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道总要——《出世法言·莲苑歌舞》所述加行修法略说
一切吉祥最吉祥,名称吉祥美名称,
高竖胜利正法幢,文殊智尊赐护持。
公元2001年藏历4月16日,无比恩德的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圆满了于97年所订的四年教学计划,为藏汉四众弟子完整地传授了九乘佛法宝幢顶尖的如意宝珠《上师心滴》。于圆满之际,法王如意宝告诉沉浸于无比法乐中的弟子:前些日子,于光明梦境中,见到了全知上师麦彭仁波切。全知上师叮嘱:在传完《上师心滴》后,应为众眷属传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时心想:在目前这种情形下,要圆满传授《前行》这么长的法,恐怕有些困难。于是请求:能否改为传讲《莲苑歌舞》或《开显解脱道》?得到开许后,上师如意宝便发愿传讲十万遍《莲苑歌舞》中所述的加行修法。4月16日,法王如意宝将这个任务付嘱给了座下的众弟子。
全知麦彭仁波切与法王如意宝于大圆满智慧境中流露的这个垂示,是对我们这些修行人的无比加持,也是善察了我们所有修行人的根器后,所作的适机引导。诸有缘者若想做一名合格的修行人,应如实依教奉行,切实地修习前行,痛下功夫改正自己的恶习相续,趋入善道。《莲苑歌舞》是华智仁波切的杰作之一,所述故事是其弟子的亲身经所,而且其甚深法义与优雅的文法完美的结合,曾使无数藏传佛教的修学者深为感动并受益。近年祝维翰居士所译的汉文本,也切实保存了原文的风格,其译笔的优雅流畅,诚堪赞叹。
《莲苑歌舞》中的这段加行引导文,是在金蜂莲花达阳、小玉蜂莲花阿宁遇到仙人端衮珠巴(当时的一名大修行人)时,经供养祈求后,端衮珠巴上师所传授的修法。从内容次第上看,这段引导文所述的与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所传的修法相同。也可将此文视为前行的摄颂,而且此处是以偈颂的形式概述,非常适于日常诵持,也适宜用于为诸初学者作简短而全面的开示传法。为了方便诸修习者日后传讲或阅读理解、修持此甚深精要法门,今略要解释文句。
此分三:一、初善;二、中善;三、后善。
甲一分二:一、顶礼;二、立誓。
乙一、(顶礼):
南无圣者师尊!
“南无”即“皈命”或“归依”,是以身口意三门全体归附或归属怙主之意。“圣者”即超越一切世间的出世成就者,是作者赞叹自己的上师之词。修行者所得到的一切佛法,皆依赖于善知识的传授,故于传法之始,应先顶礼忆念师尊,以示不忘自己所学的佛法来源、忆念上师恩德祈求加持等,有多种必要。
圣人救主天中之天,无比导师调御大士,
释迦尊前我恭顶礼,请挽六道心向正法。
今此南瞻部洲的佛法根本来源,乃是“圣人”——本师释迦佛的恩赐。本师是超越一切世间的出世圣尊,是解救一切有情脱离轮回苦难的救星之主尊,也是天中之天——即最为尊贵的导师;能引导一切人天有情趋至无上涅槃宝城,其度化众生之力再无堪可伦比者,故名无比导师;佛陀善能以无量方便善巧调伏有情,以无尽安乐之道引导众生脱离轮回险道,到达无上安乐之地,具如是调化有情之功德事业,故名“调御大士”。在如是尊胜无比的本师释迦尊前,作者以三门恭敬顶礼,诚恳祈请世尊广转*轮,以功德神力加持六道众生的心相续,使彼等于充满险情怖畏的世俗业惑欲尘妄境中回过头来,趋向于正法安乐之道。欲使自心向法,也欲加持所化者心向正法,诚当如是忆念祈祷佛陀!
乙二、(立誓):
嗟尔宿业有缘双蜂,心若向道当念此理,
此乃佛旨应当思察,此乃法要应当牢记:
嗟,真是难得啊!你们这对宿具善业,与佛法有缘的双蜂,如果内心真的向往解脱之道,就应当时刻意念如下所说的法理,这些都是佛陀所宣说的解脱正法,是八万四千法蕴之精要,修行者应当牢记于自心!
此文中所言的“双蜂”,玉蜂阿宁实际上是指仁增卓玛,华智仁波切的妹妹,金蜂达阳是指扎西格勒仁增卓玛的丈夫,后成为华智仁波切座的弟子。扎西格勒由于经历了妻亡家破的轮回惨剧,内心生起了难忍的厌离世间之心。在依止华智仁波切精勤修习之际,为激励劝勉沉溺于世俗五欲尘境中的人们,恳切祈求上师以他的经历为题材,写下了这部不朽的醒世杰作。故我等所有沉溺于世俗妄境中的众生,若有缘闻此教言者,皆是“宿业有缘之蜂”,诚当谛听,善思维此中法义!
