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量,就會扭曲了事實的真相。
1026.修行念佛是很重要的,但是「放下」更是第一首要的功夫。
1027.人類于誕生的時候哭泣,活著的時候抱怨,死亡的時候絕望。
1028.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將扭曲的事相轉正,隨時觀照內心,使我們的心每天都有進步。
1029.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的修行,如果它的心靈並未遠離貪欲與執著的話,就像想要在濕潤的木頭上起火一般,絕對無法達成目的。
1030.這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看法完全相同的人,衆生皆執著在自我的見解上。
1031.每個人的八識田中皆有一畝地,下善種,下惡種皆是自己的念頭。
1032.我們要于責任與義務當中發現喜悅的解脫,不要逃避境界。
1033.佛是最平凡的,平凡到衆生無法做到,因佛如虛空般無高無低、無上無下絕對平等。
1034.持戒真正的目的是讓你解脫,而不是要你在外相上打轉。
1035.道若沒有運用在你的生命上,道只是一種文字。
1036.持戒、誦經皆要與本性相應,因爲所有的經典都是爲了開采你清淨的本性。
1037.閉關是要你認識自己的本性,還有關閉你的一切惡業,並不只是要把身體關起來而已。
1038.若不了解佛法的真理,只求外在的感應,那就容易退失菩提心。
1039.所謂的神通就是把內心的煩惱弄通。
1040.修行要蓋棺才定論。
1041.若求大涅槃,是名生死業。
1042.能于無念中起大妙有是名真精進。
1043.信,必須智信,不可捕風捉影。
1044.深思熟慮,培養自己定靜的性格,才能擔當大事。
1045.若一直追逐境界,則會引導自己走向迷惑與混亂,然而,若你清楚的去觀照世間,真實的智慧就會顯現出來。
1046.菩薩並無脫離社會獨善其身而菩薩是要兼善天下。
1047.完成自我覺悟固然重要,完成全體衆生的覺醒更是重要。
1048.佛魔體同,最大的心魔就是不平等。
1050.君子以良心爲鏡,學佛之人以因果爲鏡,聖人以本性爲鏡。
1051.文明即是無明的面紗,由無明所發明出來的産物也是無明。
1052.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1053.道雖近,不行不至;事雖小,不作不成。
1054.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裏坐。
1055.修行佛道是一條很漫長的路,在修行上將會經過無數次情緒的掙紮及起落,一個人的進步也可能會直線上升也可能直線下降,如何穩住自己的心是修行的大前提。
1056.佛法是圓融的法門,並不是死執于某一方面的東西。
1057.拜山的目的是要越過你自己心中我慢之山。
1058.佛說:「修行須你們自己去行,因爲如來只能教你們該走的路。」佛陀是發現以及指點我們解脫之道的人,這道還是須要我們自己去踐履的。
1059.對于尋求真理的人來說,某一思想的來源是無足輕重的,要緊的是了知與如何澈見真理。
1060.意識不到自己的過失,等于讓過失逐漸擴大。
1061.往生極樂是現在的工作,而不是臨命終的工作。
1062.無所住無所求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依此修行。
1063.當言語已經沒有作用時,真摯的沈默似乎更有說服力。
1064.想要用思想和聰明來了解佛法而不去實證實修的人是永遠無法體會佛法的真義。
1065.若用煩惱心期待開悟則永遠不悟,放下即是。
1066.昨天是張兌過現的支票,明天是個不可預知的未來,而現在呢?現在只是不實在的一種觀念。
1067.用討厭或排斥境界的方法修行,那是不究竟的,你必須要超越境界。
1068.佛教是最積極解脫的生命觀,雖對未來抱有希望,但所有的希望當下也會歸到空性。
1069.當你用手指指向別人的錯誤時,有叁只手指是朝向你自己。
1070.修行勿弄巧妙,巧妙抵不住無常。
1071.人類的大部分煩惱,多由「假如」二字産生。
1072.布施及積善才是你銀行帳戶裏最佳的保障。
1073.賭博就是甚麼時候停,什麼時候贏。
1073.發現真理而不受持之人,如同一只蝙蝠,雖然它的眼睛能分辨太陽,但卻不喜歡在陽光中。
1074.懶惰等于將一個人活埋。
1075.涅槃之有,皆非相對的有無之「有」,常與無常之「常」,而是一絕對的超概念的真常之「常」,妙有之「有」。此一真常妙有的深義,即「本有今無,本無今有,叁世有法,無有是處」。
1076.解大涅槃甚深義者,則知諸佛終不畢竟入于涅槃。
1077.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1078.涅槃是人生最後的歸趣,絕對最高的理想,且又是解脫安穩的境界,常住不變的實在,更是釋尊所大徹大悟之究竟真理,爲全體佛教的中心思想。
1079.解脫妙味不獨飲,安樂妙果不獨證。
1080.大徹大悟的聖者,在他們的眼裏,生和死是同樣的意義。
