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持松大师年谱▪P5

  ..续本文上一页代华严中兴者,实有赖于月霞、应慈、持松三位高僧。如今,华严宗已经由三位大师之门人、同道传至海外,如智光、成一、净海等诸师,成就卓著,且将华严宗下传并广为弘扬。

  1922年,民国11年,壬戌,29岁

  4月,诗作《舟次夜作》、《病中有感(二首)》、《宜兴道中》、《再到磐山感怀》载于《海潮音》。

  夏,大师赴湖北汉口九莲寺华严学校讲《摄大乘论》。此校由原华严大学同学慈舟、了尘、戒尘创办。

  9月1日,武昌佛学院举行开学典礼,佛学院创办人、院长太虚法师,董事长梁启超,湖北督军萧耀南分别致词,大师应邀出席典礼,并陪同梁启超至武昌中华大学演讲,与校长陈叔澄相识。随后,大师在佛学院开讲《观所缘缘论》,据此编《观所缘缘论讲要》一卷。

  应安徽省安庆迎江寺“安徽僧学校”校长常惺法师之邀,大师至校为僧众讲授《十二门论》,并受聘任教授。该寺创建于宋开宝七年(974年),位于安庆枞阳门外,上接九华山,下临匡庐,北攘天柱,南临长江,明清屡经重修,寺内有明代修建之振风塔一座。1903年,月霞老人于此首创僧校。

  大师近而立之年,风华正茂,道俗咸钦,身为禅门临济正传,且对天台、法相、华严、三论、净土、律等各宗无不通晓,讲经弘法、著述立说,声誉不胫而走。

  阴历十月,由持松大师、筑庵法师、常惺法师等代表安徽佛教会撰写的《谢省长捐施藏经缄》载于《海潮音》。时许世英(1872—1964,字静仁,安徽省秋浦县兆吉山人)任安徽省省长,对佛教活动多有支持并捐施部分藏经。大师兼任安徽僧学校教授,常去安徽讲经弘法。安徽省佛教会由月霞尊者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住持迎江寺时创设,会址设于当时安徽省省会安庆。

  三十岁至三十四岁(1923-1927)

  

  1923年,民国12年,癸亥,30岁

  1月6日(阴历十一月二十),冶开清镕老和尚圆寂。师早年曾从冶老学禅,并有所心得。冶老原有意以师接掌常州天宁寺,惜因师已先嗣法于月霞,不便再继冶老法位,然冶老一直对师寄于厚望。是年,冶老示疾,师又赴常州(古称毗陵)随侍左右,亲奉汤药。冶老寂后,师即撰书一挽联表哀悼之情:

  法开虞岭 仰祖印重光 入室亲承向上事;

  侍疾毗陵 愧孙仪未尽 依龛恳祈再来时。

  联仅三十二字,融分灯、承学、侍疾、期愿之情于一体,29岁有如此大手笔,亦显露出大师尊师重教之高贵气质与大智法度。

  冶老灵塔建于虞山兴福寺南面山坡,北向而立,踞此可一览兴福寺全景,以示不忘冶祖重兴兴福寺之遗愿。塔之正面镌刻:“南岳下第四十五世 常州天宁 开法兴福 堂上上冶下开镕公老和尚之灵塔”。

  是年(壬戍)冬,大师阅《*轮宝忏》,觉瑜珈密义幽奥难解,且知此法犹盛于东瀛,乃思挽回千载绝学,并藉此探究日本佛教之真相,以为改革中国佛教之借镜,遂毅然辞住持职于法弟惠宗,孤身东渡,开始了复兴唐密之艰苦旅程。

  至今,诸多文集、专家学者文章及大师《自述》中皆云“孤身东渡”,大师于日本学法时同居一室之河野清晃长老称其“只身东渡”。大师艰苦求索,初次虽有仁者(大勇法师)同渡,但身无余物,且乃后皆分散。回国一年后又二次赴日,出席东亚佛教大会,被推选为教义研究部理事,且会毕只身先从权田大僧正习新义真言宗,然后至比叡山学习台密。最后再登高野山受三宝院流灌顶,遂将唐密精髓悉全取回,于国内大力弘扬,续千年绝响,故众人皆以“孤身东渡”赞之,良有以也。

  1月(阴历壬戍年十一月底),大师东渡,初至横滨,到达东京后,于帝国大学语言系习日文,后辗转至纪伊县高野山(下图为金刚峰寺根本大塔),礼天德院住持金山穆韶阿阇黎,修四度加行、正行,受口诀心传,以心印心传授。

  金刚峰寺大塔.tif

  密宗源于印度,以大日如来为教主,即密教初祖。大日如来传法金刚萨埵,是为二祖。金刚萨埵结集《大日经》、《金刚顶经》两部根本大经,封存于南天铁塔中。后由龙猛(龙树)菩萨入铁塔,从金刚萨埵受法,并将两部大经传入世间,是为三祖。因大法自南天铁塔传出,故称“铁塔正传”。后龙猛传龙智菩萨,是为四祖。龙智传善无畏三藏和金刚智三藏,是为五祖。盛唐时“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金刚智弟子,为密教六祖)先后来中国长安、洛阳等地译经、灌顶、传法,盛于一时。其时,唐高僧一行(683-727)即是承传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的密宗大阿阇黎,所著《大日经疏》发扬大乘佛教世出世间不二的积极精神,深入阐明了密宗教理,影响深远;一行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一生著述甚多,惜英年早逝,未见有传承人。唐代密宗历数代皇帝约150多年,于唐玄宗至唐僖宗犹盛,其时华夏声教文物震烁东亚,海外邻邦来唐学习者众,其中日本弘法大师空海和尚(804-806年入唐求法)从密宗七祖惠果阿阇黎(六祖不空大师弟子,大唐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得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传授,佩绶东归,于日本创立东密(又称真言宗),为第八世(祖)。未久,惠果阿阇黎(805年)圆寂,因空海入唐求法前,曾专攻中国文典,汉文造诣颇深,并以书法著名,故受同门之托及唐宪宗皇帝之赦,撰写《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阇梨惠果和尚之碑》。唐末内乱频繁,都城寺碑皆毁,幸此碑文为空海携回日本,收录于文集之中。1984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应日本真言宗诸大德之邀,重书碑文,勒石于重修的西安青龙寺东塔院遗址。惠果阿阇黎于国内所印可传承之法子近十人,下传仅二、三世即湮绝不显。

