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此乃真言宗根本教义,此三句义谛等同真言宗之戒——“菩提心戒”(亦即佛戒),自性四身五智之成就均在此三句义中。持松大师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咒以“三句义”阐释,实即揭秘“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也是揭秘“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其中具声闻、缘觉、菩萨直至金刚乘即身成佛之意。大师诠译咒义内容,以完善整部《心经》之奥蕴,其正文大段等内容均亦显密诠释,实发挥阐秘以往所未及者也。
1940年,民国29年,庚辰,47岁大师历年来所撰著述达数十类,百余万言,且各类仪轨还未计在内。皈依弟子李圆净居士见如此旷世之作,竟未能荟聚成帙,赞叹之余,恐遭涣散,乃约蒋维乔、黄幼希同其它皈依弟子助施并整理,遂分显、密二编,大师等又详加校对后,集名为《师奘全集》。
3月16日出版的《佛学半月刊》第201期载有《爱俪园刊印师奘全集》一文,文曰:“密林持松师奘法师,显密双修,著作等身,其文字流利,为近代僧界之冠。以故出版疏文,纸贵洛阳,不易请得。李圆净居士,因法师平生著述,如《摄大乘论》及密教诸编,皆前人未有著作,即《因明》、《观所缘缘》等,虽前人已有注解,然不出于唐人之深奥难解,即出于明清之错讹太甚,关于佛法前途,甚有影响。故早有整理重印《全集》之愿。各方呼号,为时已久。今得爱俪园主人,慨发大心,独力担任印费,已请法师亲自主持,召集学弟子于淡水路关帝庙内,赶紧整理,分任校勘工作,并由爱俪园主人,委托佛学书局印刷发行矣。”
爱俪园主罗迦陵居士甚敬重大师,在支持刊印《师奘全集》的同时,又邀大师等系统编选显密典籍,集名为“师奘选述”,委托上海佛学书局刊行。总体看,《师奘选述》主要分是显密法汇、密部法汇、律部法汇等,内容十分丰富,可归纳为几类:一是大师自己著述,即《师奘全集》的全部内容。二是大师从日本带回的中土高僧大德的著述,如《梵语千字文》、《梵语杂名》、《梵汉异译心经》、《悉昙字记》、《梵汉阿弥陀经》等,这部分典籍基本上是日人从中国带到日本保存下来的。三是大师从日本带回的日本高僧大德的显密著述,如《金刚顶大教王经疏》、《苏悉地羯略经疏》、《秘密仪轨》、《觉禅钞》、《诸尊真言句义》、《瑜伽四十手深要决义》、《阿娑缚钞》、《大日经疏妙印钞会本》、《四度行法记》、《一尊供养法记》。四是弘一律师辑著的律宗典籍,如《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集解》、《六物图集解》等16种。五是中土的著述或译本,有古代译著如《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瑜伽师地论》(玄奘译)、《百法明门论义记》(唐昙旷撰),也有近人的著述如《瑜伽师地论叙》(欧阳竟无著)、《八识规矩颂附贯珠解法相表》(范古农解)。
大师编辑《密教图印集》及《三陀罗尼释》作为 “师奘选述”和《师奘全集》内容之一由上海佛学书局以单行本印行。《密教图印集》分上下卷,上卷录《十八道念诵私记》、《金刚界念诵私记》、《胎藏界念诵次第》;下卷录诸经诸尊,详备尊型、手印。《三陀罗尼释》是对佛顶尊胜陀罗尼、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及无量寿如来根本大咒的阐释,三陀罗尼无论显密,均甚重要。
所撰《大乘佛教之精神》、《论火葬》载于《佛学半月刊》,署名“入入金刚”。《论火葬》此前曾载于《申报》、《时事新报》,为战后沪郊收拾残骸而作。
6月1日,《影印梵语千字文序》载于《佛学半月刊》第206期。大师“三次东渡,二上高野”,在取回唐密的同时,还带回了许多原中土密教的典籍如《梵语杂名》、《梵语千字文》、《梵文心经异译本》及日本密教高僧的著作如《金刚顶大教王经疏》、《苏悉地羯罗经略疏》等。罗迦陵、姬觉弥二居士在捐资印行《师奘全集》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遂表示愿再发心将《梵语千字文》与《梵语杂名》等同时影印流通。为此,大师作《影印梵语千字文序》予以说明。
7月,大师编制的《真言宗朝暮行法》出版。其内容分为《早课》(又名《后夜行法》)、《晚课》(又名《初夜行法》),末附《施饿鬼法》、《食时作法》及《朔望礼祖》等,采用梵汉对照,由马梓承用楷体书写,字体优秀,行款疏朗,照相影印版。内双层裱连史纸、外绸布面底,装帧精美。
8月,大师所撰《摄大乘论义记》单行本出版,共分三册。
