。

  创巴仁波切:基本上,你将不会像从前那麽傲慢、固执。

  十九、问:一个人如何知道他修四加行失败了?

  卡鲁仁波切:失败的修法,其结果与成功的修法相反:障礙增加、信心减退等。

  德松仁波切:(开口大笑)(2)。修法假如没有进步,就会反映在个人的态度上。假如他变得越来越关心俗事;假如他越来越怀疑三宝,而且否认佛法的效力;假如他越来越不关心别人的福祉,对自己的上师越来越不信任;这就表示禅定没有进步,并且接受了“魔的庇护”。

  创巴仁彼切:假如你变得比从前傲慢而固执己见,这就表示你的慈悲心不够,你的修法发生了问题。

  二十、问:假如一个人觉得值的修法失败了,该怎么办

  卡鲁仁波切:修法失败通常是由於在修法当中,不能集中思想,而且烦恼太重的原故。为了纠正这个毛病,必须再观想“四种使心转向佛法的思维”。如果愿意的话,应该再修四加行或依赖本尊观想如观音观想等。此种观想在这类情况下,效力似乎是很大的。

  德松仁波切:假如没有进步,就必须再修皈依和大礼拜,并修金刚萨埵观想,如此才能扫除障礙。此外,还必项修上师相应法,以增强对上师的信心。

  没有进步,常常是因为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人身难得、诸行无常等道理。假如能领会这些道理,员正的观想就会产生了。缺乏这种体会和信心,将阻碍真正的观想。

  创巴仁波切:假如修法不发生什麽作用,那是因为把修法当作体操之类的玩意儿、对尘世不是真正有厌离心、仍然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蒙蔽。为了要开始看得清楚,应回到止观。这种开示并不与其他仁波切的开示互相冲突。“使心转向佛法的四种思维”是一种观想训练,藉着它可以对尘世产生厌离心。假如整个修行旅程是以止观为基础,自然就会产生“使心转向佛法的四种思维”。

  廿一、问:四加行圆满之後,我们可以进一步修什麽

  卡鲁仁波切:因为我们是在金刚乘之内,四加行圆满使我们可以修所有其他的金刚乘观行。

  德松仁波切:四加行圆满使我们可以修所有主要的本尊法。在噶举传统里,这包括上乐金刚(Cakrasamvara)和金刚亥母(Vajravarashi);在萨迦传统里,包括喜金刚(Herajra)和金刚瑜咖母(Vajrayogini);在宁玛传统里,包括莲花生大士的各种慈悲尊、忿怒尊和空行母,以及许多其他慈悲与忿怒的本尊;在格鲁传统里,包括大威德(Vajrabhairava)和密集金刚(Guhyasamja) 。

  一般说来,四加行圆满使我们可以修所有的观想,包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观想。

  廿二、问:只修四加行,可能完全开悟吗

  卡鲁仁波切:可能。为了要成佛,一个人必须发展慈悲心。在这一套修行中,慈悲心的发展可以靠大礼拜、发菩提心和四无量心。

  要想成佛,一个人也必须了解空的道理。在每一种加行当中,观想的对象(即皈依处等)与观想者变成不可分离,然後观想者让心自自然然地安定下来。这些都是证得空和大手印的奥妙方法。

  慈悲心的发展和空性的证得,是达成开悟的二个先决条件,在四加行之中——尤其是在皈依和发菩提心,以及上师相应法之中——这二者是合而为一的。

  [注释]

  1、英文本译者与1974年11月4日访问卡卢仁波切,1975年2月20日访问德松仁波切,1976年5月18日访问创巴仁波切。

  2、对于我的假设——修四加行可能会失败,仁波切感到有点滑稽。

  

  

《了义炬·绪论 二、四加行的修持》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了义炬·祈请文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