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心经》,就在这四个字上学,就在这四个字上用,这一辈子抓住这四个字不放,那就不会辜负此生,就不会辜负佛菩萨的苦口婆心,不会辜负我们学佛一场,闻法一场。
[补注]
咒,有两种含义:一、指真言,二、指密咒。真言又有显密之分。这《心经》前边说的是显说真言,后边从“揭谛揭谛”到“萨婆诃”是密咒。
释迦牟尼说了大智度法门的圆妙功德,赞叹说:“这大智度法门,是大大神奇的真言,是生发智慧大光明的真言,是第一最胜的真言,是无与伦比的真言。”世间凡夫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等苦,只要修持大智度,都能超度,化归无所有,所以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释迦牟尼在楞伽山法会上说《楞伽经》,对大慧菩萨说:世界上有个本住法界。这个本住法界,不是“法由心生”的法,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先圣所证的大道,如实反映本住法界。象金银之性,常住不变,法界常住。不论佛出世不出世,法界常住。谁能实事就求是地证得这个本住法界,谁就掌握了这个真如之理。这个本住法界,不是我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不是谁说了算。谁能认识这个本住法界的本来面目,谁就是如来佛。
《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所谓无实无虚,即是说,此法无实体,却又真实不虚。
大智度,真神奇,最第一,无伦比。
勤诵持,得大利,超三界,脱生死。
心大慈,行大悲,乐施舍,常随喜。
心作佛时心是佛,时时处处如来地。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故说真如理,未悟速心回。六贼十恶灭,魔山合底摧。 神咒除三毒,心花五叶开。果熟根盘结,步步见如来。 羯谛本宗纲,扶机建法幢。如来最尊胜,凡心莫等量。 无边无中际,无短亦无长。般若波罗蜜,万代古今常。 [大颠禅师] 揭谛者,人空,又揭谛者,法空,到空无所空。 生死永断,同到彼岸。永不受生,故曰波罗揭谛。 五欲尘劳染污不得,反本还源,归宗得旨意,故曰波罗僧揭谛。 菩提是初,萨婆诃是末。发菩提心,勇猛修行,迢出三界,了无所了,得无所得,荡然清净极乐之所,故曰萨婆诃。看读至此,廓然顿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净慧和尚] 接下来就是咒语。“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咒语秘密不翻,照此直念,不要理解它的意思是什么。如果勉强地加以翻译,反而会令极为珍贵、秘密,而且内容丰富的陀罗尼局限在某些字面上,深刻的含义体现不出来。对咒语我们不要求其了解,一心一意、深信不疑地持下去,自有受用。 [补注] 这里说的是密咒。这大智度咒,要用梵音念诵。凡是密咒,都用音译,不用意译。 密咒,非常讲究声韵。哈哈笑的声音,能让人开心;婴儿哇哇哭的声音,能宣泄肺中浊气;冲啊冲啊的喊声,能振奋士气;摇滚乐能剧烈刺激神经;轻音乐能让人轻安祥和。有节奏地、抑扬顿挫地念诵咒语,能制造一种美妙的环境。如果又煨燃檀香,配上乐声,更是妙不可言。在这样的环境下,修行人很容易进入轻安祥和的境界,系心一处,忘我忘物。在这种状态中,往往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虔诚勤诵心经咒,只管耕耘莫计酬, 豁然一悟圆成就,当下随缘入圣流。 《心经白话解 经文正解(六)》全文阅读结束。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少室六门]
【即说咒曰羯谛羯谛波罗羯谛波罗僧羯谛菩提萨婆诃】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