是时,蒋维乔、李圆净诸居士同应慈老和尚一起已共同发起组织华严疏钞编印会,推举应慈为理事长,朱超愿(子桥)、叶恭绰(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蒋维乔为副理事长,月晴、僧昙、关炯之、李耆卿、范古农、黄幼希、李圆净、费慧茂、孟望渠、钱重知、徐春荣等为常务理事,并请大师参预其事。在弘扬华严宗教义的热烈气氛中,哈同夫人罗迦陵居士得知大师撰有《华严宗教义始末记》一书,特请姬觉弥居士资助印行。是年初夏,应慈老和尚为是书作序,序文载于《佛学半月刊》;《同愿月刊》、《佛学半月刊》等多次载文推荐此书。应慈老和尚在序文中云:“门人持松,近虽归向真言,然以华严为先入之学,间以吾兄弟期望之殷,亦思有以扶宗本、酬祖德,爰取诸祖撰述,序其先后,撮其精要,考诞应之事迹,辨立言之异同;集五教之名实,详大小之断证。后附以五教观行修持法一章,俾明各宗躬行实践准绳……见其陈意取辞,在论次诸祖各自立说之善巧,使知某意原出某祖,起初祖杜顺,迄五祖圭峰,而述明五教发展之程序,后之学者可因之而进窥一家之宗范,不致得枝而忘干,守隅而昧方。”
湖北同乡韩惠安居士为大师灌顶弟子,久知大师之德才和清廉,且一直居无定所,乃腾出沪上法租界内坐落于成都路江阴路口的一洋房,请大师入住。大师允韩居士之请,亲笔题写“瑜珈精舍”于门额,并与弟子们欢天喜地请进了曼荼罗和佛像。此后,于此设坛、说法、灌顶,盛于一时。众弟子都为大师有了密教道场而兴奋不已。此洋房为英式建筑,韩居士于1937年花六十万银元购得。
大师建瑜伽精舍广弘密教的消息一经传出,令佛教界十分振奋。上海佛学书局为特不惜重金,赶为五彩加金金刚胎藏两界曼陀罗制版,用十二色彩套印,尽精工之能事。此曼陀罗高三十寸,阔二十寸,每种定价四圆,特价定价三圆。为此,10月出版的《佛学半月刊》专门刊登启事予以介绍。
10月16日,大师与圆瑛法师、兴慈法师、大悲法师及黄庆澜、闻兰亭等人为庆贺弘一法师六十寿诞,发起募印弘一老法师所书经典,并于《佛学半月刊》上联名刊登《募印弘一法师所书经典以庆弘公寿诞缘起》。
上海沦陷期间,民众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时电影艺术界根据民间故事传说,编导拍摄影片《观世音》。女明星貂斑华(吴佩珍)为演好片中的公主与观世音菩萨慈悲救苦的形象,专程拜见大师问学,并往玉佛寺体验生活。
11月1日,《缘起》载于《觉有情》半月刊第27期,此文系大师住持宝通寺期间应武昌中华大学校长陈叔澄之邀到校所作的演讲记录稿。因此文阐述观点通透,故编者予以重刊。
11月16日,“持松阿阇梨口授”的《弥陀十念法》载于《觉有情》半月刊第28期。
12月2日(阴历十一月初四),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入灭。袁希濂居士于《追念印光大师》一文中云:
“是年腊月二十日起,余从余之根本上师持松阿阇黎,学习密宗十八道加行暨十八道正行,以及施食、灵供等法。至翌年二月初八日圆满,复至师(印光)处。师已知之,谓:“密宗易得神通,易着魔障,汝其慎之。如能舍弃密宗,专持净土,则尤妙也。”云云。嗣后每见一次,必问:“汝仍修密法乎?慎之慎之。”一日余往顶礼,师笑云:“汝居然未曾上魔。现有钮元伯夫人,为冤鬼所缠。渠家住法租界华龙路六号,汝盍往为其施食,多诵咒文,以解其冤结”等语。迨师至苏州闭关后,余时往顶礼。师必殷殷慰问,并云:“闻汝虽为律师,尚能劝人息讼,甚好甚好。以汝不贪不瞋,故学密而不上魔也”云云。今师已圆寂,余如失慈母。敬于今日之初夜起,修阿弥陀佛法七日,以供养之。”
1941年,民国30年,辛巳,48岁
1月1日,《佛学半月刊》载文介绍大师所著的《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阐秘》,曰:“此经共有四译,此为不空三藏所译之本。仁王指当时十六大国之国王也。佛对诸王各护其国使之安稳,故为说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之经文也。谓受持请说此经,则七难不起,灾害不生,万民丰乐,故古来以之为护国三部经之一,公私皆为禳灾祈福读诵之,自来注疏最多。依真言宗讲者甚少。师奘法师,显密双修,依照真宗解法,用浅略、深秘二种意义,解其秘要,开此土讲师未阐之法要,而将十方诸佛修行正路,使吾辈同愿,不致枉费功力,因名之曰阐秘。爱俪园主人,深钦其著,欲其有传,故一一印出,委托本局留版流通。凡欲读法师文者,当可一一相见矣。”
1月13日,朱庆澜将军因病卒于西安,享年六十八岁。大师骤闻飞来噩耗,悲痛万分,撰《哭朱子桥将军辞并序》载于《觉有情》半月刊以表深切怀念之情。序文曰:
“朱子桥将军,幼习坟典,长绾戎符,独标儒将之风,俨然夷吾之概。从政则勤恤正直,率属以廉;统军则运筹精敏,为民保障。中年以来,乃复皈依觉皇,效行佛事,其救世悲心之切,护法誓愿之殷,皆自天性流露,无毫发勉强。故能公尔忘私,国尔忘家,嘉言必拜,从谏如流。本己饥己溺之怀,行老吾幼吾之惠,一闻灾起,虽千万里外,不俟束装裹粮而行。所过之处,士民莫不额手相告曰:“朱菩萨来矣!”及其去也,则又人颂《甘棠》,处怀去思,攀恋不忍遽释也。自奉菲薄,布衣蔬食,虽度亿万饿殍于人鬼…
《持松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