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第十九章 菩萨地道▪P2

  ..续本文上一页彼缘起法者,本无净不净故。

  六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化乐天王,能善巧摧伏诸众生之现前我慢。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化乐天王,声闻难比拟,能摧诸我慢。”

  六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亿万三昧。

  七地之称名称 远行地。

  七地之名义特征 此地菩萨所行之道乃惟一无二之路,其行(甚深)甚远,已至道之极端,故名远行地。颂曰:

  “所行惟一道,其道甚深远,故名远行地。”

  七地之习成特征 住此地菩萨能清净除我执等二十种谬见,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等二十种觉分法,善能依止具足,如(现观庄严论所云者)。

  七地之修行特征 住地菩萨总修十波罗蟹,特于方便波罗蜜偏重修习。

  七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言,以三种因,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一切珠宝巧镶金饰备极庄严,阎浮世界一切珠宝,难以比拟。七地菩萨亦复如是。彼广大清净善根非声闻缘觉,乃至下地菩萨所能比夺。”

  七地之证悟特征 住此地菩萨,能证离一切言语义,知契经所言诸法毕竟离言。

  七地之投生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自在天王,于声闻缘觉之现观成就,极为善巧。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自在天王,于圣*谤*现观,成博学法师。”

  七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万万亿三昧。

  八地之名称 不动地。

  八地之名义特征 住此地菩萨于有相起意念或于无相起意念,二者皆不可动摇,故名不动地。颂曰:

  “二种意念所难动,是故名为不动地。”

  八地之习成特征 住此地菩萨能于一切众生所行皆能如实知晓,如是等八种圆成法皆得成就。颂曰:

  “一切众生之心意,皆能现知而游戏。”

  八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愿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八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言,以三种因而得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造金饰,阎浮大王或以为冠,或以饰头,美妙庄严,其他众生所有宝饰无能比拟,八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广大善根,至极清净,一切声闻缘觉乃至下地菩萨,难以比夺。”

  八地之证悟特征 此地菩萨澈悟一切法,离念想识如虚空相,证空性无主义,不惊不怖,获无生法忍。获无生法忍故,知不增不灭义,若诸烦恼或灭或增皆不可得。颂曰:

  “能知不增不灭义,及住四种自在处。”

  四种自在者:于无分别得自在;于清净佛刹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业得自在。第八地菩萨于四种自在中证获前二项:即于无分别得自在,于清净佛刹得自在。据另一种说法,则八地菩萨能得十种自在:即于寿命得自在,于心得自在,于资具得自在,于业力得自在,于生处得自在,于愿得自在,于敬信得自在,于神通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法得自在。

  八地之投主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大梵天王,善能决择声闻缘觉诸教法。颂曰:

  “彼异熟果者,为大梵天王,大千之主宰,

  于声缘教法,善能作抉择,余者难比拟。”

  八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百万亿尘沙数三昧。

  九地之名称 善慧地。

  九地之名义特征 此地菩萨具各各妙明善智故。颂曰:

  “各各妙明智,故名善慧地。”

  九地之习成特征 此地菩萨获愿无边等十二种功德故。颂曰:

  “清净愿无量,能识天人语……”

  九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力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九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言,以三种因,得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造至妙金饰,为转轮圣王冠冕、项链庄严,非余大王及四州有情所有宝饰堪能比拟,九地菩萨亦复如是。以广大智慧善根而为庄严,非诸声缘及下地菩萨所能比夺。”

  九地之证悟特征 于四种自在中,此地菩萨证获智慧自在得四种各各正明智。何谓各各正明智?圣十地经云:

  “何谓四种各各正明智,所谓法各各正明智;义各各正明智,决定句各各正明智,诸学处各各正明智。此四正智于一切明相续不断。”

  九地之投生特征 此地菩萨多投生于第二大千世界中,为大梵天王,善能答辩一切诸问题。颂曰:

  “彼异熟果者,于二千梵主,有情诸问难,皆能善回答,声闻所难及。”

  九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入千万亿无量诸佛刹微尘数三昧。

  十地之名称 法云地。

  十地之名义特征 住此地菩萨能降法雨,如大云聚,能降伏有情微尘烦恼,故名法云地。又,能证诸三昧及陀罗尼门法,遍满虚空如大云聚,故名法云地。颂曰:

  “二者俱堪能,如法遍虚空,故名法云地……”

  十地之习成特征 现观庄严论中无有解说,但圣十地经中云:

  “噫!诸佛子!如是诸菩萨乃至九地间,于无量所知法,以抉择慧分别观察,分别审择,……等十法圆满修习,乃至于一切智得灌顶位……”

  故知十地者即是一切智智之灌顶地也。何故名灌顶位耶?住十地菩萨,为十方诸佛光明灌顶,故名灌顶位。欲知其详,应读十经。宝蔓论亦云:

  “诸佛放光明,为菩萨灌顶……”

  十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总修十波罗蜜,特于智慧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十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言,以三因力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天神大庄严宝,无需工匠技巧,出现自然美妙庄严,置大自在天王顶而为冠髻或置其颈为宝饰,其余大天诸珍宝饰,无可比拟。十地菩萨智慧之因亦复如是。一切有情,一切声闻,乃至九地以下,诸大菩萨等,所难比拟。”

  十地之证悟特征 于四种自在中,能圆证业力自在,随众生所乐所需,能作种种变化神通,成办利他事业。

  十地之投生特征 在此地菩萨多变现为大自在天王,能于一切众生、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善巧开示诸波罗蜜多法,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净处天王,无边智境主,胜大自在天。”

  十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腊缚*,一须臾间,能入不可说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三昧,于一刹那间,能于一一毛孔中,示现无量无数诸佛菩萨并诸眷属。(以此广大不可思议境界)为诸人天种种众生广为示现。为应各各众生之所需故,能作种种变化示现,或现帝释,或现梵王,或现护世,或现王身,或现声闻缘觉,或现如来身……。入中论云:

  “刹那刹那间,能于一毛孔,示现诸佛陀,及无量菩萨,并诸眷属等,

  天人阿修罗,大众所围绕,无边显示出……”

  说菩萨十地竟

  佛位究竟道者

  此乃金刚喻定。彼时修道所断之烦恼及所知障,一时顿断无余。

  以上诸地需三大阿僧祗劫始能历尽。菩萨地论云:

  “此诸一切需三大阿僧祗劫始能圆成。第一大阿僧祗劫时,菩萨超越资粮及加行二道得欢喜地。此亦必须恒常精进而后能得,若不精进则不能得。第二大阿僧祗劫时,菩萨由初地进至七地,再超越之而得八地。此一阶段为决定性。因诸地菩萨皆决定精进也。第三大阿僧祗劫时,菩萨由八地、九地而进至第十法云地。或有菩萨具大精进则能超越若干中劫,或大劫者;能超越阿僧祗劫者,则未之有也。”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第十九章 菩萨地道》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