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九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这些众生,兴起四十八愿。前面我们读过,四十八愿首先是为六道苦难众生,兼为菩萨而成。

  我们接着看,「此表诸佛称叹之义有三」,后面是念老的解释。第一,「诸佛赞叹彼佛圣号」,彼佛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第二,「诸佛赞叹一切称念弥陀名号之人」,谁念阿弥陀佛,佛都赞叹、佛都护持;第三,「诸佛本身亦称念弥陀圣号。依念佛三昧圆成佛果」。什么叫念佛三昧?所谓三昧就是世尊常常讲的制心一处,就是三昧。心里头只有佛号,除佛号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叫念佛三昧。从念佛三昧圆成的佛果是什么?我们想想,诸佛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他的世界就跟极乐世界一样,他所成的佛果就跟阿弥陀佛一样。所以诸佛也念阿弥陀佛,让他自己佛国土依正格外的庄严,如同极乐世界没有两样。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性德圆满的流露,圆满的现前。

  下面一段这是全经最精华的部分,十念必生,第十八愿。「庚七、闻名普益」,这里面分十个小科,这是第一,「辛一」,第十八愿「十念必生」。请看经文: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一段经文,念老批注得很长,在这部批注里头,这段注得最长。我们看批注,「右第十八,十念必生愿。日净宗古德较量诸经」,日本净土宗古代这些大德们,曾经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来做比较,哪一部经最殊胜?佛讲了四十九年,一切经里头,哪个经算第一?「余经中《华严》独真实」,这大家公认的,一切经里头,余经是除《无量寿经》以外其它的经,所有一切经,推到第一那是《华严》。这是把《无量寿经》摆在旁边,其它一切经,《华严》第一,独真实。「若与此经相较,则此经为真」,这把《华严》比下去了;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这个经独特。

  日本人下了多少功夫来研究,我相信应该受善导大师的启发。日本人对善导是非常景仰,我们在日本,寺庙里面差不多都看到善导大师的塑像、智者大师的塑像,最多的,这在中国寺庙里没有。日本人对于老师比什么都尊重,祖师殿里面祖师的像都塑得很大。佛殿呢?佛的像塑得都很小,殿很大,日本的佛像很小。它的佛龛一重一重,好多佛龛套起来,佛龛里头套佛龛,最后里头佛像,佛像不大。不像中国,中国大雄宝殿那个佛像很伟大,日本没有,小小的。但是祖师的像很大。其实这个也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关系,日本人完全吸收中国文化,本身没有,真的没有。所以,在日本讲传统文化,那就全是中国东西。

  我们中国人敬祖先,对父母更尊敬,为什么?贴得近,愈近就愈大,愈远就愈小。所以远祖供个小牌位。对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再上去就远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世道人心,人心的厚道是从这里学来的。人爱父母、爱祖先,不忍心做不善的事情,为什么?怕给母亲带来羞辱,人家说这个家里没有家教,怎么养出这样的小孩?人家不骂你,骂你父母,骂你父母疏忽,没有把你教好。所以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谨慎小心,不能让父母丢人,不能让祖宗被羞辱,那叫大不孝!现在人讲那叫真没有面子,真见不得人。所以非常慎重。

  善导说了两句话,「诸佛所以兴出世」,诸佛如来示现在人间,「唯说弥陀本愿海」,他来干什么?就是传这个法的,告诉大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就为这桩事情来的。千经万论那都是花叶,《无量寿经》这是花朵,就是其它都是陪衬的,这个才是佛主要说的。度脱一切众生的第一法门,没人知道,也真正是难信之法,所以要多次宣讲。讲别的经常常带说到,有一百多部将近两百部经,带说到的,不是专讲的,《华严》、《法华》里面都是带说的。

  「又本经诸大愿与此愿相较,则此愿最为真实」,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哪一愿第一?第十八愿第一。这个第一就是「十念必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一愿还得了!念佛要念多久?就十念。这个十念是指临终的时候,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你断气那个时候那一念是阿弥陀佛,就决定得生。「盖表此愿乃真实中之真实也」,真实当中的真实。具备什么条件?这就说了,你看『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这是缘,你与佛有缘,听到名号。听到名号要『至心信乐』,「至心」,真诚到极处,我们讲他真信,「乐」是欢喜,真欢喜、真信。『所有善根,心心回向』,自己一生当中所做的一切好事不求好报,我财布施不求发财,我法布施不求聪明智慧,我无畏布施不求健康长寿,我这些功德只求往生西方净土。这叫「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就是底下这一句,『愿生我国』,愿生净土。你看有信、有愿,下面念佛,十念都能往生。

