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持松大师年谱▪P33

  ..续本文上一页伸出,东方为五股杵、南方为宝珠、西方为三股杵,北方为独股杵,中间为宝塔,放光十方。塔上有日月双轮,以后满空均为宝塔,每塔上均有日月双轮。此为穆韶上师加持之依报庄严,法身塔已备好。

  春节期间,众弟子等前往拜年贺岁,大师将定境告知超晔,并付嘱曰:

  “发心、修行、菩提、涅槃、方便、满月赞,念念不离。”又告诫曰:“真言行者行瑜伽时、密念诵时、寂静时、无散乱行时,于金刚上师坛上正谛观时,仗如来誓愿,潜护加持;加持者:如来加,行者持,如涵盖相契,所藉自力、佛力、法界力,藉三和合力,加持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诸事成就,直至成就佛道也!”

  时超晔记诵在心,问曰:“师父嘱咐弟子,弟子明白其理,然堪能弟子是谁呀?”

  大师答:“你啊!”

  超晔不语,思及以往,大师曾对其言:“快马加鞭,快马要加鞭才跑得快,你不需要加鞭,刚一扬鞭,稍见到鞭的影子就跑得飞快了,所以教你不费力。”

  其实,阿阇黎对超晔作为传承弟子早已作了认可。于1968年,大师曾依唐一行祖师所著《一掌经》为弟子超晔作《生辰组诗》三首,其中已暗示付法之意。诗曰:

  其一

  年月生来二重仙,潇洒风骨自不凡;

  灵根秀质多文采,淡泊宁静享遐年。

  其二

  日在修罗意志坚,勤研众艺一往前;

  非常事业非常任,敢有勇心不卸肩。

  其三

  时逢人道了前缘,不为家计膺胸间;

  苍生视作亲儿女,救死扶伤秉大权。

  时超晔阅得此诗,自是欢喜,更为精进,然尚不明暗藏传承之意。超晔自来不为世俗之事烦心,视精神重于物质。超晔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深明纵是良医,也只是医病不医命,缘此曾发愿,要作大医王(佛),根治生死轮回之本。由此回想起来,大师赠诗三首,乃基于对超晔多年来之观察与鼓励。此后,凡阅此诗者,均谓极符超晔之品性与行愿。今年春节,授命付法(船),乃圆密林阿阇黎“听经来舍卫,付法得维摩”之传承预示,也是法缘使然。

  大师多年来常为唐密之传承铭记于心,时常孳孳择器,俾以心传口授,终因国内浩劫无缘有泻瓶之僧众承续大法。然密教传承乃大事因缘,大师于此早已预知。缘于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撰著密教典籍、仪轨及各种行法记,以利来哲知晓唐密之奥义及金刚乘人之用心,并有阶可寻。直至垂暮之年,大师方将密法弘传之大任付嘱超晔,足见大师对真言密教的弘传,始终抱以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付法得维摩”,亦契合金山穆韶祖师预示的机语和大师所撰对联的暗示。时大师年已79高龄,超晔50岁。大师付法于超晔,事理具足,更有诸多口诀等,称为言辞灌顶、以心灌顶,亦即密教之口传印心者。因时值浩劫,后又境况特殊,直至今日方披露。

  一日,超晔拜见大师。大师突然讲道:“我的名号有很多,以后用哪个?”超晔听后不禁有些狐疑:现在正值这么动乱期间,还有什么将来?师尊如此年迈体弱多病,还有什么以后?于是就说:“师父名持松,大家都知道的啊。”“好,说定了,就用持松。”大师高兴地回答。可见,大师高瞻远瞩,知道动乱会过去,国家会光明,佛法也会再兴盛。超晔如今回想起来,敬服不已。

  大师胃口欠佳,每餐只勉强进食几口。超晔陪同大师就医诊断,未发现有异常情况。超晔为大师进行静脉滴注白蛋白、氨基酸等以补充营养。

  春分前,大师又独自至古漪园赏梅,撰《春分前古漪园探梅》。

  4月1日(阴历二月十八),观世音菩萨圣诞前夜,大师定中,见自身坐于莲苞中,弟子们送来裱花蛋糕一只,散发奇香;忽于中央黄色花心内,现一天女,纷散鲜花,花均悬住于空中;又于所散之花中,复现无数天女散花供养,如此微妙香洁,天花天女,转展无尽。又见空中现日本奈良长谷寺千手观音圣像,众均敬礼膜拜、散花供养,观音慈颜微笑。

  春,大师定慧自然,憶持一贯,得到穆韶祖师的印证,无色界观已圆成,入法云地。法云地者,菩萨于此地具足无量功德,法身如虚空,得十方诸佛护念、历代祖师加持。智慧如云海,普洒甘露,荫护一切众生。

  5月26日(阴历四月十四)晚,皓月临空,大师见月光皎洁,遂趺坐入定。见月轮中出现四头大象,高大无比,而自身坐于象背,四周有无数小象,各各背上,皆有童子童女戏乐歌咏。外围又出现无量诸佛围绕自在说法。此等境界与十地前明显不同,乃入不思议三摩地也!若等觉已无返,以后之瑞相只是口述,不为记录。等觉者,圆满因行,无不等者。妙觉者,果得圆故,独绝无伦,寂灭非思议。

