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个世界有多大?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十亿个银河系。他怎么算的?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一千个银河系称为一个小千世界,然后用小千世界为单位,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所以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亿,十亿个银河系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所以你要问,六道的范围多大?很大很大,不是这一个地球。所以这个世间传说有外星人,我们相信,外星人他不是鬼神,也不是天神,他是人道。人与人之间往来的工具,要交通工具,所以外星人乘着飞碟是他的交通工具,他能够飞到此地来。如果是天神跟鬼神,他不需要这个工具;他是人道,他才有这个工具。地球有灾难的时候,有些外星人知道,他来帮助。所以出现大灾难,肯定有外星人到这儿来帮助我们。同样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的科技发达像他们一样,他们星球上有灾难,我们也会帮助他。
他为什么?他见思烦恼没断,出不了六道轮回。见是什么?见解,就是你对于一切事物的看法。我们今天讲人事物你的看法,看错了,惑就是错误的意思,看错了,思是思想,想错了,对一切人事物的想法想错了。这两种错误要没有断掉,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而这两种错误的想法、看法,实在说是你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放不下,这亏就吃大了。为什么放不下?没人教,我们根本不知道,都以为自己的想法、看法是正确的,哪里知道是错误的?头一个错误的根本,就是认为这个身是自己,叫身见。见惑,见惑有八十八品,佛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五大类,就好讲了。第一类就是身见,执着这个身是我,错了。谁不执着身是我?六道众生,包括天神,二十八层天,都认为身是我,他哪一天觉悟到身不是我他就超越了,都以为身是我。我们在大乘教学了这么多年,这到底怎么回事情?佛在《楞严经》上举了个比喻,比喻举得好。他把我们的自性比喻成大海,叫性海,我们自性是大海,太大了,整个宇宙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我们今天迷了,迷了像什么?像水里面起了个水泡,大海里头起了个水泡,于是我们就执着这个水泡是自己,不知道整个大海是自己。开悟了,就是明白了,把这个水泡放下,承认整个大海是我,那就叫法身菩萨,就叫成佛。所以,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一体。
从大乘教里面来说,佛告诉我们的,众生迷了,执着物质现象里面的一分以为是自己身,我们的身体,所有一切物质现象自己不知道,执着这一点以为是自己。执着第六识、第七识的一分认为是自己的心,就是思想,第七识的思、第六识的想,实际上六、七识都是迷了。阿赖耶多大?阿赖耶变现出十法界,十法界是识变的。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是心现的,没有识变;十法界是心现识变。就好像我们用一个人身来比喻吧,比喻法界,今天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这身上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忽然觉得这个是它,其它的都不是,与它不相干。执着一个细胞认为是自己,不知道整个全体是自己,跟这个现象一样。成佛是什么意思?完全明白了整个人身是自己,这细胞当然也是自己。这个细胞之外,科学家告诉我们,好像是一般人体组织,是五十兆的细胞组成一个人的身体,有五十兆这么多的细胞,全体是自己。
现在谁知道法界虚空界是自己?只有明心见性的人知道,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一体。所以,同体大悲生出来了,无缘大慈,无缘是无条件的爱心,同体的怜悯心,这个生起来了,这是性德。所以自自然然要帮助一切还没有觉悟的众生,这就他一定会做的,没有任何理由,要帮助这些没有开悟的众生,帮助他们开悟。这个道理很深。没有真正觉悟不会干,真正觉悟的人,他知道非干不可,不能不干;不干,自己身体有毛病,没有完全恢复健康。佛经上有个名词叫「法尔如是」,就是自然而然他是这样的。佛菩萨要帮助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他本体里头的一分,不能不照顾。我们这个身体有一部分出了状况,麻木不仁了,一定赶快把它治好,恢复圆满的健康,就这个道理。众生迷惑、无知,所以造孽愈造愈深,佛菩萨在等待机缘,不能接受的时候不来,只要能接受他就来了。
所以见思烦恼断了就证阿罗汉,阿罗汉得漏尽通,六种神通里头最后一个,六种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得漏尽通就出离六道轮回,生方便有余土,就是四圣法界。所以「出同居而升方便有余土」,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四土都叫做方便有余土。「此名竖出三界,其事甚难」,这个修行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超越,才能够看到效果。「今此往生法门」,这讲到净土法门,我们遇到的,无比的稀有难逢,我们可以说是太幸运了,遇到这个法门。「舍同居秽」,同居是秽土,秽是染污,严重的染污。你们想想看,贪瞋痴慢疑是染污,怨恨恼怒烦也是染污,杀盗淫妄酒还是染污。杀盗淫妄酒染污我们的行为,怨恨恼怒烦染污我们的性情、情绪,贪瞋痴慢疑染污我们的清净心,很严重的染污。我们把它放下,我们不要了,我们求生西方净土,就用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得生极乐,即断生死」,这句话,即断生死就等于阿罗汉,等于见思烦恼断了。「故名横出三界」,从人道就生净土,不必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个麻烦。人间寿命短,天人寿命长,真的要无量劫。