甲二(中善)分十一:一、暇满难得;二、寿命无常;三、轮回皆苦;四、因果不虚;五、依止善知识;六、解脱之胜利;七、皈依三宝;八、发菩提心;九、忏悔罪业;十、积累资粮;十一、上师瑜伽。
乙一、(暇满难得):
呜呼流转六道有情,往昔长此漂流轮回,
今后业感妄境无穷,百千万劫不可胜数,
三宝名号难得耳闻,值遇佛教廖若晨星。
呜呼,可悲可叹啊!流转于天、阿修罗、人、旁生、饿鬼、地狱的六道有情,自无始劫前的往昔,就因无明愚痴的覆蔽而长劫随业惑漂流于轮回苦海之中,不断感受着苦苦、变苦、行苦所摄的无边痛苦之煎熬。期间虽有无量的佛陀出现于世,然自己不具善缘至今尚未得到解脱。而且在无边的将来,以无法测度的有漏业所感,今后的轮回妄景也会无穷无尽。不可计数的百千万劫流转之中,我等凡夫异生为恶业所束缚牵引,将会堕入更深的无明痴暗中,就连三宝的名号也难得耳闻,而具足暇满人身值遇正法的机缘,也就更为稀微了。如《顶宝龙王请问经》中云:“亲睹导师极难得,闻说寂法亦极难,转人获暇满极难。”故应思无边的业惑轮回长河瀑流中,要获得转生为人的善缘,如同撒豆留壁一般极为难得,而今得人身者,理当珍惜善自为之!
今第四佛净饭王子,胜能仁王来临世间,
初中后三转妙*轮,五十百年教期未尽,
汝自有心寻求圣道,有缘获得善士接引,
若不决心寻求圣道,来生不复生此圣城,
三宝名号且难耳闻。
现今,贤劫千佛中的第四位佛陀已出现,他以净饭王的太子身份在印度降生,示现十二相成佛而来临世间。殊胜的能仁王本师释迦佛于成道之初时,在鹿野苑初转了四谛*轮,中间在灵鹫山转了第二转般若*轮,后时在广焰城等不定地转了第三转*轮;而且,现在本师释迦佛的五千年教期未尽(五千年教期具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所述),教法尚住在世间;你等自身业际无倒,对佛法具有信心,能以恭敬心寻求圣道,进入佛门寻求解脱利乐;也具有善缘获得了善知识的摄受接引;如是远离无暇,获得了极为难得的自他诸种圆满修法条件。此时若不下决心寻求解脱圣道出离轮回苦海,而虚耗了暇满人身宝,于后世将因恶业串习更加愚痴,不知取舍而趋入更深的邪道恶趣之中,如是不能再次投生于现在这种具足解脱善缘的处所。而堕入轮回恶趣深渊之中,就连三宝的名号也无由得以耳闻,更况听闻正法呢?如《入行论》中云:“若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宜修善希有,何日复得此?……纵历一亿劫,不闻善趣名。”应如是思维暇满难得之教言,于内心深处生起定解,唯一追求暇满难得实义而精进修持正法。
乙二、(寿命无常):
呜呼迷惑幻景凡夫,有为虚幻妄执为常,
外器世间大种无常,内情世间寿命无常,
中间四季时令无常,佛及佛子大圣大贤,
皆般涅槃无常宜详!世间主宰最大梵王,
此生虽圆满具足了人身善缘,然世间一切皆无常无实不可依止。但可悲愍的是,为相续幻景所迷惑的凡夫,不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实相,反而由恶见迷妄地执诸法为常恒。若详观察外境世间中,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成的一切事物,从细小之物乃至大海,日月须弥山王等,无一不是刹那迁流变灭的无常性。内的有情世间,有生必有死,寿命无有常恒,三界中从来就没有常住不死的众生;于器情世间之中,四季时令等一切也是无常变化不停的,无有恒住之法;即使是超越一切世间的怙主佛陀及菩萨高僧大德等大圣贤尊主,也都显现了涅槃隐没,这一切无常都应当如实知悉(详即知悉了知)。三界之中,世间的主宰大梵天王等世间尊主,虽然福德威光赫然,寿命长达数劫,然而彼等最终也要受到无常死魔的牵引束缚,而其余的三界众生,其生命之脆弱无常,又何必说呢?
何时何地死皆无定,死缘众多生缘寡鲜,
是故若不速求圣道,死魔何时来无定期,
众生必死如牲就屠。
三界有情不但有生必死,而且何时死,何地死皆无定准,谁也无法把握。世间的死缘极众多,遍满诸时处,而生缘甚为稀少,即使获得了少许生缘也会转为死缘,如《宝鬘论》中云:“死缘极众多,活缘唯少许,此等亦死缘。”因此,应思自己当下若不速求圣道,死魔何时降临无有定期,不会待你圆满修积了解脱资粮后,才将你带走。众生囚于三界之中,如同畜牲一样被死主屠夫逐个宰杀而蠢然无动。故有识者当励修无常,于相续中生起定解,以启开解脱之门。
乙三、(轮回皆苦):
呜呼死后不归空无,行行复来轮回受生,
随生何处无容安乐, 十八地狱寒热苦逼,
饿鬼饥渴旁生相食,人命短浅修罗斗争,
诸天放荡临死堕落,到处不安到处火坑,
生生世世苦难连绵,面对轮回当生厌离。
呜呼,众生轮回之苦无处可逃!有情的一期生命终结凄惨地死亡后,并不如外道所言那样一死百了归于空无如同灯灭,而是迁谢流转不停(“行行”即走动不停之意)地而死而复来,在轮回各趣随业受生,而且任随你生于六趣何处,也不容有安乐。首先看地狱道,地狱分八热八寒、近边孤独十八种。八热即复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
《解脱道总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