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源曰:“为什么不道
”霜云:“不道不道”。”源于言下有省。源一日将锹子于法堂上,从西过东,从东过西。霜云:“作什么
”源云:“觅先师灵骨。”霜云:“洪波皓渺,白浪滔天,觅什么先师灵骨
”雪窦著语云“苍天!苍天!”太原浮云:“先师灵骨犹在。”
(原文中还有克勤不少夹批,今省去)。
(克勤云)道吾与渐源至一家吊慰,源拍棺木云“生邪
死邪
”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若向句下便入得,言不便知归,只这便是透脱生死的关键。其或未然,往往当头磋过。看他古人行住坐卧,不妨以此事为念。才至人家吊慰,渐源便拍棺问道吾云:“生邪
死邪
”道吾不移易一丝毫,对他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渐源当面蹉过,逐他语句走,更云:“为什么不道
”吾云:“不道不道。”
道吾可谓赤心片片,将错就错。渐源犹自不惺惺,回至中络又云:“和尚快与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这汉识什么好恶!所谓好心不得好报。道吾老婆心切,更向他道:“打即任打,道即不道。”源便打。虽然如此,却是他赢得一筹。道吾怎么丸滴滴地为他,渐源得怎么不瞥地。道吾既被他打,遂向渐源云:“汝且去,恐院中知事探得,与尔作祸。”密遣渐源出去。道吾杀伤慈。源后至一小院,闻行者诵《观音经》云:“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说法。忽然大悟,云:“我当时错怪先师。”争知此事不在言句上。古人道:“莫量大人,被语脉里转却。”有的情解道:“道吾云,不道不道,便是道了也。唤作打背斤头,教人摸索不著。”若恁么会,怎么生得平稳去
若脚踏实地,不隔一丝毫。不见七贤女游尸陀林“遂指尸问曰;“尸在这里,人在什么处
”大姊云:“作么作么!一众齐证无生法忍。且道有几个
千个万个,只是一个。渐源后到石霜,举前话,石霜依前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源云:“为什么不道
”霜云:“不道不道。”他便悟去,一日将揪子于法堂上,从东过西,从西过东,意欲呈已见解。霜果问云:“作什么
”源云:“”觅先师灵骨。”霜便截断他脚跟云:“我这里洪波皓渺,白浪滔天,觅什么先师灵骨!”先既是觅先师灵骨,石霜为什么却恁么道
到这里若于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处言下荐得,方知自始至终,全机受用。若尔作道理,拟议寻思,直是难见。渐源云:“正好著力。”看他悟后道得自然奇特,道吾一片顶骨如金色,击时作铜声。雪窦著语去;“苍天!苍天!其意落在两边。太原早云:“先师灵骨犹在”;自然道得稳当。这一落索,一时拈向一边,且作什么生是省要处
作么生是著力处
不见道:“一处透,千处万处一时透。若向不道不道处透得去,便乃坐断天下人舌头;若透不得,也须是自参自悟,不可容易过日,可惜许时光。雪窦颂云:
兔马有角,牛羊无角,绝毫绝嫠,如山如岳。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何处著
无处著,只履西归曾失却。
雪窦偏会下注脚,他是云门下儿孙,几一句中,具三句的钳链,向难道处道破,向拨不开处拨开,去他紧要处颂出。直举兔马有角,牛羊无角。丑道兔马有什么角
牛羊为什么却无角
若透得前话,始知雪窦有为人处。有者错会道:“不道便是道,无句是有句,兔马无角;却道有角;牛羊有角,却道无角。”丑得没交涉!殊不知古人千变万化,现如此神通,只为打破尔这精灵鬼窟。若透得去,不消一个了字。“兔马有角,牛羊无角,绝毫绝嫠,如山如岳”,这四句如摩尼珠一颗相似。雪窦浑身论地,吐在尔面前也。末后皆是据款结案。“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何处著”,此颂石霜与太原浮语,为什么“无处著,只履西归曾失却。”
灵龟曳尾,此是雪窦转身为人处。古人道,他参话句不参死句。既是失去,他一火为什么却竟头争:
垂示云:诸佛不曾出世,亦无一法与人。祖师不曾西来,未尝以心传授,自是时人不了,“向外驰求。殊不知自己脚下一大段因缘,千圣亦摸索不着。只如今见不见,闻不闻,说不说,知不知,从什么处得来
若未能洞达,且向葛藤里会取。试举看。
一则死人公案,雪窦说了,克勤又说,并且翻来复去的说,宋人参禅,到这里也是够罗嗦的了。什么“不立文字”,“不得向语言中会取”,怎么一则公案,就费了千七八百字,克勤禅师如此,原不得已,宋代学禅的已经走入这个“精灵鬼窟”,毫无办法,所以只好以楔出楔。“生邪死邪”公案,前面章节中好在有所交待,不然在这里就更罗嗦了,“兔角牛角”公案,也好在前面也有介绍,这里就避免了许多麻烦。总之,不论雪窦克勤,两位大师说了许多,却没有说一丝道理任人领会。只是说了一个道吾禅师不为其学生说破的因由,同时讥讽了那些以为“不说就是说”等似是而非的“相似禅”。一个人若能达到“见不见”——能见他人之所不见之处;“闻不闻”——察觉他人所之不觉之处;“说不说”——能说出他人不能说出之处;“知不知”——知晓他人所不知晓之处,——这样的境界,自然就与众不同了。但这个功夫从哪儿来的呢!“自己脚跟下一段大事因缘”如何明白呢
只有自己问自己,自己去参究了。
《棒喝截流 八、诗文禅风——文字禅欣赏》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