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衆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西方極樂世界縱許你帶業往生,你所帶之業終需消了。所以到西方後,特別是九品往生西方,若是下品下生,在蓮花層裏還要去修,還要求覺悟 ,不一定馬上能見阿彌陀佛,因爲你不是上品上生,你帶的來重,在西方極樂世界裏還是要消業,西方縱許往生,帶業終需消了。何況你念佛的心不誠,到臨終時把握不住,神識一亂,記不得阿彌陀佛,在中陰階段的極度恐懼中就難得把握,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念“地藏”。當然不是說不要念阿彌陀佛,念時一定要融地藏,把地藏法融入淨土法門。念佛不忘業力,念佛不忘地藏,在地中修行。這樣就把淨土法門融入地藏示門中去了。把地藏示門融入藥師、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中去也是這樣。地藏法門跟佛佛的法門都相通,佛佛的法門與地藏也相通,地藏融佛佛,佛佛不離地藏,這樣我們就真正把地藏法門學到手,學到底了。
有的人把整個第十叁品做爲江流通分。有的把最後幾句作爲流通分,這也頗有道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地藏經就大致這樣分了。
爲了使我們更了解地藏經的法要,我再補充講一下生的問題。昨天我們講了死和中陰的問題,就是對死後的中陰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但生的情況怎樣呢?恐怕很多人還是茫然的。孔夫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很有道理。不曉得怎樣生,如何知道怎樣死?要真正知道怎樣生了,才可以知道怎麼死。當然,真正知道怎麼死了,也才會知道怎麼生。下面我簡要講講生的問題。
人的一身,是貪、瞋、癡之一聚,這是形容根本煩惱之于人身的。我們人是五蘊之一聚,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訓蘊。蘊就是聚集的意思,類別的意思。佛教用叁科來說明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一個是講蘊,五蘊。一個是講處,十二處。十二處加六識叫十八界。蘊、處、界合攏來叫叁科。
這個世界形成的時候,我們人跟天是一樣的。經中講少淨天、少光天、無量光天,等等。人跟梵天是一樣的。天部是很快樂的,但是慢慢轉變、發展,我們人産生了無明,當然無明無始,那是在天上産生的無明。現在的地明相對天上的無明就更愚癡,更無明了。本來在色界天以上是沒有男女的,色界天以下的六欲天才有男女。在無男女的時候怎麼分別出男女的呢?這個男女之性欲是從食欲而來。本來色界天上已經沒有食欲了,知道了五味,由食欲産生了男女之事。所以我們講食色性也。食欲、性欲是本,是我們從天疲乏墮落爲人道的一個原因。原來我們是天人同步的,我們人與天上的人一樣。但是我們變了,變成了我們這個世界。變的原因,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佛家講這物質和精神是相聯系的,分不開的。物質方面,我們講了,地水火風四大種,再加空和識就是六大種。我們講過四空、四大、四相、六因、五果。在生的問題上,最初是六大,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種。六大借四緣,即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借這四緣來活動。最開始我就講了,身爲界分,身體是人界、天界的界分。五蘊實際上是五大種所成,色是地大,受是火大,想是水大,行是風大,識是空大。色受想行識就是地水火風空。肉體是重量方面的問題,就是地大;各種感受都是火大;各種想都是水大,是流動的;各種行都是風大;各種識都是空大。所以色、受想、行、識構成的種子,還是色、受、想、行、識。
我們講過中陰的情況,中陰的第一個階段是法身的淨光。碰不上,失去機遇,再遇第二個階段,報身佛、五方佛的五色光。失去了再遇到化身的階段,如果不是極惡或極善,一般的人在第叁階段要往生。死後,經過中陰的前兩個階段,往生之前都有一個極大的恐怖狀態。這是業所生的,就好象在大火裏,或在大海裏,就是他的業識的依附的水大、火大所起的作用。這個時候,他就急于找一個避風港,就是神識想找到一個身體。他恐懼,這個般若性空,不能跟法界契合,不能返樸歸真,歸于法界,所以急于找一個身體。這時由于業力的牽引,就看到各種不同的光。這時神識因爲有根本性的東西,抓著我不放,哪怕經過中陰階段都不放我識,都是“我的、我的”。他找避風港或庇護所也是“我的、我的執迷不悟的牽引驅使他去找。這是就人道而說的,當然還有地獄道、餓鬼道。神識種子有兩種,一種是名言種子,就是人所接受的知識、概念等等;還有一種是身體行爲所形成的習氣種子。種子識所藏的能量主要是這兩種。特別是習氣能量,一生身口意叁業形成的能量。當下一世的父母合和的時候,他的習氣就很快接上去了,就是父母合和時他感覺到自己在色受想行識,因此,他的神識就引發了他父母身上的地水火風空。