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你下笔处,我们的脑袋没法在上面运行,你怎么写?若我现在说:各位,今天给大家出一道作业,明天给我交份答案来,大家能完成这个任务吗?为什么呢?题目是什么都没有说,你怎么交答案?对不对。就是不出题目,但你得交个答案。怎么办?那得憋死人的。有的人一分钱没有,今天非得给我一百万,如果没有一百万,我用刀子弄死你。明明你知道别人没有一分钱,但是要别人拿一百万出来,拿不出钱来就要丧失生命。那就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状态?如果真正有一天遇见了这样的浑事,你会怎么料理?参禅就是这样,参禅就要把自个儿逼到这么一个绝路上,你才知道什么叫做回头是岸。所以“且道向意根下摸索得么?”这个不是我们通过思维,通过我们的聪明可以找到答案的。所以“此两句一时道尽了也。”
“雪窦第三句,却通一线道,略露些风规,早是落草。”什么是“第三句”呢?就是“曹溪镜里绝尘埃”。这句透露出来,大家很方便的就想到《六祖坛经》,想到六祖大师的那个偈子,就像开后门一样的,给大家提供一点方便。“第四句,直下更是落草。若向言上生言,句上生句,意上生意,作解作会,不唯带累老僧,亦乃辜负雪窦。”这个“打鼓看来君不见”,怎样去理解这一句话?如何是“言上生言,句上生句,意上生意,作解作会”?
以前就有这样的笑话嘛,我知道佛学院不少同学能背诗,唐人写了一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孟浩然的诗,要说有禅味也可以。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就批评这是剥削阶级的诗。为什么呢?“春眠不觉晓”,贫下中农都在田里大忙春耕春种,你却在睡大觉,像什么话。“处处闻啼鸟”,你不下去干活,你不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你游山玩水,听鸟叫,你这个人资产阶级思想太重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你有没有去想想穷人有没有饭吃,有没有衣穿,受不受寒,受不受冻,你还在这儿看花落知多少,简直该死!这个就是凭意解会。
对一个诗,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以从这方面去理解,也可以从那个方面去理解。有人能通过这一首诗画一幅很好的画,有的人说这首诗是一首禅诗,可以令我们开悟。但是有的人可以从阶级斗争的角度上,说这个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意识的这么一个状态。很多同学们太年轻了,不了解当年“文化大革命”时的那一种残酷。
所以,如果“言上生言,句上生句,意上生意,作解作会,不唯带累老僧,亦乃辜负雪窦。古人句虽如此,意不如此,终不作道理系缚人。”因为祖师的语句,祖师的开示,是解粘去缚的,它是为了把我们身上的锁链、绳索给我们解掉,让我们得解脱,并不会在法上再把大家重新捆绑起来。所以禅宗的法是活的,一定不会把人拴死,它处处让你转身,处处让你向上,而不会拿一个道理来把大家拴住。
“多少人道,静心便是镜——且喜没交涉!”“静心便是镜”,最高的境界就是神秀大师的那句话嘛,“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就是最高境界。你再重复“静心便是镜”那是解会上来的,是拾人牙慧。别人嘴里的,得这么一句半句,当成自己的家当。如同把别人的存折,百万存款,当作自己的存款,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呢!所以圆悟祖师就说“且喜没交涉!”又说:“只管作计较道理,有什么了期?这个是本分说话,山僧不敢不依本分。”本分话就无下嘴处,就无评论处,连圆悟祖师这样的大手笔他都不敢不依本分。
““牛头没,马头回”,雪窦分明说了也,自是人不见。”为什么不见?我们念头来来去去的,我们自己哪看得见?我们的念头把我们支得团团转,我们自己却不知道。一会儿欢喜了,一会儿发脾气了,一会儿烦恼来了,一会儿想东了,一会儿想西了,全是念头在我们肚子里头作怪、闹事。但我们就不知道,还以为我就是这样——成了念头的奴才还不知。所以真正的明眼人一定要降伏念头,“降伏其心”。
“所以雪窦如此郎当,颂道:“打鼓看来君不见。””寺庙里经常是这样,三藏十二部都是“打鼓看来”。你们来看啊,这里是解脱法门;你们来看啊,这里不得了啊,无边的佛法,无量的妙意,可以得大解脱,可以得大自在。尽管天天在说,天天在唱,但是就是没人料理。我们想一想,云门寺这么多年来,年年打禅七,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有感觉的人是有感觉,没感觉的人就没感觉。对没感觉的人来说,就是“打鼓看来君不见”。跟你说这儿有一大堆宝贝,快过来拿呀。“你骗我,这儿哪有宝贝?”所以老佛爷给我们留下亿万家当、无尽宝藏,可是我们就是不去用,而且不相信老佛爷给我们留下了亿万家当、无尽宝藏,大家都拒绝这个事儿 ,你骗我,有什么?没有。所以我们看到这里边儿“打鼓看来君不见”,的确是令人心酸。
“痴人!还见么?更向尔道:“百花春至为谁开?”可谓豁天户牖,与尔一时八字打开了也。” 这里又透露了一道风光,大家都知道灵云志勤因桃花而悟道的诗:“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信不疑”。我们云门寺山清水秀,有四时花果,但是我们能够“见道”吗?“及乎春来,幽谷野涧,乃至无人处,百花竞发,尔且道更为谁开?”天天都有诸佛说法,我们听得见吗?想当年,洞山祖师听到南阳慧忠国师的公案——“无情说法公案”:
有人问忠国师,“无情能不能够说法?”国师说:“无情能说法。”“真的能说法吗?我怎么听不见?”国师说:“你听不见是你的事,不妨碍无情在说无上大法嘛。”我们看见这个山山水水,包括我们早晚相见,上殿过堂,摆闲龙门阵,做无聊事,都是在说无上大法。如果我们把心放在这个事情上,哪怕是一件无聊的事儿,都可以激发我们的悟境,使我们能明心见性,当下开悟。但是如果你心不在这个地方,你怎么开悟呢?所以说春夏秋冬都在讲说无上大法。会得一笑了之,方能心闲无事,日日是好日啊。下面这则公案正是云门祖师的“日日是好日”。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十一 第五则 雪峰粟粒之下》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