  大师曾于1968年冬作《心悟》一文,其时大师度过“难胜地”,心情舒畅,诸根愉悦,是对成就的信心和追求目标的决心,也是这股攀登无上菩提的勇气,时刻激励大师在五浊逆境中,勇猛精进,于晚年圆满成就,不负穆韶祖师的真切期望。现将之置于此处,以顺十地次第之释述。

  《心悟》云:

  此心是何心,根从大悲起,清净菩提心。

  此心有多深,山摇地亦动,江海尽沸腾。

  此心为何情,群生悉蒙福,万物尽滋荣。

  此心威力强,渡越欢喜地,离垢又发光。

  光焰生智慧,难胜者归降,福智悉现前。

  远行无阻挡,不动即善慧,法云遍十方。

  从初地至十地乃至佛地的示现,因人因境而异。回顾大师一生经历,能达法云地成就,亦有迹可寻:

  ――虚龄28岁时,发表的《摄大乘论义记》对修证至十地佛地之相已有反复叙述。可见,自那时起,他已迈步安排一生的归向了;

  ――虚龄30岁住持兴福寺时,为山门撰书楹联“解脱门开谁肯入,浮生梦觉自知归”,这是他自觉觉人的开示。在他本人可说已经了悟人生价值,并以此策励自己。

  ――大师虚龄39岁时,又为常熟兴福寺重建的大雄宝殿撰书巨幅抱柱楹联:“破宇宙人生大迷舍我佛谁敢置喙,证实相色空真理在诸仁自觉皈心”,发出了这样震撼人生、探求生命真理、气魄宏伟的惊示;

  从大师留下的诗文手稿中发现,大师修证至八地后,上升九地、十地较快,此系大师自己精勤所致。超晔因此联想到在大师阐秘《仁王经》时,内有以五忍十四位,菩萨从因至果修行次第,又于《密教通关》中对一至十地进行了叙说。大师于《菩提心论纂注》中又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故,只要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为密严净土,不起于坐能成一切佛事。是为自证已极,具化他方便,是方便为究竟也。至若九地、十地,亦如无为作用。其所无为之作,乃由八地而出。”这是他修持证悟的体验。

  超晔又记得,大师在进入八地时正值春节,修法七天,曾于其记录中有“观成总是因,无观方是果。舍观无功用,方是自家珍”之句。九地十地以上,于空性中离于五根境,无想无境界,离有为无为界,离诸造作,离眼耳鼻舌身意,极无自性心也。以真言密教大日如来三摩地门,则为秘密庄严心也。

  大师之所以发愿于南方庄严满月世界成就松华如来,将《满月世界依正庄严颂》留于后人摄受有情,其生平所作所为就是为这个艰巨宏伟的目标奋斗。《华严经》云: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法不离世间觉,不舍悲愿救世间。又如《华严经》中所说,大愿悉成满,百福自庄严。得到本尊上师十方诸佛赞同印证认可,此即《满月世界依正庄严颂》始末。其由来,大师曾对超晔开示:满月世界之依正,七宝庄严,八宝楼阁,乃松华如来恒沙功德,累劫累功积德而成,非想象所及。以《大日经》三句戒义,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结合《金刚顶经》五转,自心发菩提(发心),即心具万行(修行);见心正等觉(证菩提),证心大涅槃(寂灭);发起心方便(向上自利,向下利他);严净心佛国(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当下即是华严海会、满月世界)。由于各自发心,及对解脱之要求出发点各不同,金刚手菩萨问佛:因何得此一切种智?佛曰:密教发心,是开发、引发、显发。由上之三句五转初以阿阇利灌顶后,由三密加持力开发菩提心,至显发一切种智,如莲中幺荷在泥中时,虽待外缘,而正开时悉是本具幺荷也。经云:若人求福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初夏,一日清晨,超晔前往医院上班,大师已守侯于公交车站傍,递给超晔一纸,上面仅写四字“维默我契”。超晔看后,点点头以示领会其意。大师道:“释尊拈花,迦叶微笑;文殊大士论不二法门,维摩诘居士默然不语。于涅槃妙心,维摩胜于迦叶。我则契阿字本不生,入大日两部旨意,更胜维摩也!”

  后不久,又作《本不生偈》付于超晔,偈云:

  生生之所生,生于本不生,

  彼本生生生,生生还无生。

  大师继续作开示云:“阿字具四用,一切功德具足无缺。一、以本不生故,有息灾用;二、以本不生故,有增益用;三、以本不生故,无量过失,殄灭无余,有降伏用;四、更无有一法,出此本不生者,即有摄召用。阿字及其他真言梵字,均各具无量功德,无量理义。”

  大师自过春节后基本不再赋诗填词,以上种种表述,乃是借戏论之文字作记录,启迪有缘之后哲也。弘法大师曰:“虽有所作,却绝能所,法尔道理,有何造作?”此即是离诸法相,离诸戏论,身心寂灭,一尘不染,达本不生际,而于日常生活起居中不二随顺。

  大师已臻生死不二、自在涅槃之境,预知时日,神情安闲。前往探望者见大师或坐或卧,或伏案默书《法华碑序》、《圣教序》、《兰亭集序》、孙过庭《书谱》、《皇甫碑》、《古诗随录》、《古词》、《毛主席诗词》等,并亲手装订,于封面题签盖章。又或作屏条或扇面等馈送诸友及近侍弟子等。大师云:“余无物遗留,只此等字纸留存吧。”(见下图)

  书法.tif

  弟子前来探望,大师要大家背诵《…

《持松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心经阐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