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松大师全集》校阅等付出了辛勤劳动。众沐以此种种参与全集的编辑,付出了很多心力,不计劳苦和时间,积极配合。对上述各位,超晔内心十分感激。又要特别感激的是众鍐同学,他主动热情地提出,愿意承担《持松大师全集》51-99%的出版费用,以便与同学们共同来圆满此功德。他还与众绍操心此全集出版事宜之全过程,首先特地去北京会晤正在此进行讲学的众明林教授,洽谈由嘉丰出版社出版此书事宜。众明欣然同意此事,而超晔深知:众明体质较差,还要为《持松大师全集》劳精伤神,还有他的同事们,热衷为此事出力,超晔内心实是歉甚感甚。正是仰仗各位同学的群策群力及众多有缘者的鼎力相助,才有了《持松大师全集》的面世。超晔亲近大师时间较长,了解较深,法缘所致,蒙真言宗大日如来诸圣传承之力,持祖授予之船桨法宝,使弟子们于此得法系法理加持之受用。今为报佛恩,主编《持松大师全集》,实乃群体之功也。如是,此全集出版可期大师挽回之千载绝学祖业唐密文化能得久长保存于世,续宏流传,利益人天,拔苦众生。
大师取回唐密续弘,而成为唐密复兴初祖。自1923年至今近90年间,大师之后传弟子始终勤苦修习唐密,延续着大师清净的法脉。自大师1972年涅槃后,即陆续有有缘者拜访超晔,希望得到接引。更有出家僧宝仰慕复兴祖国唐密的持松大阿阇黎之德行,专程前往叩大师灵塔,祈请得法。超晔思及真言宗三句义谛,认为末法时期学法困难,乃依教之方便为究竟,自己作为“船”(法)授法予之,视为法眷属,皆为密林持松大师加持之化人,如此可上遂大师普渡众生之心愿,下共菩萨救苦利他之悲愿,遂一一方便指引,以“吉”为首字作法名,至1978年已有结缘弟子30多位,众人皆法喜充满。
超晔见佛弟子们诚恳求法,不乏堪能者,于是自2000年后,秉承持松祖师教旨及弟子之请,按其所制之付法衍派四十字,陆续以“众”字、“妙”字起法名,予以观修指导。时超晔虽已年迈(出生于1923年),体力不支,仍殚精竭虑提携后来者,而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在精气神低落、发不出声音时,硬以丹田之气回答同学疑问,剖析佛理;在视力模糊、看不太清晰字迹(视力为0.1)时,仍坚持书面解答提出的问题。同时,又以梁惠慈师兄所赠《梵文字母读法及三大陀罗尼注音》一卷授于同学们,作为学习梵文之基础,希其易召感本尊宿誓,悉地相应。21世纪初方能购得一些梵文资料,去年大师所著《梵昙入门》也浮出水面,大家欣喜异常,又认真地学习。因真言梵文的声韵、音频、光波、色谱,与法界同频共振共场;加上手印、意念(即身口意三密),与金胎两界各大本尊、法界六大体性同步融通,故能速得悉地。祖国传统理念“天人合一”、科学概念之“宇宙全息论”皆基于此。由此,使得“众”字辈、“妙”字辈同学见地证量不断提高。现今众绍经十年如法勤勇虔诚修证,心性德智逐渐提高,已由真言宗三密相应、金胎两部大法契入华严法界大门,以“十缘生句”为心台之明镜、“六无畏”为精进之铠甲,意坚勇猛,深有证悟。众契、众林、众成、妙喜等也由修持真言密法而窥见华严性海之端倪。其他同学们也都沉浸在无尽法喜之中,无论教相、事相,都在不断分证提高,为扩展, 延伸开拓自己的生命价值而精进不懈,为自利利他,成就自受用身、令他受用而刻苦用功。
大师对传承法脉要求很严谨,一直恪守教规,待机而传,非器不传,宁可失传,不可滥传;若遇机不传,乃违反三昧耶戒,亦有罪过。按其付法衍派,密林持松大阿阇黎为唐密复兴初祖,密林传超晔(第二世),超晔传众绍(第三世)等。如今,由大师复兴的唐密法脉已传至第四世,大师“众”字辈再传弟子(第三世)有17位、“妙”字辈再传弟子(第四世)有7位,都非常优秀,目前其中有相当证量者7位,较大成就者3位。思往昔大日如来付法于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将密藏封存在南天铁塔中,释迦如来入灭八百年后方得龙树菩萨开塔承此大法;龙树传龙智菩萨,龙智又等了七百多年方将密藏大法传于善无畏与金刚智两位祖师;至唐开元年间,密法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自印度传入华夏,中国又再传于日本,日本复再传回中国,至今绵延,密教有待机而传之宗规,目今应法运而兴,实不可思议也。
持松祖师“唯冀以著述利方来”,留下了大量显密典籍。《华严经》普贤菩萨曰:文字所说皆有齐限,悉不能知如来智慧。大师发起无上之道,以如来解脱味不得不赖文字以传。若无阿阇黎指点,如有筏无桨,不能直抵宝所。且师师相传,代代相接,灌顶证明,加持提携,咐嘱法要,必不可缺。还需增上意乐,勇猛修学,方能起等觉于无还。故般若文字及教授阿阇黎两者必具,此真言宗异于他宗,因其宗旨为即身成佛所在故。实践证明,其著述是无上珍贵的法宝。因弟子超晔一人精力毕竟有限,在辅导启发再传同学们修持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需要更多法理及行相上的指导。而持祖的著述法宝都有相应的详细纂注,正如一把把锁鈅,把大家遇到的疑问疑难之处一一打开,从而使同学们欣喜异常,不断的飞跃进入:以前看不懂的佛经都能理解了,所证境界也与佛经和持祖著述相应了,证量也就提高了。超晔看着大家的各种进步和收获,衷心欢喜。