1081一個缺乏智慧的宗教,或智慧性質不很高的宗教,是不能升華其信仰者的文化水准的。
1082.如果有人認爲學佛是一件辛苦的事,這樣是不對的,因爲六道輪回比學佛更辛苦。一個人無論壽命多長,都應該不厭倦的學佛,要以學佛爲樂才對。
1083.不得站在路上。不行,終無到家日子。不得牢執不放。不舍,終無成就菩提。
1084.做工夫,最要緊是個切字。當知切之一字,不愁不到古人田地。
1085.自心即佛名正信,心外取法名邪信。
1086.執成病,著成魔,生心動念即乖法體。
1087.佛法多門,修心第一,佛稱大覺,覺即是心,故知離此心外,無佛可成。
1088.一念淨心是道場,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碎爲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1089.無去無來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一顆水晶絕瑕翳,光明透出滿人天。
1090.禅不是離開生活,而是醒著生活。
1091.師父的偉大之處,在于贊歎之中已指出弟子的錯誤。
1092.固執的人用不著對他多費口舌,失敗的教訓會叫他回過頭來找你。
1093.心爲法界之家,亦爲涅槃之宅。
1094.于一切處無處,即是法處即是道處。菩薩觀一切處即是法處。
1095.若不究心,坐禅徒增業苦;如能護念,罵佛猶益真修。
1096.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1097.十方叁世一切佛一定講「空」,有空的思想才有辦法解脫,包括我們爲人,包括日常的生活。
1098.因爲有空所以一切衆生才能夠成佛,沒有空的思想,執著的修行永遠沒有辦法成佛。
1099.什麼叫精進?無善不做,莫以小善而不爲,一點一滴,包括穿針都要幫人,精進就是這樣,精進自己的道業,精進利益衆生都叫做精進,無善不修名叫做精進,再小的善他都做。
1100.菩薩的根叫做菩提心,什麼是菩薩的根?就是菩提心。
1101.有人侮辱你、傷害你;記得,他是拿功德來給你賺啊!你要是接受、忍耐,你就賺到這個功德了。跟你過意不去的是來成就你的啊!
1102.把你的觀念強加在別人身上,保證你活的痛不欲生。
1103.試圖改變對方的,是大愚癡的人。
1104.尊重別人的看法,可以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世界。
1105.一草一木都有他生存的空間,人應當互相尊重。
1106.沒有力量的正義是空虛的。
1107.修淨土法門,如果你能夠悟到清淨自性,就是實相念佛;去,就是法身,是大菩薩—你的果報就是大菩薩;去,就是常寂光淨土。
1108.在娑婆世間大徹大悟的人,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去,就是)清淨法身,常寂光淨土。
1110.肯犧牲的人有福報,大無我的人大福報,就這樣子。徹底的無相就是佛,福報最大。
1111.佛法就是從自性流露出來運用于任何一個時間跟空間的交彙點,不受束縛、不受煩惱、沒有壓迫、能夠透視整個人生,而能夠超越跟解脫,這就是佛法,這就是佛法真正的精神。
1112.學佛最重要的就是「明心見性,了脫生死」,所以一切佛教宗教都是一些儀式,方便度衆生而已,最重要的就是從自性下手,自性無貪、無嗔、無癡。
1113.佛教不是只有講臨命終的事而已,也是講你此刻當下要如何去解脫現在的苦惱。
1114.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是當下你就能得到解脫,你會了解因緣果報,你會承認一切的因果,你不會去怨恨別人。
1115.「明心見性」就是運用在這現實的社會當中才會有意義。
1116.法律是事後的追述,因果是事先的防範。
1117.虛空法界盡是佛,其中多了一個小人,就是「我」。你只要加一個「我」的觀念,所有的痛苦不幸通通衍生出來。
1118.沒有聽到正法的人,生命是一場鬧劇,從出生一直鬧到死亡,爭吵不休。不了解我們的清淨自性的大寂滅,圓滿的大般若智慧是什麼,過著煎熬、痛苦、自我折磨,到最後精神崩潰、憂郁症、神經病,比比皆是。
1119.記得!往生極樂世界是現在的事情,不是臨命終的事情。先搞清楚這個觀念,才能夠學佛,不是一天到晚誦經、拜佛、念佛,就可以解決人世間所有的事情,人世間所發生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我們要擁有大般若的智慧,要處理現在的事情,才能夠在臨命終往生自在。所以說,往生是現在的事情,現在的執著、分別、顛倒見,你就一定要把它處理好,靠著臨命終別人助念,叫作賭博。
1120.記住喔!修行它有個訣竅,叫做:不要被相粘住。這一句話就是修行的關鍵。
1121.萬法回歸自性,叫作正法,離開自性叫作外道。
1122.非做不可的事,聰明人一開始就做,傻瓜卻要等到最後才做。
1123.我們的…
《慧律法師語錄精華全集(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