我剛才講了色受想行識和地水火風空之間的關系,就是父母合和時産生了物質力量,地水火風空就形成了他的胎身。父精母血是地水火風空的精華。父母合行晨,他的神識就進去了,是他習氣的種子所牽引的。父母合和時有許多動作,使他能夠感到堅硬、柔軟、溫暖、流動,這個東西就形成了這個時辰的未來的地水火風空的種子。這就投生了。他父母和合時的各種動作使他接受了五大種子,本來他的神識裏有這個種子,業力引進去,父母的合和又觸發他,這樣主具形安胎,在父精母血中形成了一個小團,就是胎了。父精母血的五大和他神識的六大相作用,一牽一引結果形成了他這個胎。就是這樣,這不一定壞事,一牽一引結果形成了他這個胎。下地獄也是這個種子。他進入時,就是父母合和時,如果對父親起憎恨之心,對母親起貪愛之心,那麼下來就是男。對母親起憎心對父親起貪愛之心就生女。父母合和時,他感到自己神識的勾引,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方,“我的、我的”嘛,神識主是這樣起作用。當然,不能拿現在的倫理學來考慮,那就說不清了。這是生死輪回呀。我爲了說《地藏經》,才概略地說一下這個情況。他入進去時是如醉如癡,是無明的。進去以後,也經過四十九天。第一、二、叁天,特別是在第一相七天裏,有很大的變化,然後每個月都不同。從第一到第七天,胎在母體裏反覆蕩漾,這時形成了人的命根氣,這就不詳細說了。第一個七形成了“命根氣”,還有二七、叁七、四七、五七……,到了第五七,胎慢收地硬了,是相對初入胎時而言漸漸硬了。這時形成了命脈,以後每一個的情況都有不一樣。從命根氣裏生出了各種氣、各種脈,這跟現在醫學生理學講的完全不同,這是佛教、密教裏的生理學、生物學。命根氣生出:往上走的上行氣,往下走的下行氣,來行走的平行氣,遍行走的遍行氣,這五個氣很重要,其中命根氣最重要。上、下、平、遍氣又産生了五個分支氣:龍氣、海馬氣、提婆氣等等。由五根本氣産生五支分氣,由五支分氣又産生了各種氣,人是氣血而成的。
脈,從命脈來講,命脈實際上就是中脈之所系。命脈還不能說完全就是中脈,在胎裏時可說是中脈搏住在裏頭,由命脈産生左脈右脈,由左脈右脈又産生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支脈。由這個氣、這個脈才産生了人的五髒六腑以及骨頭、手腳等等。在由命根氣、命根脈産生這些氣、這些脈的時候,就形成了我們的受想行識,我們的蘊。這個蘊是真實的,不是空的。在胎裏就能夠領受了,開始想了,開始行了。五蘊存于胎中,由這裏,由氣脈産生五髒六腑,産生了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這都是五大的變化。比如眼睛是從水生色,耳朵是從空生聲,鼻子從生香,舌從火生味,身從風生觸,都是從命根氣和命脈來的,這要細講就太多了。由此叁個脈在人體內形成大大小小各種支分脈,其數量如經微細血管來講,形成的脈大大小小交錯縱橫。 人體的重要部位結成脈輪, 個個輪子似的。從人的縱剖面來看,每一個重要部位都形成八條重要的主脈,由主脈再分成細脈。比如臍輪裏就有六十四條脈;密輪(即生殖部位)有叁十二條脈;心輪有八脈,所以用語八葉蓮花來表示心輪。喉輪十六條脈,頂輪叁十二條脈,頂上肉髻輪部位有四條脈,兩眉之間的眉心有十六條脈,總共合起來有七萬二千條脈。主要的脈都有名稱,因時間關系,就不多講了,概括介紹是七萬二千條脈。主要的是中左右叁條脈。脈結的輪,有的講四輪,就是密輪,即生殖部位的輪,臍輪、心輪、頂輪;有的講五輪,加一個喉輪;有的講六輪,加眉心輪;講開輪,加海底輪。主要的脈在輪,輪與脈交叉,脈連結脈。但是不要忘了氣,“脈之所在,氣之所行”。氣之所行主是脈之所在,氣行就是脈行,脈行氣亦行。脈輪和氣的關系很密切,所以我們講肪輪,有這個肪的時候,同時氣也在這裏流,可以說,脈輪也是氣輪。
氣也是由五大而形成,比如下行氣屬地界,上行氣屬火界,平行氣屬風界,遍行氣屬水界,命根氣屬空界。現在的生物學、胚胎學已經證明了一個事實,就是人,也許還有包括動物,在母胎是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把人從無生物變到單細胞,一直到脊椎動物,整個的發展過程重演一遍。這是胚胎學、生物學已經證明了的。人在母胎中把人從無生物到原生物、到細胞一直到脊椎動物的整個發展過程重演一遍。同樣,我們的五大,在母胎中一樣把我們的輪回從頭到尾重演了一遍。你看這個速度,由無生物發展到脊椎動物有多少年?那是有限的,何況衆生的生死流轉現象。所以古人講,人身是一個小天地,是一個小宇宙,這個話一點也不假。人體血脈組成的各種情況就是一個小宇宙,一樣的有黃道、有十二宮,有各種天部。所以實際上十法界聚于我們一身,我們身體主有佛界、菩薩界、聲聞界、緣覺界、天界、人界、地獄界、餓鬼界。所以真正講地獄界不在別處,就在我們人身上,就在我們的氣和脈的組成上,五大的組成上。不然的話《地藏經》中怎麼講那麼多的鬼王。人身有七萬二千條脈,氣也一樣,不只七十二種氣,中醫講七十二種氣,由七十二種氣支分出來的氣就更多。所…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囑累人天品第十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