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

  

自序品第一之五

  

九 在法性寺开讲东山法

  

  [经文]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避。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一众骇然。

  

  【注】

  

  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是风动?是幡动?都不错啊!但是,对要修证菩提、要求得明心见性的修行人来说,这样说就不对了。面对眼前景物,保持清净心,向内返照,便没有风动还是幡动的问题了。

  

   [星云大师译文]

  

  有一天,我暗自在想:应当是出来弘法的时候了,不能永远隐遁下去。于是我离开了猎人队,来到广州法性寺,遇上印宗法师正在讲《涅槃经》。当时有一阵风吹来,旗幡随风飘动,一个僧人说这是风动,另外有一个僧人则说是幡动,两个人为此争论不休。我走上前向他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

  

  大众听到了,都十分惊异。

  

  [经文]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

  惠能曰:不敢!

  

  

  [星云大师译文]

  

  印宗法师请我坐到上席,询问佛法奧义。他听我说法,言辞简洁,说理透彻,并非从文言字句中来,于是问道:行者一定不是平常人!很早就听说黄梅五祖的衣法已经传到南方,莫非就是行者吗?

  

  我说:不敢!

  

  [经文]

  

  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注】

  

  ⑴ 惟论见性,不讲禅定解脱 禅定解脱是修学佛法入门的途径。佛陀在世时,先教弟子修学声闻乘、缘觉乘,声闻乘、缘觉乘是小乘法,合起来称为二乘。当弟子们修习声闻乘、缘觉乘功德圆满后,再说大乘法,引导弟子再发菩提心,舍小从大,修习大乘法门。修习大乘法门的人中,有利根大智的,可以在上师的点拨下,心心相印,当下见性成祖作佛,这就是顿教法门。五祖知道惠能是利根大智,在密授衣法时,不必再讲禅定解脱,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大师已当下明心见性了。当今有不少人根据惠能大师说的五祖在密授衣法时“只讲见性,不讲禅定解脱”这句话,认为禅宗顿教法门总不讲禅定解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真正用心读好这部《坛经》,便会明白,惠能大师只是反对像枯木死灰那样的空心静坐,说这不是禅,而是禅病。在妙行品第五中就专门讲说修习禅定之法。

  

  

  [星云大师译文]

  

  于是印宗法师向我作礼,请我出示五祖传授的衣钵给大家看。印宗法师又再问说:黄梅五祖传付衣法时,有指示吗?

  

  我说:指示是沒有,只讲见性,不论禅定解脫。

  

  印宗法师问:为什么不论禅定与解脫呢?

  

  我说:因为讲禅定解脫,就有能求、所求二法,这就不是佛法;佛法是沒有分別对待的不二之法。

  

  [经文]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注】

    

  ⑴ 不二之法 外道和二乘人都修习禅定解脱修持法,在修习中,外道执着一切法是恒常的,二乘人会执着一切法是无常的。常与无常,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执着二边的哪一边都是偏见,佛法又把偏见称为边见。把分别二边、执着一边的法称为二法。修习大乘顿教,是出世间上上法,是佛法的究竟境界。《楞伽经》说“佛法起非常非无常”,宣讲佛法的究竟境界,离常、离无常。只有建立无分别智,常无常不二,善恶不二,有无不二,生死涅槃不二,一切法平等平等,这样才能进入无生佛地,才能见到佛国净土,才能到达不生不灭的极乐世界。佛法的究竟境界是一切法不二、一切法平等的不二之法。

  ⑵ 四重禁 犯比丘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