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今天是我们这个法会的最后一天、圆满的一天,又是我们讲以圆满的一天。现在我们三称名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地藏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各三遍)。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辨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以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在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现在未来末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
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这是最后一品,释迦佛把现在、未来天人众度脱之事付嘱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承担佛的嘱托。这一品的大意是两大段,第一段是讲佛的付嘱;第二大段是虚空藏当机请问礼颂、瞻仰地藏等福利。因为这本经快讲完了,忉利天宫的大法会也将完了,释迦佛将天人大众传嘱地藏之后,他也将入涅槃了。佛在忉利天说法不久就涅槃了,所以佛涅槃之前,把任务交给地藏,以其救护众生的不可思议神通愿力的缘故,佛以诸人天众生嘱咐他,所以这一品叫“嘱累人天品”。
当时世尊摩地藏顶,世尊的摩顶跟一般的伟法授记不同,这个摩顶是嘱累摩顶,摩顶时交待 了话:吾今日在忉利天中,在百千万亿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在火宅中者,在饿鬼、在畜生、在地狱,以至于更落五无地狱者,全部交付给你了。可见佛的悲愿和地藏的悲愿相应之力、付托之重。佛为地藏摩顶就是佛的悲愿与地藏的悲愿相交流、相交印。所以说悲感相应,付嘱承嘱。一方面是传嘱,一方面是接受付嘱、承担付嘱。释迦佛还说,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基遇恶缘,念念增长。正是因为阎浮提众生这个特点,刚强难调,所以佛告地藏菩萨,吾分是形,百千万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佛又讲,吾今以天人众付嘱于汝,若有天人男女,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乃至于一毛一尘,你都应以道力来拥护,渐修无上,勿令退失。若天若人,随业受报,落在恶趣,假使能够念一佛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你都应该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列边身,粉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释迦佛不但将人天大众付嘱与地藏,而且作了具体的嘱咐、具体的交待。就是说阎浮众生,哪怕很少的善根,只要有一毛一尘,都要拥护他,渐修无上,勿令退转。天也好,人也好。天是天人,在天上随业受报。堕恶趣时,只要能念一佛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都应粉碎他的地狱,牵引他生天受胜妙乐。释迦佛做了这些交待以后,又总括做了一个偈子。这个偈子我们应该记得,也应常念,这是佛的嘱托,也是地藏本愿的体现。在地藏的法会中,书写这个偈子同样有不可思议功德,因为这是佛说的,佛交托地藏承受的。世尊叮咛付嘱,所以地藏白佛言:唯愿世尊放心,不要以此为虑,若有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也以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何况能够闻诸善事,念念修行,于无上道,永不退转。地藏说我一定要度诸天人共成佛道,不单使他们在天上受胜妙乐,而且要使他们成佛。世尊嘱托之重,地藏菩萨回答之切、愿力之深,在经文中都体现无余了。这是第一大段,世尊的嘱托,最后虚空藏菩萨当机,作为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结束。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闻天如来赞叹地藏菩萨威神势力,不可思议。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礼形象,得几种福利?唯愿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等,略而说之。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形象,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光,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复次虚空藏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者,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尔时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是时忉利天,雨无量香华,于衣珠璎,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已,一切众会,俱复瞻礼,合掌而退。
赞:地藏本誓 校量经因 癃残喑哑是前生 今世讽大乘 福利无空 决定宝莲生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虚空藏菩萨当机问佛瞻礼供养地藏的种种利益,佛讲了二十八种和七种利益。二十八种利益就是经上讲的,从一者二才到最后第二十八种“毕竟成佛”。七种就是“速超圣地……毕竟成佛”。这些利益展开来讲是二十八种,合拢来讲是七种。广说是利益无边、不可陈简说,简单讲又归结为七种。
这时十方一切不可说诸佛如来及人天大众听到佛称叹地藏菩萨的大威神力,叹未曾有。佛在忉利天说完地藏法时,忉利天又雨无量香花、天衣、珍珠、璎珞,供养释迦佛及地藏菩萨。这时,忉利天的说法盛会就圆满成就,一切大众就祝福圆满而退。
我们过去讲过很多种菩萨,日藏、月藏、虚空藏,各有当机,各显不同的神通。日藏来了现太阳,月藏来了现月亮,虚空藏来了,一切都看不到了,大地如虚空。地藏来了,大地重得很,大家会感到身体举不起来。为什么佛说《地藏经》,最后当机的是虚空藏呢?这是最后告诉我们众生,礼虚空藏于地藏六道之中,礼虚空藏,不忘地藏,说明了地藏与虚空藏之间相融的关系,这是很深的表法。礼虚空藏于地藏六道中,这个空就不断灭;观六道众生于虚空无边无际,自然就地狱解脱。把地藏融在虚空藏里,把虚空藏融在地藏里。我们要看到,业力着重讲的不是空,般若是讲空。在这部经中,地藏表示业力,表示是不空的,虚空藏表示般若,表示空。修业力最后还需要要得解脱,要证入空。由不空证入空,由有相证入无相,由有住证入无住,证入空、无相、无住三解脱门。不但是地藏跟虚空藏相互融纳是这样,其他菩萨修法的相互关系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读《地藏经》读到最后,要读空,不要抓住有一个地藏菩萨,真的有地狱,真的有一个轮回生死。最后是虚空藏,地狱没有,轮回没有,地藏菩萨也没有,这才是圆满,才是究竟,才是释迦佛的最后的嘱托。我们阎浮提的众生都证入般若,证入空性。整个的阎浮提的众生个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常乐我净,万德庄严,每一个人都成佛了,那还有什么地狱?还有什么生死轮回?个个都是地藏菩萨,连地藏菩萨都不成为地藏菩萨,成了佛了,众生度尽了。要看到这样的一个境界。前面谈了业力,我们要在业力上谨慎又谨慎,要从那里入手,否则就泛滥无边。最后要解脱,要进入虚空藏,所以最后来当机的是虚空藏菩萨。
这部经是很精微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如果将地藏与佛融合:融地藏于佛佛,佛佛都有地藏;融佛佛于地藏,地藏就将成为佛佛。桌上有一条子问修净土法门与修地藏法门如何结合,就是怎样把地藏菩萨与阿弥陀佛相融合。比如拿今天当机来讲,融汇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是引生西方得乐,地藏化度六则一声阿弥陀可以带业往生。修净土的人念阿弥陀,但是一生中的罪还没了,报不报呢?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大愿力允许带业住生,你未了的业带到我西方来往生,在我西方净土慢慢把你的业消掉。所以净土经中也有地藏。但是没有既得乐而仍存苦的,所以阿弥陀在地藏当中,欲出六道,必愿净土。所以经中赞叹念佛,专门有一品称赞念佛名号。但是不能想:反正能往生净土,不管地狱怎么样。以为念了阿弥陀佛就有了保护伞了,可以带业往生就不惧地狱子,这不行的。你看,释迦佛报他母亲之恩,升忉利天还请地藏说法,还赞叹地藏。佛母摩耶夫人北慈悲,说地狱苦,也是请地藏出来说法。所以我们晓得可说不可说久远劫来,诸佛世尊,都不违背地藏的悲愿,而且诸佛菩萨都要帮助护持地藏来行大愿。诸佛都不违背地藏的悲愿,我们这些众笔又岂可缺地藏之修啊?地藏经讲了,阎浮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