  我们看念老批注,这个他非常用心。「至心者,至诚之心,至极之心也」。我们现在麻烦在此地,问你念佛往生有没有把握?没有把握,原因是什么?至诚心生不起来。我跟忏云法师时间虽然不长,我很尊重他,他也老实,不说假话。有信徒问他老人家,念佛往生有没有把握?他说没有把握。以前在茅蓬有人问过,我听说过。以后我在温哥华讲经,他也到那边去,在温哥华碰到他。也有信徒问他,他还是说没把握。他说的话是真话,一点都不假,为什么?道理没有参透,信心生不起来。我这一生没离开经教,辅助这部经的,我过去最得力的,是《华严》、《法华》、《楞严》、《般若》,到现在再加上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我们对这个真的相信了。尤其是这部批注太难得了,我们要感恩黄念祖老居士。要感恩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做的这个会集本,会集是真重要。可是五种原译本摆在我们面前,念不下去。翻译得最好的是康僧铠的本子,早年我们学《无量寿经》就学的康僧铠的本子。《无量寿经义疏》,李老师在台中讲,我听过这个本子,从头到尾听过。这是五种译本里面,文字算是畅通,翻得最好的。王龙舒的会集本出来之后,在中国学《无量寿经》多半都用他的本子,连出家人都不例外。所以小慧远的本子,《无量寿经义疏》,批注这个本子,流通不广,比不上王龙舒的会集本。

  但是王龙舒居士他会集只用了四种,唐译的《大宝积经》无量寿这一会他没看到。你说以这样的大善知识,他是进士,以他的身分、地位,五种书只找到四种,还有一种找不到。你就晓得过去,因为过去都是手写的本子。宋朝时候,那时候刚刚发明印刷,刻在木板上,现在金陵刻经处还用这个老方法在印书,这个线装本。古时候用的不是油墨,是松烟,松脂烧的那个烟,黑色的,那个烟刷在木板上,这样子把它印出来。现在金陵刻经处有松烟,大概还用的有些染料,混合在一块用。松烟印出来的书,手一摸手上都是黑的,所以那种本子珍贵,不能摸。古人读书用朱砂圈,民国初年有,现在没有了。这些东西跟现在人讲没有人懂,没有见过,没听说过。

  下面引《金光明经文句》,所以这个批注是集注,好在这个地方,老居士有真实智慧,以经注经。他后面有目录,采取经论八十三种,采取祖师大德的注疏一百一十种,总共用一百九十三种我们讲古籍注这部经。所以这部经是圆满的*轮,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全有,这才称之为大经,哪个法门这儿统统有。「《金光明经文句》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云至心。」这个至心的解释真叫至心,就是宗门讲的明心见性,这才叫至心,到了心源,到了实际,这叫真诚到极处。彻,彻底。到是达到,即游子到家之到。心源是自心的本源。尽是穷尽。实际,就是本经中真实之际。这个至心两个字就是明心见性,真诚到极处,那才叫真相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才知道这部经是自性真心当中所流出的,这个功德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怎么来的?没有人设计,也没有人建造,一切法从心想生,是从阿弥陀佛至诚心里头流出来的。真叫心想事成,想到极处,除了这一个想,其它的妄想全没有了,叫一心一意,就能够现出境界。阿弥陀佛用了多少时间?前面说过,用了五劫的时间,不是短时间。

  科学家告诉我们意念,你想用意念的方法来改变你身体,他告诉我们非常具体的方法,你一心专念。他举例子,譬如身上有皮肤病,你不要想病,想病就麻烦了,病会加重,不要想病。想什么?想我没有皮肤病,我这个皮肤病没有了,你想这个。要一心专注,就是我病没有了,每天要专注专想三十分钟,天天不能间断,大概一个月效果就出来了。这个只要持之有恒,不难做到的,真可以做实验。我出家之后,遇到一个法师,大我五岁,人很聪明。他小时候出家,国共战争的时候,他被国民党抓来当兵。他对当兵很不习惯,很想出家,但是年岁太轻,没有办法下来。他就装病,他装什么病?医生检查查不出来,他装心脏病,心脏病不好检查。天天想心脏病,想了一年,真得了心脏病,这样退下来。退下来,真得心脏病,就不能再把这个心脏病去掉,他就没有这个能力。可见得心里想东西,真会想出来。

  然后我们想,阿弥陀佛五劫这么长的时间想极乐世界,不是想极乐世界怎么依正庄严,他就想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成就了,极乐世界出现了。所以你知道极乐世界什么样子,四十八愿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四十八愿,极乐世界是四十八愿功德之所成就,这个成就是自然的。确实,世尊在经上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连极乐世界都能成就,何况其它的小事?这个道理现在科学家给我们做了证实,我们想恢复身体健康,可以不用任何东西医疗,用念力。念力怎样?就想阿弥陀佛就行了,把病忘得干干净净。阿弥陀佛没有病,阿弥陀佛健康,天天念阿弥陀佛,天天想往生极乐世界。山西小院那些病人就是这样恢复健康的,他们得的严重的癌症,三个月之后再检查没有了。他没有想变健康…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