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下(彭际清)▪P2

  ..续本文上一页障深罪重。善友难逢。信愿难发。日光皓皓。不照生盲。恒河滔滔。难消渴鬼。是可惧也。

  十方称叹第二十三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河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 其数如恒沙 彼土菩萨众 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彼土菩萨众 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 各赍天妙华 宝香无价衣 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 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供养无量觉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具足功德藏 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 消除生死云 恭敬逼三匝 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 微妙难思议 因发无量心 愿我国亦然

  应时无量尊 动容发欣笑 口出无数光 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 三匝从顶入 一切天人众 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 整服稽首问 白佛何缘笑 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 八音畅妙响 当授菩萨记 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 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士 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 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 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 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 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 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诸佛告菩萨 令觐安养佛 闻法乐受行 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国 便速得神通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名显满十方

  奉事亿如来 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若人无善心 不得闻此经 清净有戒者 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 则能信此事 谦敬闻奉行 踊跃大欢喜

  声闻或菩萨 莫能究圣心 如来智慧海 深广无涯底

  假使一切人 具足皆得道 净慧知本空 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 尽寿犹不知 佛慧无边际 寿命甚难得

  佛世亦难值 人有信慧难 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

  则我善亲友 是故当发意 设满世界火 必过要闻法

  会当成佛道 广度生死流

  上明诸佛称叹。及十方菩萨往修供养。受记作佛。即前文无量诸佛悉称我名。及他方菩萨闻名得忍。诸愿所摄。觉了一切法下十二句。是为净土正修行路。先达法性。本来无我。则一切空寂。不于佛土而生违碍。次建妙愿。具诸功德。一切圆成。不于自心而生限量。有志净土者。须从此证入。世有执心是土。不信净土者。不知由心秽故。斯现秽土。由心净故。斯现净土。若无净土。应无净心。既不疑心。何复疑土。亦有执心是佛。不肯念佛者。不知为了之心。终不成佛。未成之佛。何由了心。惟了心者。方名成佛。必念佛者。方能了心。是诸菩萨。若已授记。今授记。当授记。尚乃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承事如来。严净国土。尔是何人。敢逃化外。更有虽闻经法。而自生鄙劣。绝意往生者。不知一称佛名。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具足无上功德。佛有诚言。安可不信。当知疑根未断。即是罪根。信力圆时。全成福力。故云。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又云。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大众珍重。莫负提撕。

  补处菩萨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是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上明菩萨声闻究竟成佛。即前文诸菩萨天人种种殊胜。及不更恶道诸愿所摄。观音势至二菩萨常侍无量寿侧。亦从本师转轮。故知东西二土。交相造化。娑婆为华。极乐为果。果必因华。华不异果。何以故。诸佛菩萨依于众生而起菩提。依于菩提而成净土。若无秽者。净亦不成。以菩提心不自起故。是则不离众生有净土。不离净土有众生。净土众生。心心作佛。众生净土。念念往生。故观音云。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土者。我誓不成正觉。势至云。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皆与无量寿同一愿故。

  菩萨出供第二十五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诸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昱烁。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上明菩萨出诸供具。普供诸佛。即前文供养诸佛。及所欲如意诸愿所摄。

  无量说法第二十六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怡快乐。不可胜言。

  上明无量寿佛为众说法。即前文随愿闻法诸愿所摄。问。无量说法。为是纯说一乘。为是兼说三乘。若纯说一乘者。何得尚有声闻众等。若兼说三乘者。何云二乘不生彼国。答。纯是一乘。别无三乘。岂独佛在七宝讲堂。纯说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风声水声。诸音乐声。亦纯说一乘。更无三乘。如妙法莲华经云。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特以众生根智有差。所闻各异。所证不同。故前文言。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乃至甘露灌顶等声。其得闻者。或证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乃至不退转地菩萨。具如他译本说。是即顺余佛土。寄四果名。实则决定成佛。不取有余涅槃。以能回小向大故。佛本愿故。

  菩萨功德第二十七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润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游志七觉。修心佛法。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踰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振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希有难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狮子王。无所畏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慧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密。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上总明菩萨所有行业。以尽前意。如是功德。如是愿力。如是智慧。如是神通。不离诸佛。普度群生。为欲严净一切佛土故。为欲成就普贤大愿故。是诸菩萨。莫非十地位中。一生补处。五浊众生。名且不闻。况乃得遇。今以念佛因缘。生彼国已。遍参知识。同觐法王。不历僧祇。顿阶不退。如斯方便。希有难逢。粉骨碎身。莫酬罔极。

  问。诸佛各有四土。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今往生者当居何土。答。蕅益法师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下(彭际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