持祖论著众多,超晔于《心经阐秘》深受启迪。持祖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至“无智亦无得”以显密精辟同阐,先明此乃四谛、十二因缘之小涅槃,成阿罗汉、辟支佛果位。由“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乃明入“般若波罗蜜门”,菩萨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大涅槃,法身佛位。自“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至结束,持祖阐释:从总持藏来看,般若咒正是入“金刚波罗蜜门”之锁钥。自此,究持真言便可修证得金刚报身、化身、自性法身;住三摩地,金刚波罗蜜成就。自利竟,以本誓利他度生无尽。由此,超晔深深感恩持祖阐解《心经》、《菩提心论》、《住心品》、《理趣经》、《仁王护国经》等经典之功德。因这些经典实为般若之肝要,均为释迦如来指明成佛进趣之阶陛、解脱之路径。持祖于此等经典均有阐解,其中他阐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字数虽不多,但却把整部经阐秘得灵活从容,对怎样依般若及般若咒层次分明地修持成佛都说明了。弘法大师说:披精进铠甲,如来法无二,净心者得之,依法不依人。持祖曰:依得法菩萨,因法还是要依第三者传授下去。人和菩萨之差别,那要依于行者的净信和法缘了。多祈请吧!释迦牟尼世尊一时在王舍城说《无尽意菩萨经》,经中曾有上偈,乃是显说,佛灭后,一生中(寺院传法视为三宝)。我佛慈悲,为救度众生,于末法时期遇善知识难,依法不依人,皆权宜之说。因此,超晔又联想到释迦牟尼佛灭后,结集佛所说之三藏、五藏,及后来翻译佛藏之古今高僧大德,他们必然经过解悟修证或皆是佛菩萨化现才能完成此等重任传予后世。而密宗传法师也应如此才能应答印证弟子们之分证境界,使之不断提高,有些法必须口传,以心印心,得法菩萨即代表已经有定量证悟之僧宝或居士。大师在《密教通关》中关于阿阇黎之种类详明有十类,次言弟子可授与否,详述复以十种法验之,漫授或漫受均有罪愆。
超晔在接纳堪能弟子时提出要求:一生清净心,二身心健康,三家庭和睦,四远离诤论,五守护誓戒,六不伤生灵,七不取名养。八不好烟酒。由此,同学们得以身口意逐渐净化,行善、欢喜,菩提觉心增进,改变素质,渐次趋于常、乐、我、净境界,以达自利、利他、利国、利民、利益法界一切众生之境界。
这是持祖的悲愿,是大悲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一脉法身历代祖师的悲愿,也是应化身释迦牟尼如来一代行法的悲愿。持松大师显密并重而弘真言,其著述也即是真言密教之*轮。唯愿后进法眷属们:*轮常转,于此百千万劫难遭遇、无上甚深微妙之法,见闻受持,绍隆佛种,饶益众生,同圆种智。
12月12日,超晔收到了一份由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韩金科先生寄来的特殊礼物――大师当年为长安大兴善寺大雄宝殿撰书的巨幅抱柱楹联拓片。此联乃大师于1939年应灌顶弟子朱庆澜之请所作,原件总高四米有余,既是朱将军71前年修复大兴善寺的成果再现,更是大师复兴唐密的有力见证。韩先生在附信中写道:“见此楹联,如见持祖。此联字字亲切,句句珠玑,气势磅礴,真是无上妙品。”此前,为将这一珍贵的墨宝收录于即将出版的《持松大师全集》,超晔求助于韩先生。为此,韩先生专程前往正在拆除重建中的大兴善寺,向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兴善寺住持宽旭大和尚说明了这一情况。宽旭大和尚十分重视,立即委托专人制作了楹联拓片,并请韩先生转赠超晔留念。超晔由衷地感恩两位大菩萨的支持,并深信:《持松大师全集》编辑工作结束之际,收到大师撰书的楹联拓片,获悉祖庭重建工程进展顺利,此三喜临门,乃密宗法祚绵延、国运昌盛之兆也。在此,真诚地祝愿:
全集出版,密印薪传徧四海;
梵宇重辉,唐密复兴济群生。
最后,谨以持松大师《满月世界依正庄严颂》末句为《持松大师全集》结语:
虚空有尽愿无尽,不动如来作证明;
誓愿一致行一致,续佛慧命转*轮;世间众生恒安乐,自他法界同利益。
《持松大师年谱》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