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晓得,佛法衰了,比丘戒在南宋时候就没有了,现在的沙弥戒都没有了,几个人真正落实沙弥戒?没有。而且把戒律产生严重的误会,所以现在持戒的人里头,确实有不少都造地狱罪业。他戒持得很好,为什么会造罪业?瞧不起别的出家人,看这个破戒、那个犯戒,都在那里批评,这叫什么?破和合僧。你自己持戒持得不错,你批评别人、毁谤别人,让信众对僧团起了反感,这是戒律吗?
古来祖师大德常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出家人彼此互相赞叹、互相尊重,佛法兴旺;如果毁谤、批评,佛教会灭亡。虽然自己认为持戒不错,他做的是灭佛工作,持戒的目的在哪里不知道。持戒的目的是得定,你心里还有分别执着,你怎么可能会得定?那不可能了!自己以为自己持戒就贡高我慢,瞧不起别人,错了,大错特错。真正持戒的人谦虚、恭敬,哪有这种心态?这是什么原因?不明教理,身持戒,心没有持。这里讲身口意三业,身好像戒律做得不错,不杀、不盗、不淫,做得不错。口里头不能持,他毁谤,傲慢,心里面傲慢,口里面毁谤。这什么原因?没有好老师教,自己读书不懂得书里头的真实义。这经书,开经偈所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他不懂如来真实义,他完全是自己意思。以自己的意思来解佛经,那个佛经就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这个差别太大了。
《涅槃经》第三十一,三十一卷里面说,「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戒是什么?戒是一切善法的楼梯,是垫脚的,目的是步步向上提升。净宗,我教同学、勉励同学,我们把自己的心打扫得干干净净,只供养一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外一样都不要,心里是佛,眼睛看到一切境界全是阿弥陀佛。这不是比喻、不是妄想,是事实真相,一切众生,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本来是佛。我们现在更进一步,一切众生皆是阿弥陀佛,一切万法皆是阿弥陀佛,心目当中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看见,你能不往生吗?你能不成佛吗?这比什么都重要。以这种心去持戒,以这种心去修善,以这种心去断恶、去念佛求生净土,是圆满不思议的功德。又《璎珞本业经》下卷这里头有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这句话重要,佛法在不在这个世间,就看我们的心行与这句话相不相应。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这就是初学佛法,初学佛法是以信为本。所以讲经说法,对初学,那个目标就是让他对佛法生起信心。
所以在外面讲经教学,要懂得对象,看看下面坐的些什么人,是为听众说的,不是为我说的;为我说的,错了,人就不要听你的。佛法讲求的是契理、契机,我们备课,现在的名词叫备课,我们读经、研究经教,求什么?求契理。契机是什么?你坐在讲台上,你看到底下这些听众。这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呆板的。老修行的,理解得深的,可以深说;看到有初学来的,那你给他浅说。讲堂里面的听众,善根、福德、程度不齐,要面面顾到。这个讲堂不容易,不像学校,学校学生程度整齐,好教。这个叫大讲堂,大讲堂不是很大,不是那个意思,大讲堂是各种不同程度人都有。你能够应付到每个听众都欢喜,这就成功了,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情,平常你不研究教学的方法,不行!为什么一般大学毕业出来的教师不如师范大学?师范大学学过教学法,一般没有学过教学法,不一样。特别是小学跟中学,聘请老师一定是师范学校的,它有道理在。
学讲经也有教学法,我们跟李老师,这李老师自己编的,他一生教学的经验。他有一本《讲演法》,一般讲演里头需要懂得的;讲经的有《内典研究之讲座》,那个是讲经的方法。早年,他这个书刚刚写出来,我到台中那年,这个书刚刚印出来,大概印的好像只印了三百本,线装书。老师锁在一个箱子里头,当宝贝,我们经学班二十多个同学他都不给,好像只给了几个人,三、四个人,其它的人都不给。我在这个课堂里面,担任了一门课,这个课不是正式课程里面的,好像是课外学习的,就是讲讲经的方法。我就用老师这个东西,我把老师这套东西编成一套表解,给老师看过,他同意了,分发给大家,他的原书不给人。
这是不是吝法?老师看到我一怀疑,他就告诉我,他说为什么不能给他们?程度不够。他不看这个他不懂那没有关系,他如果看到这个懂得的时候,他就会拿着这个批评讲经的人,你哪个地方讲得对,哪个地方讲得不对,这是个标准。那就造罪业了。就跟戒律一样,为什么比丘戒不准一般人看?一般人看了比丘戒就批评出家人,你看你这里犯戒,那里也错了,你不天天批评人吗?造罪业吗?所以佛不准人看比丘戒,菩萨戒、沙弥戒大家可以看,公开的,只有比丘戒不准人看。道理在此地,怕你拿着这个去批评。所以,讲经的这套技巧,如果大家都看到的时候,还有些法师讲经、居士讲经,你拿着这些批评,那麻烦可大了,人家这笔帐都要算在李老师头上。不是吝法。老师往生之后,我也把这部书大量印行流通,让这些年轻人懂得讲经的规矩与方法。
所以初学,讲经对初学的人讲有目标,是帮助他起信;已经有信的,有信心的,帮助他理解;已经明白的人,帮助他修行;已经在修行的人,帮助他成就。那个说法、教法不一样!同样一句经文有不同的讲法,有信的讲法,有解的讲法,有行的讲法,有证的讲法,不一样。「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这八个字重要。佛家是道场,寺院庵堂,你住在寺院,你不持戒、不守规矩,佛法就没有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这八个字,对于出家人住在道场很重要的开导。
