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三)▪P3

  ..续本文上一页量,就会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1026.修行念佛是很重要的,但是「放下」更是第一首要的功夫。

  1027.人类于诞生的时候哭泣,活著的时候抱怨,死亡的时候绝望。

  1028.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扭曲的事相转正,随时观照内心,使我们的心每天都有进步。

  1029.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的修行,如果它的心灵并未远离贪欲与执著的话,就像想要在湿润的木头上起火一般,绝对无法达成目的。

  1030.这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看法完全相同的人,众生皆执著在自我的见解上。

  1031.每个人的八识田中皆有一亩地,下善种,下恶种皆是自己的念头。

  1032.我们要于责任与义务当中发现喜悦的解脱,不要逃避境界。

  1033.佛是最平凡的,平凡到众生无法做到,因佛如虚空般无高无低、无上无下绝对平等。

  1034.持戒真正的目的是让你解脱,而不是要你在外相上打转。

  1035.道若没有运用在你的生命上,道只是一种文字。

  1036.持戒、诵经皆要与本性相应,因为所有的经典都是为了开采你清净的本性。

  1037.闭关是要你认识自己的本性,还有关闭你的一切恶业,并不只是要把身体关起来而已。

  1038.若不了解佛法的真理,只求外在的感应,那就容易退失菩提心。

  1039.所谓的神通就是把内心的烦恼弄通。

  1040.修行要盖棺才定论。

  1041.若求大涅槃,是名生死业。

  1042.能于无念中起大妙有是名真精进。

  1043.信,必须智信,不可捕风捉影。

  1044.深思熟虑,培养自己定静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事。

  1045.若一直追逐境界,则会引导自己走向迷惑与混乱,然而,若你清楚的去观照世间,真实的智慧就会显现出来。

  1046.菩萨并无脱离社会独善其身而菩萨是要兼善天下。

  1047.完成自我觉悟固然重要,完成全体众生的觉醒更是重要。

  1048.佛魔体同,最大的心魔就是不平等。

  1050.君子以良心为镜,学佛之人以因果为镜,圣人以本性为镜。

  1051.文明即是无明的面纱,由无明所发明出来的产物也是无明。

  1052.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1053.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作不成。

  1054.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

  1055.修行佛道是一条很漫长的路,在修行上将会经过无数次情绪的挣扎及起落,一个人的进步也可能会直线上升也可能直线下降,如何稳住自己的心是修行的大前提。

  1056.佛法是圆融的法门,并不是死执于某一方面的东西。

  1057.拜山的目的是要越过你自己心中我慢之山。

  1058.佛说:「修行须你们自己去行,因为如来只能教你们该走的路。」佛陀是发现以及指点我们解脱之道的人,这道还是须要我们自己去践履的。

  1059.对于寻求真理的人来说,某一思想的来源是无足轻重的,要紧的是了知与如何澈见真理。

  1060.意识不到自己的过失,等于让过失逐渐扩大。

  1061.往生极乐是现在的工作,而不是临命终的工作。

  1062.无所住无所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依此修行。

  1063.当言语已经没有作用时,真挚的沉默似乎更有说服力。

  1064.想要用思想和聪明来了解佛法而不去实证实修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佛法的真义。

  1065.若用烦恼心期待开悟则永远不悟,放下即是。

  1066.昨天是张兑过现的支票,明天是个不可预知的未来,而现在呢?现在只是不实在的一种观念。

  1067.用讨厌或排斥境界的方法修行,那是不究竟的,你必须要超越境界。

  1068.佛教是最积极解脱的生命观,虽对未来抱有希望,但所有的希望当下也会归到空性。

  1069.当你用手指指向别人的错误时,有三只手指是朝向你自己。

  1070.修行勿弄巧妙,巧妙抵不住无常。

  1071.人类的大部分烦恼,多由「假如」二字产生。

  1072.布施及积善才是你银行帐户里最佳的保障。

  1073.赌博就是甚么时候停,什么时候赢。

  1073.发现真理而不受持之人,如同一只蝙蝠,虽然它的眼睛能分辨太阳,但却不喜欢在阳光中。

  1074.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

  1075.涅槃之有,皆非相对的有无之「有」,常与无常之「常」,而是一绝对的超概念的真常之「常」,妙有之「有」。此一真常妙有的深义,即「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1076.解大涅槃甚深义者,则知诸佛终不毕竟入于涅槃。

  1077.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1078.涅槃是人生最后的归趣,绝对最高的理想,且又是解脱安稳的境界,常住不变的实在,更是释尊所大彻大悟之究竟真理,为全体佛教的中心思想。

