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一)

  

  1. 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

  

  [经文]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颂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我有一首无相颂,你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记诵,无论在家出家,只要依照这首无相颂去修行就好了。如果不能自己修行,只是记诵我的话,也是沒有什么益处的。

  

  [净慧和尚解说]

    

  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只要能按六祖大师的无相颂去修行,都能起智慧观照,都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个无相诵,你们下去以后,要把它好好地读熟。很多根本法门都在这首无相诵里边。你把这首无相诵读熟了,在你的日用生活中加以运用,你就会进一步体会到,净慧某人提出的生活禅跟六祖大师是同一个鼻孔出气。

  

  为什么叫无相诵呢?意思是说,诵文所包含的道理是无相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可以体验的。所谓的无相,实际上就是指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佛性,不是指别的东西。所谓无相颂,就是讲如何发现自己的真心、体验自己的真心,并且将自己的体验宣示给别人。

  

    [

  

  说通即心通 如日处虚空 为传见法性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自若无道心 暗行不见道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三障 三障指烦恼障、业障、报障。报障是宿习引起的对正确知见的障碍。

  

  [星云大师译文]

  

  听我说偈:

  

  说法通及自心通,犹如大日处虛空。唯有传授见性法,出世度众破邪宗。

  

  法本不分顿与渐,迷悟时间有快慢。只有此见性法门,庸愚的人不能知。

  

  说法即使万般异,合则理体仍归一。烦恼黑暗住宅中,时常须要慧日照。

  

  邪念来时烦恼到,正念来时烦恼除。邪正二相都不用,清净极至无余境。

  

  菩提本是自性觉,若起心念就是妄。净心处在妄心中,但正心念无三障。

  

  世人若要修佛道,一切法门都不妨。常见己过勤反省,就能与道相应和。

  

  众生各自有其道,各自修行不相妨。自离其道別求道,终身无法得见道。

  

  风尘波波度一生,到头还是自懊恼。想要得见真实道,行为正直就是道。

  

  自己如果无道心,暗行不能得见道。若是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的过非。

  

  如果只见他人过,自己有过就是错。他人有过我无过,我责怪人自有过。

  

  只要自止责人心,就能破除烦恼障。憎怒喜爱不关心,长伸两脚自在卧。

  

  想要教导感化人,自己须有方便法。不使他人生疑惑,就是自性的显现。

  

  佛法本就在世间,觉悟不离开世间;离开世间寻菩提,正如费心求兔角。

  

  正见名为出世智,邪见名为世间惑;邪正二见尽扫净,菩提自性分明现。 

  

  这首颂是顿教法,也称做是大法船。迷人闻法历多劫,顿悟只在剎那间。

  

  [净慧和尚解说]

  

  下面我们来一句句领会这个偈的意思。

  

  说通及心通,如日在虚空。说,就是言说;心,就是说的内容。通,就是通达,体证。这句话是从《楞伽经》中引借过来的。就是说,我们学佛的人,不但要通达佛的言教,还要对我们的自性有所了解和体证。说通是什么呢?就是开悟,就是要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心通是什么捏?就是要证得自己本心的实相,能够做到说也通,心也通,就算是有了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像一轮光明显赫的太阳悬挂在虚空中。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这两句话是《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也是禅宗的根本出发点,也可说是整个佛教的根本出发点。佛教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要见性。进入佛之知见就能出离这个世间。怎么出离这个世间呢?不是真正离开这个世间,而是要即世而出世。出离和离开是两回事。出离就是在世间而不被世间所染污,离开世间就是不再管这个世间了。佛教是要我们来净化这个世间,来庄严这个世间,来觉悟这个世间。邪宗是指心外求法的外道。一切心外求法的的外道都属于邪宗,这不仅包括佛经所说的九十六种外道,也包括六祖那个时代所有在心外求法的外道。就今天而言,这个邪宗也包括现行的一切在心外求…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