囑累人天品第十叁
今天是我們這個法會的最後一天、圓滿的一天,又是我們講以圓滿的一天。現在我們叁稱名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地藏菩薩”,“南無虛空藏菩薩”(各叁遍)。
爾時世尊舉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薩摩诃薩頂,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辨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贊歎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衆生等未出叁界、在火宅中者付囑于汝,無令是諸衆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地藏,是南閻浮提衆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以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衆,于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衆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衆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現在無邊身,爲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現在未來末人衆,吾今殷勤付囑汝,
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
爾時地藏菩薩摩诃薩,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爲慮。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脫。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無上道永不退轉。
這是最後一品,釋迦佛把現在、未來天人衆度脫之事付囑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承擔佛的囑托。這一品的大意是兩大段,第一段是講佛的付囑;第二大段是虛空藏當機請問禮頌、瞻仰地藏等福利。因爲這本經快講完了,忉利天宮的大法會也將完了,釋迦佛將天人大衆傳囑地藏之後,他也將入涅槃了。佛在忉利天說法不久就涅槃了,所以佛涅槃之前,把任務交給地藏,以其救護衆生的不可思議神通願力的緣故,佛以諸人天衆生囑咐他,所以這一品叫“囑累人天品”。
當時世尊摩地藏頂,世尊的摩頂跟一般的偉法授記不同,這個摩頂是囑累摩頂,摩頂時交待 了話:吾今日在忉利天中,在百千萬億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在火宅中者,在餓鬼、在畜生、在地獄,以至于更落五無地獄者,全部交付給你了。可見佛的悲願和地藏的悲願相應之力、付托之重。佛爲地藏摩頂就是佛的悲願與地藏的悲願相交流、相交印。所以說悲感相應,付囑承囑。一方面是傳囑,一方面是接受付囑、承擔付囑。釋迦佛還說,閻浮提衆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基遇惡緣,念念增長。正是因爲閻浮提衆生這個特點,剛強難調,所以佛告地藏菩薩,吾分是形,百千萬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佛又講,吾今以天人衆付囑于汝,若有天人男女,于佛法中,種少善根,乃至于一毛一塵,你都應以道力來擁護,漸修無上,勿令退失。若天若人,隨業受報,落在惡趣,假使能夠念一佛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你都應該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現列邊身,粉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釋迦佛不但將人天大衆付囑與地藏,而且作了具體的囑咐、具體的交待。就是說閻浮衆生,哪怕很少的善根,只要有一毛一塵,都要擁護他,漸修無上,勿令退轉。天也好,人也好。天是天人,在天上隨業受報。墮惡趣時,只要能念一佛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都應粉碎他的地獄,牽引他生天受勝妙樂。釋迦佛做了這些交待以後,又總括做了一個偈子。這個偈子我們應該記得,也應常念,這是佛的囑托,也是地藏本願的體現。在地藏的法會中,書寫這個偈子同樣有不可思議功德,因爲這是佛說的,佛交托地藏承受的。世尊叮咛付囑,所以地藏白佛言:唯願世尊放心,不要以此爲慮,若有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也以百千方便度脫是人,何況能夠聞諸善事,念念修行,于無上道,永不退轉。地藏說我一定要度諸天人共成佛道,不單使他們在天上受勝妙樂,而且要使他們成佛。世尊囑托之重,地藏菩薩回答之切、願力之深,在經文中都體現無余了。這是第一大段,世尊的囑托,最後虛空藏菩薩當機,作爲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結束。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虛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聞天如來贊歎地藏菩薩威神勢力,不可思議。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禮形象,得幾種福利?唯願世尊,爲未來現在一切衆等,略而說之。