「而往生之人,不待断此见思二惑」,不待是不需要,念佛往生的人不需要断见思烦恼。「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个字重要,你真正能发菩提心,真正能做到一向专念,你的问题就解决了。这八个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是菩提心?我们还依蕅益大师的教诲,他老人家讲得简单、讲得清楚、讲得明白,容易懂。真正相信净土法门,真正相信四十八愿,真肯放下娑婆世界,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好懂。决定是真的,不是假的,人人都能做得到,问题就是我们肯不肯做?这个世间苦,太苦了。真想通了、想明白了,然后这句佛号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便蒙佛愿冥加」,佛愿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你就能得到。因为这四十八愿,阿弥陀佛是经过五大劫的修行,愿愿都圆满了,用这个力量来加持你。又再加上阿弥陀佛成佛之后这个十劫,讲经教学,接引无量无边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你说这是多大功德。以这个功德加持我们,我们「决得往生净土」,决定往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这桩事情不难。
所以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大乘佛法知难行易。这是哲学上的事情,确实,特别是净土法门,知难行易。为什么我们会懈怠,老把念佛中断掉,或者是念佛时候有夹杂,妄念夹杂,愿心不切,爱好的东西太多,样样都放不下,这是什么?这是无知,这就是愚痴,没有智慧,属于贪瞋痴,痴烦恼障碍住你,你不知道。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确实万缘放下。要多久?我们从《净土圣贤录》上看到的,从《往生传》上看到的,往生的人十之七八都是,用我们凡夫的话来说,中下根性的人。乡下的阿公阿婆,他们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没有文化,中年或者到晚年遇到这个缘,有人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听了就相信,他就接受。对这个世间,为什么?一辈子快过完了,知道苦不堪言,不想再做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大概三年功德就圆满了,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没杂念了。度众生好不好?好!你有心度众生,那是杂念,这个念头不好。怎样度众生才好?度众生没有杂念,三轮体空,那就好,那是菩萨,不是凡人。凡人是什么?我没有舍掉。谁度众生?我度众生,我做了好多功德。这个不行,这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先得把我放下,然后身外之物就很容易放下,自然就不沾染,肯定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
所以,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重要,特别对知识分子。《妄尽还源观》是依《华严经》说的,《华严经》给我们讲什么?讲法界缘起。这句话是古人讲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讲宇宙人生的来源。宇宙从哪来的?生命从哪来的?我从哪里来?给你讲这个问题的,在佛经上一句话叫「法界缘起」。你说这个东西多重要,这是佛门里面科学与哲学。
我学佛,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现在我们知道,佛经里面讲的科学,也是全世界科学的最高峰。近代三十年,量子力学家的一些论文报告,跟《华严经》愈来愈接近,佛经里面讲的阿赖耶居然被他们看到了,这个并不稀奇,很难得就是了。因为佛在经上讲过,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思想,思惟想象,这个能力非常之大。在法相唯识里面讲,第六意识的功能具足五十一个心所,心所就是它的作用,五十一个是圆满的,它的作用是圆满的。这个对外能缘到宇宙,就是法界,对内能缘到阿赖耶,就是缘不到自性,这佛在经上说的。他们现在确实对外缘到宇宙的边缘,发现宇宙,能够观测得到的宇宙只是全宇宙的百分之十,能看到的,还有百分之九十不见了。他们说这个话我们懂得。百分之九十的宇宙怎么会不见?回归自性了,回归自性你就见不到,你探测不到。为什么?自性没有现象。第六意识能缘的必须有现象,物质现象,或者是精神现象,或者是自然现象,它都有办法缘到。自性这三种现象都没有,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现象,它就缘不到。所以佛说这个,科学家今天到极限了,他再要想见性,那就得放下。为什么?他用的这些思考、思想,还是起心动念、还是分别执着,他没有离开这个。必须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他就见到了,就见性。所以,佛后面有句话说,「唯证方知」,怎么证?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就知道了;换句话说,科学家肯放下他就成佛。只要放下,放下执着就叫阿罗汉,放下…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