「《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法是佛法,要是精要,最精华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就这三个字,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戒是手段,定是枢纽,终极的目标是开智能,有戒有定才能开智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戒律的功德不可思议,怎么可以疏忽?「《普超三昧经》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戒德铠是比喻,换句话说,持戒、修定这是教化众生的基础。如果没有戒定,经讲得再好,著作等身,这个要知道,这是佛教的学者,现在人所谓专家学者,他没有真正修行,真正修行就是从持戒下手,没有持戒、没有修定。修定就是修清净心,清净平等觉都是定,也是慧。被戒德铠是什么?身教,我做出样子给学生看,给初学的同学看,教他们学佛怎么个学法。把戒律做出来,做出来叫威仪,叫「威仪有则」,《妄尽还源观》四德第二句,则就是规矩,有规矩。
所以教学,头一个是身教,身不能做学生的榜样,你的言教没人相信你。为什么过去这些老师教学成功?他做到了,所以学生对他尊敬、对他信任;自己没有做到,学生怀疑,怀疑学不到东西。所以今天圣学比什么都困难,这是大众普遍的把恭敬心丢掉了。我们听到印光大师的教诲,一分诚敬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就十分收获,现在一分恭敬都没有,怎么办?这个事情真难了。所以这十几年来,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弟子规》?有人问过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这是根。现代的社会,普遍受到了科学教育的影响,科学第一就是教你怀疑,从怀疑里面发现真理,这是讲物理。近代科学几百年全在物理上下功夫,心理疏忽了,近代的量子力学家才发现心理比物理还要重要。因为物质的基础是心理、是意念,这以前没人知道,现在被发现。怀疑对于物质的科学,行,有用;对圣贤教育那就走不通,圣贤教育不能怀疑。用科学那种治学的精神、方法来研究佛法、来研究儒释道,全完了,那到最后的结论,这个东西不能用了,全部要丢掉。怀疑这个方法,就可以把所有圣学统统否定。
这个否定了之后会是什么现象?会是全球大混乱,地球大灾难现前,这肯定的。为什么?伦理道德不要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假的,古时候那些帝王欺骗老百姓的,为了他的统治,巩固他的政权,造出这些东西愚弄老百姓。变成这样,全部毁掉了。造成这个社会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人在社会上是什么?就是自私自利,连父母可以不要,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所以人跟人对立、人跟人矛盾、人跟人冲突,没救了。没有救,那就是上天最后来清洗地球。现在好像开始有这种迹象,这些年来灾难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人还不觉悟,还在批判圣贤,还在摧毁圣贤教育。至死不悟!
我们有幸这一生遇到了佛法,遇到圣贤教育,我们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往哪里去?我们往极乐世界去,这个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了,我们移民到极乐世界。这里头没有自私自利,谁相信、谁愿意去、谁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统统都能去,极乐世界广大,没有边际,阿弥陀佛欢迎大众。为什么?为什么能到极乐世界?净宗的理论我们清楚,净宗的理论,佛在《观经》上讲的八个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极乐世界从哪来的?是我们意念建立的,我们自己的心建立起来的。所以经典里头明白告诉我们,「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心性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这说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跟我是什么关系,是我自己心现变现出来的境界,我今天想去怎么会去不了!只有你不信它、不想它,那就去不成;只要你相信,你能够想去,没有一个去不成。这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的纯净纯善这个功德成就的;现在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是五逆十恶成就的,业力成就的。极乐世界是纯净纯善功德成就的,统统都是我们自己的心,这个世界没离开自心,极乐世界也没离开自心。道理讲得通,我们就没有怀疑了,那我们得加紧努力,分秒必争。
现在网络上信息很多,我不懂这个东西不会看,有同学们常常下载一些数据给我看,我看片面的,不完整,完整一定非常丰富,都说到今年马雅预言。前年,有几位科学家在悉尼聚会讨论这桩事情,我听说两派势均力敌,一派认为可能,很有可能,一派认为未必,人数一半对一半。可是在网络上很多人讨论这个问题,现在认为可能的…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