佛告虛空藏菩薩:谛聽谛聽,吾當爲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形象,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贊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叁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爲王臣女,十叁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爲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光,二十叁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贊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複次虛空藏菩薩,若現在未來,天龍鬼神,聞地藏名,禮地藏形,或聞地藏本願事行,贊歎瞻禮,得七種利益:一者、速超聖者,二者、惡業消滅,叁者、諸佛護臨,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長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畢竟成佛。
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天龍八部,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贊歎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不可思議,歎未曾有。是時忉利天,雨無量香華,于衣珠璎,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已,一切衆會,俱複瞻禮,合掌而退。
贊:地藏本誓 校量經因 癃殘喑啞是前生 今世諷大乘 福利無空 決定寶蓮生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诃薩(叁稱)
虛空藏菩薩當機問佛瞻禮供養地藏的種種利益,佛講了二十八種和七種利益。二十八種利益就是經上講的,從一者二才到最後第二十八種“畢竟成佛”。七種就是“速超聖地……畢竟成佛”。這些利益展開來講是二十八種,合攏來講是七種。廣說是利益無邊、不可陳簡說,簡單講又歸結爲七種。
這時十方一切不可說諸佛如來及人天大衆聽到佛稱歎地藏菩薩的大威神力,歎未曾有。佛在忉利天說完地藏法時,忉利天又雨無量香花、天衣、珍珠、璎珞,供養釋迦佛及地藏菩薩。這時,忉利天的說法盛會就圓滿成就,一切大衆就祝福圓滿而退。
我們過去講過很多種菩薩,日藏、月藏、虛空藏,各有當機,各顯不同的神通。日藏來了現太陽,月藏來了現月亮,虛空藏來了,一切都看不到了,大地如虛空。地藏來了,大地重得很,大家會感到身體舉不起來。爲什麼佛說《地藏經》,最後當機的是虛空藏呢?這是最後告訴我們衆生,禮虛空藏于地藏六道之中,禮虛空藏,不忘地藏,說明了地藏與虛空藏之間相融的關系,這是很深的表法。禮虛空藏于地藏六道中,這個空就不斷滅;觀六道衆生于虛空無邊無際,自然就地獄解脫。把地藏融在虛空藏裏,把虛空藏融在地藏裏。我們要看到,業力著重講的不是空,般若是講空。在這部經中,地藏表示業力,表示是不空的,虛空藏表示般若,表示空。修業力最後還需要要得解脫,要證入空。由不空證入空,由有相證入無相,由有住證入無住,證入空、無相、無住叁解脫門。不但是地藏跟虛空藏相互融納是這樣,其他菩薩修法的相互關系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讀《地藏經》讀到最後,要讀空,不要抓住有一個地藏菩薩,真的有地獄,真的有一個輪回生死。最後是虛空藏,地獄沒有,輪回沒有,地藏菩薩也沒有,這才是圓滿,才是究竟,才是釋迦佛的最後的囑托。我們閻浮提的衆生都證入般若,證入空性。整個的閻浮提的衆生個個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常樂我淨,萬德莊嚴,每一個人都成佛了,那還有什麼地獄?還有什麼生死輪回?個個都是地藏菩薩,連地藏菩薩都不成爲地藏菩薩,成了佛了,衆生度盡了。要看到這樣的一個境界。前面談了業力,我們要在業力上謹慎又謹慎,要從那裏入手,否則就泛濫無邊。最後要解脫,要進入虛空藏,所以最後來當機的是虛空藏菩薩。
這部經是很精微的。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如果將地藏與佛融合:融地藏于佛佛,佛佛都有地藏;融佛佛于地藏,地藏就將成爲佛佛。桌上有一條子問修淨土法門與修地藏法門如何結合,就是怎樣把地藏菩薩與阿彌陀佛相融合。比如拿今天當機來講,融彙阿彌陀佛,那麼阿彌陀是引生西方得樂,地藏化度六則一聲阿彌陀可以帶業往生。修淨土的人念阿彌陀,但是一生中的罪還沒了,報不報呢?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大願力允許帶業住生,你未了的業帶到我西方來往生,在我西方淨土慢慢把你的業消掉。所以淨土經中也有地藏。但是沒有既得樂而仍存苦的,所以阿彌陀在地藏當中,欲出六道,必願淨土。所以經中贊歎念佛,專門有一品稱贊念佛名號。但是不能想:反正能往生淨土,不管地獄怎麼樣。以爲念了阿彌陀佛就有了保護傘了,可以帶業往生就不懼地獄子,這不行的。你看,釋迦佛報他母親之恩,升忉利天還請地藏說法,還贊歎地藏。佛母摩耶夫人北慈悲,說地獄苦,也是請地藏出來說法。所以我們曉得可說不可說久遠劫來,諸佛世尊,都不違背地藏的悲願,而且諸佛菩薩都要幫助護持地藏來行大願。諸佛都不違背地藏的悲願,我們這些衆筆又豈可缺地藏之修啊?地藏經講了,閻浮提…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囑累人天品第十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