  1079.解脱妙味不独饮,安乐妙果不独证。

  1080.大彻大悟的圣者,在他们的眼里,生和死是同样的意义。

  1081一个缺乏智慧的宗教,或智慧性质不很高的宗教,是不能升华其信仰者的文化水准的。

  1082.如果有人认为学佛是一件辛苦的事,这样是不对的,因为六道轮回比学佛更辛苦。一个人无论寿命多长,都应该不厌倦的学佛,要以学佛为乐才对。

  1083.不得站在路上。不行,终无到家日子。不得牢执不放。不舍,终无成就菩提。

  1084.做工夫,最要紧是个切字。当知切之一字,不愁不到古人田地。

  1085.自心即佛名正信,心外取法名邪信。

  1086.执成病,著成魔,生心动念即乖法体。

  1087.佛法多门,修心第一,佛称大觉,觉即是心,故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

  1088.一念净心是道场,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1089.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晶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天。

  1090.禅不是离开生活,而是醒着生活。

  1091.师父的伟大之处,在于赞叹之中已指出弟子的错误。

  1092.固执的人用不著对他多费口舌,失败的教训会叫他回过头来找你。

  1093.心为法界之家,亦为涅槃之宅。

  1094.于一切处无处,即是法处即是道处。菩萨观一切处即是法处。

  1095.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096.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1097.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定讲「空」,有空的思想才有办法解脱,包括我们为人,包括日常的生活。

  1098.因为有空所以一切众生才能够成佛,没有空的思想,执著的修行永远没有办法成佛。

  1099.什么叫精进?无善不做,莫以小善而不为,一点一滴,包括穿针都要帮人,精进就是这样,精进自己的道业,精进利益众生都叫做精进,无善不修名叫做精进,再小的善他都做。

  1100.菩萨的根叫做菩提心,什么是菩萨的根?就是菩提心。

  1101.有人侮辱你、伤害你;记得,他是拿功德来给你赚啊!你要是接受、忍耐,你就赚到这个功德了。跟你过意不去的是来成就你的啊!

  1102.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身上,保证你活的痛不欲生。

  1103.试图改变对方的,是大愚痴的人。

  1104.尊重别人的看法,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世界。

  1105.一草一木都有他生存的空间,人应当互相尊重。

  1106.没有力量的正义是空虚的。

  1107.修净土法门,如果你能够悟到清净自性,就是实相念佛;去,就是法身,是大菩萨—你的果报就是大菩萨;去,就是常寂光净土。

  1108.在娑婆世间大彻大悟的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去,就是)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

  1110.肯牺牲的人有福报,大无我的人大福报,就这样子。彻底的无相就是佛,福报最大。

  1111.佛法就是从自性流露出来运用于任何一个时间跟空间的交汇点,不受束缚、不受烦恼、没有压迫、能够透视整个人生,而能够超越跟解脱,这就是佛法,这就是佛法真正的精神。

  1112.学佛最重要的就是「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所以一切佛教宗教都是一些仪式,方便度众生而已,最重要的就是从自性下手,自性无贪、无嗔、无痴。

  1113.佛教不是只有讲临命终的事而已,也是讲你此刻当下要如何去解脱现在的苦恼。

  1114.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是当下你就能得到解脱,你会了解因缘果报,你会承认一切的因果,你不会去怨恨别人。

  1115.「明心见性」就是运用在这现实的社会当中才会有意义。

  1116.法律是事后的追述,因果是事先的防范。

  1117.虚空法界尽是佛,其中多了一个小人,就是「我」。你只要加一个「我」的观念,所有的痛苦不幸通通衍生出来。

  1118.没有听到正法的人,生命是一场闹剧,从出生一直闹到死亡,争吵不休。不了解我们的清净自性的大寂灭,圆满的大般若智慧是什么,过着煎熬、痛苦、自我折磨,到最后精神崩溃、忧郁症、神经病,比比皆是。

  1119.记得!往生极乐世界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的事情。先搞清楚这个观念,才能够学佛,不是一天到晚诵经、拜佛、念佛,就可以解决人世间所有的事情,人世间所发生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我们要拥有大般若的智慧,要处理现在的事情,才能够在临命终往生自在。所以说,往生是现在的事情,现在的执着、分别、颠倒见,你就一定要把它处理好,靠着临命终别人助念,叫作赌博。

  1120.记住喔!修行它有个诀窍,叫做:不要被相粘住。这一句话就是修行的关键。

  1121.万法回归自性,叫作正法,离开自性叫作外道。

  1122.非做不可的事,聪明人一开始就做,傻瓜却要等到最后才做。

  1123.我们的…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