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西方极乐世界纵许你带业往生,你所带之业终需消了。所以到西方后,特别是九品往生西方,若是下品下生,在莲花层里还要去修,还要求觉悟 ,不一定马上能见阿弥陀佛,因为你不是上品上生,你带的来重,在西方极乐世界里还是要消业,西方纵许往生,带业终需消了。何况你念佛的心不诚,到临终时把握不住,神识一乱,记不得阿弥陀佛,在中阴阶段的极度恐惧中就难得把握,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念“地藏”。当然不是说不要念阿弥陀佛,念时一定要融地藏,把地藏法融入净土法门。念佛不忘业力,念佛不忘地藏,在地中修行。这样就把净土法门融入地藏示门中去了。把地藏示门融入药师、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中去也是这样。地藏法门跟佛佛的法门都相通,佛佛的法门与地藏也相通,地藏融佛佛,佛佛不离地藏,这样我们就真正把地藏法门学到手,学到底了。
有的人把整个第十三品做为江流通分。有的把最后几句作为流通分,这也颇有道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地藏经就大致这样分了。
为了使我们更了解地藏经的法要,我再补充讲一下生的问题。昨天我们讲了死和中阴的问题,就是对死后的中阴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生的情况怎样呢?恐怕很多人还是茫然的。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很有道理。不晓得怎样生,如何知道怎样死?要真正知道怎样生了,才可以知道怎么死。当然,真正知道怎么死了,也才会知道怎么生。下面我简要讲讲生的问题。
人的一身,是贪、瞋、痴之一聚,这是形容根本烦恼之于人身的。我们人是五蕴之一聚,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训蕴。蕴就是聚集的意思,类别的意思。佛教用三科来说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一个是讲蕴,五蕴。一个是讲处,十二处。十二处加六识叫十八界。蕴、处、界合拢来叫三科。
这个世界形成的时候,我们人跟天是一样的。经中讲少净天、少光天、无量光天,等等。人跟梵天是一样的。天部是很快乐的,但是慢慢转变、发展,我们人产生了无明,当然无明无始,那是在天上产生的无明。现在的地明相对天上的无明就更愚痴,更无明了。本来在色界天以上是没有男女的,色界天以下的六欲天才有男女。在无男女的时候怎么分别出男女的呢?这个男女之性欲是从食欲而来。本来色界天上已经没有食欲了,知道了五味,由食欲产生了男女之事。所以我们讲食色性也。食欲、性欲是本,是我们从天疲乏堕落为人道的一个原因。原来我们是天人同步的,我们人与天上的人一样。但是我们变了,变成了我们这个世界。变的原因,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佛家讲这物质和精神是相联系的,分不开的。物质方面,我们讲了,地水火风四大种,再加空和识就是六大种。我们讲过四空、四大、四相、六因、五果。在生的问题上,最初是六大,地、水、火、风、空、识六大种。六大借四缘,即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借这四缘来活动。最开始我就讲了,身为界分,身体是人界、天界的界分。五蕴实际上是五大种所成,色是地大,受是火大,想是水大,行是风大,识是空大。色受想行识就是地水火风空。肉体是重量方面的问题,就是地大;各种感受都是火大;各种想都是水大,是流动的;各种行都是风大;各种识都是空大。所以色、受想、行、识构成的种子,还是色、受、想、行、识。
我们讲过中阴的情况,中阴的第一个阶段是法身的净光。碰不上,失去机遇,再遇第二个阶段,报身佛、五方佛的五色光。失去了再遇到化身的阶段,如果不是极恶或极善,一般的人在第三阶段要往生。死后,经过中阴的前两个阶段,往生之前都有一个极大的恐怖状态。这是业所生的,就好象在大火里,或在大海里,就是他的业识的依附的水大、火大所起的作用。这个时候,他就急于找一个避风港,就是神识想找到一个身体。他恐惧,这个般若性空,不能跟法界契合,不能返朴归真,归于法界,所以急于找一个身体。这时由于业力的牵引,就看到各种不同的光。这时神识因为有根本性的东西,抓着我不放,哪怕经过中阴阶段都不放我识,都是“我的、我的”。他找避风港或庇护所也是“我的、我的执迷不悟的牵引驱使他去找。这是就人道而说的,当然还有地狱道、饿鬼道。神识种子有两种,一种是名言种子,就是人所接受的知识、概念等等;还有一种是身体行为所形成的习气种子。种子识所藏的能量主要是这两种。特别是习气能量,一生身口意三业形成的能量。当下一世的父母合和的时候,他的习气就很快接上去了,就是父母合和时他感觉到自己在色受想行识,因此,他的神识就引发了他父母身上的地水火风空。我刚才讲了色受想行识和地水火风空之间的关系,就是父母合和时产生了物质力量,地水火风空就形成了他的胎身。父精母血是地水火风空的精华。父母合行晨,他的神识就进去了,是他习气的种子所牵引的。