  金山穆韶阿阇黎(1875-1958年,见下图),13岁出家,僧名法龙,18岁取得传法灌顶位,26岁毕业于古义真言宗大学林,31岁就任高野山大学教授,47岁时因与金刚峰寺座主土宜法龙同名而改名穆韶。是日本古义真言宗中院流(引方血脉)第六十三世和三宝院流第五十世传灯大阿阇黎,高野山天德院住持,历任宝寿院门主、修道院长、高野山大学校长、金刚峰寺座主(第396世,1953年2月-1956年2月)、高野山真言宗管长。有《弘法大师之佛教观》、《秘密宝钥大纲》、《真言密教教学》、《真言密教教理史》、《大日经研究》、《弘法大师的信仰观》等诸多著作传世。金山穆韶阿阇黎博学智深、戒律谨严,素食终身,乃是日本近代杰出的真言宗高僧,大师东渡所受即此系法脉。

  金山穆韶.tif

  师习真言宗,暮冬加行开始之前夕,梦恶人索债,睡梦中匆遽诵不动明王慈救咒及爱染明王心咒驱退之,醒而告知穆韶阿阇黎。阿阇黎谓,梦中偿业为真言宗破定业之功。师喜而赋诗《纪梦有引》以纪其事,发出了“真言法力实难思,宿业梦中偿更奇”的赞叹,后此诗刊于《觉有情》半月刊。

  师在日本修学期间,金山穆韶阿阇梨向师详细讲授“金胎两部曼荼罗”秘义,师一一记录于学法笔记。在新近发现的《金刚界曼荼罗》学法笔记本之末页,还录有师所作的《旅中偶作》、《知尊和尚三周忌颂》两诗。

  春,师得穆韶阿阇黎所藏《理趣经》古刻本及近人所作注释数种参合阅之,乃集成《般若理趣经集解》一册,归国后于1928年印行。

  金山穆韶阿阇黎对师关爱有加,亲自传授,对真言宗的事相、教相一一给予具体指导。而师更是精进不止,难行能行:加行期间,除夜间休息三、四个小时外,余无寸晷之暇,凡一切取水折花、拂几换供、洗涤器皿,一切不能假手他人,除坛中法事外;食时作法、眠时作法、施饿鬼法,每日礼塔庙、早晚沐浴、更衣,无丝毫怠慢。师有坚实之显教根底,为挽回千年唐密绝学,勤奋有加,虚堂听受,勤修加行,穆韶大阿阇黎遂为师开坛。师投花得不动明王为本尊,赐号为入入金刚(入入者,入我我入法界本尊之意,亦即相融相即之意)。师如法修持,深观慧解,终获相应成就。穆韶大阿阇黎内心欢喜,认师乃法器也,遂作金、胎两部大灌顶仪式。师乃受古义真言宗中院流一流传授,得六十四世阿阇黎位。其古义真言宗中院流(引方血脉)承传如下:

  大日—金萨—龙猛—龙智—金智—不空—惠果—弘法—真雅—源仁—圣宝—观贤—淳佑—元杲—仁海—成尊—明筭—良禅—兼贤—房光—觉善—良任—佑徧—隆辨—定范—赖审—玄海—快成—信弘—宥快—成雄—快尊—良雄—仟徧—严雅—快旻—宥智—良尊—佑范—清融—澄荣—佑徧—周坚—荣雄—宥算—传昌—傅秀—义雄—晃朝—宽传—长观—庆盘—宥永—荣实—传庆—传雄—增意—增仁—鍐识—增应—鍐旭—心猛—阿阇黎金山穆韶六十三世—密林六十四世。师于日本就学期间,与学僧河野清晃同居一室。七十一年后,时年96岁、担任奈良大安寺贯主的河野清晃长老亲自率团携日本十轮寺贯主、真言宗大德藤本善光阿阇黎特地来上海静安寺,参加持松大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庆典,其情谊法谊由此可见一斑。

  其时,一同东渡的大勇法师得阿阇黎位后已先回国。另有来自广东的纯密法师也已东渡,先于1922年冬从高野山宝寿院主高冈澄心阿阇梨得两部大法灌顶,继又于1923年又从金山穆韶阿阇梨重受传法灌顶,兼受秘密灌顶并悉昙章、两部各尊仪轨等法,后于1924春归国,居潮州开元寺,此后其事迹不详。

  是年,显荫法师赴日求学密法,以御室仁和寺浦上隆应大僧正为根本上师,又从金山穆韶阿阇黎学密,1925年得传法灌顶后回国,惜数月后便在上海圆寂,年仅24岁。显荫天资很高,慧解过人,穆韶祖师对其评价较高,对其早逝深感惋惜。

  9月,因东京大地震,加之川资告急,师遂尽携真言宗各种经轨及祖师著作,如《弘法大师全集》、传记,特别是我国唐代流…

《持松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心经阐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