父母合和时有许多动作,使他能够感到坚硬、柔软、温暖、流动,这个东西就形成了这个时辰的未来的地水火风空的种子。这就投生了。他父母和合时的各种动作使他接受了五大种子,本来他的神识里有这个种子,业力引进去,父母的合和又触发他,这样主具形安胎,在父精母血中形成了一个小团,就是胎了。父精母血的五大和他神识的六大相作用,一牵一引结果形成了他这个胎。就是这样,这不一定坏事,一牵一引结果形成了他这个胎。下地狱也是这个种子。他进入时,就是父母合和时,如果对父亲起憎恨之心,对母亲起贪爱之心,那么下来就是男。对母亲起憎心对父亲起贪爱之心就生女。父母合和时,他感到自己神识的勾引,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方,“我的、我的”嘛,神识主是这样起作用。当然,不能拿现在的伦理学来考虑,那就说不清了。这是生死轮回呀。我为了说《地藏经》,才概略地说一下这个情况。他入进去时是如醉如痴,是无明的。进去以后,也经过四十九天。第一、二、三天,特别是在第一相七天里,有很大的变化,然后每个月都不同。从第一到第七天,胎在母体里反覆荡漾,这时形成了人的命根气,这就不详细说了。第一个七形成了“命根气”,还有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到了第五七,胎慢收地硬了,是相对初入胎时而言渐渐硬了。这时形成了命脉,以后每一个的情况都有不一样。从命根气里生出了各种气、各种脉,这跟现在医学生理学讲的完全不同,这是佛教、密教里的生理学、生物学。命根气生出:往上走的上行气,往下走的下行气,来行走的平行气,遍行走的遍行气,这五个气很重要,其中命根气最重要。上、下、平、遍气又产生了五个分支气:龙气、海马气、提婆气等等。由五根本气产生五支分气,由五支分气又产生了各种气,人是气血而成的。
脉,从命脉来讲,命脉实际上就是中脉之所系。命脉还不能说完全就是中脉,在胎里时可说是中脉搏住在里头,由命脉产生左脉右脉,由左脉右脉又产生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支脉。由这个气、这个脉才产生了人的五脏六腑以及骨头、手脚等等。在由命根气、命根脉产生这些气、这些脉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的受想行识,我们的蕴。这个蕴是真实的,不是空的。在胎里就能够领受了,开始想了,开始行了。五蕴存于胎中,由这里,由气脉产生五脏六腑,产生了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都是五大的变化。比如眼睛是从水生色,耳朵是从空生声,鼻子从生香,舌从火生味,身从风生触,都是从命根气和命脉来的,这要细讲就太多了。由此三个脉在人体内形成大大小小各种支分脉,其数量如经微细血管来讲,形成的脉大大小小交错纵横。 人体的重要部位结成脉轮, 个个轮子似的。从人的纵剖面来看,每一个重要部位都形成八条重要的主脉,由主脉再分成细脉。比如脐轮里就有六十四条脉;密轮(即生殖部位)有三十二条脉;心轮有八脉,所以用语八叶莲花来表示心轮。喉轮十六条脉,顶轮三十二条脉,顶上肉髻轮部位有四条脉,两眉之间的眉心有十六条脉,总共合起来有七万二千条脉。主要的脉都有名称,因时间关系,就不多讲了,概括介绍是七万二千条脉。主要的是中左右三条脉。脉结的轮,有的讲四轮,就是密轮,即生殖部位的轮,脐轮、心轮、顶轮;有的讲五轮,加一个喉轮;有的讲六轮,加眉心轮;讲开轮,加海底轮。主要的脉在轮,轮与脉交叉,脉连结脉。但是不要忘了气,“脉之所在,气之所行”。气之所行主是脉之所在,气行就是脉行,脉行气亦行。脉轮和气的关系很密切,所以我们讲肪轮,有这个肪的时候,同时气也在这里流,可以说,脉轮也是气轮。
气也是由五大而形成,比如下行气属地界,上行气属火界,平行气属风界,遍行气属水界,命根气属空界。现在的生物学、胚胎学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人,也许还有包括动物,在母胎是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把人从无生物变到单细胞,一直到脊椎动物,整个的发展过程重演一遍。这是胚胎学、生物学已经证明了的。人在母胎中把人从无生物到原生物、到细胞一直到脊椎动物的整个发展过程重演一遍。同样,我们的五大,在母胎中一样把我们的轮回从头到尾重演了一遍。你看这个速度,由无生物发展到脊椎动物有多少年?那是有限的,何况众生的生死流转现象。所以古人讲,人身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小宇宙,这个话一点也不假。人体血脉组成的各种情况就是一个小宇宙,一样的有黄道、有十二宫,有各种天部。所以实际上十法界聚于我们一身,我们身体主有佛界、菩萨界、声闻界、缘觉界、天界、人界、地狱界、饿鬼界。所以真正讲地狱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人身上,就在我们的气和脉的组成上,五大的组成上。不然的话《地藏经》中怎么讲那么多的鬼王。人身有七万二千条脉,气也一样,不只七十二种气,中医讲七十二种气,由七十二种气支分出来的气就更多。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