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乘及皈依▪P2

  ..续本文上一页说:该得到的法你全部得到了,拜见的上师全部都拜了,但是你没有对你的上师佛一样的看待,你观想的时候把我落下了所以你就没有成就了,凡夫一样的叔叔的看待,就得到叔叔一样的加持,听到这个话以后呢,萨迦班智达马上立刻再去闭关修行,勇猛精进,把自己的叔叔上师跟别的上师都佛一样的看待,然后菩提心生出来了,他就成就了,证悟空性了,后来他当了元朝的国师,这是萨迦派的一个祖师的故事,很多经典里都有,你们把上师看成什么呢?上师是播撒种子的人,如果不播种子,就长不出来菩提树,在我们藏传佛教,在藏地,要是真心信仰密宗的人,任何事情可以做,但违背上师的事绝不能做,上师的道根是成就资源,加持资源,尽一切努力恭敬上师,恭敬上师的意思并不是给他供养多少钱,或者是别的东西,最主要的听上师的教言,教诲去做,就会有很大的有成就,大家都知道办事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去做,得考虑一段时间,皈依上师也是,依止上师后要听上师的话,这是皈依上师。

  我们今天讲皈依,入佛门首先要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从今以后,决不能皈依外道;皈依法之后,从今以后决不能伤害任何一个众生,皈依僧从今以后要远离厄运、邪见、邪念的人,这就是皈依的戒律。佛和佛宝不一样,法和法宝不一样,僧和僧宝不一样,我们皈依的是佛而不是佛像,庙里供的这个佛像,不是佛,那么佛像是什么呢?佛像代表佛,就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咱们国家的国旗,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注视敬礼这个国旗,因为这个国旗代表整个国家,所以说尊重这个国家,就要敬礼国旗,佛像和佛也同样如此,佛像就是代表佛,我们拜佛的时候,要想着皈依佛的思想、佛的精神、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胸怀,而不是皈依的佛像。但对待佛像,要如真佛一样的看待,才能得到佛一样的加持,我们皈依佛以后,这个问题要搞清楚,我们皈依的就是佛。

  皈依佛以后,听老佛爷的话,按佛说的话去做,这是最重要的,佛说五戒十善,清净,那你必须去这么做,必须得清净,我们信佛,修佛,学习佛,我们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习气,改变自己的毛病、妄想、分别、执着等等,这些统统的改变,这就是真正的拜佛的人,信佛的人。我们拜佛的时候,佛的无限力量,加持,净化自己的心灵,如果以前做的不好,造业了,反省自己,做错的时候,马上忏悔,如果不忏悔,这个罪业就大了,滴水能够汇成大海,以前做的不好的地方,身,口,意没有跟佛相应,犯了很多的错误,造了很大的业,全部忏悔干净,不忏悔,等恶业积攒像大海那样的多,将来这个果报特别的严重,如果做的好,以前所作所为跟佛相应,做的非常到位,马上就回向诸佛菩萨,这才是最主要的,这就是真正的佛弟子,每天都反省自己,早上起来拜拜佛,马上就是忏悔,晚上也拜拜佛,然后忏悔一天所做的错事,做的好的地方马上回向给诸佛菩萨,这样每天都会进步,真正得到佛的加持,佛的加持不在是外在的东西是内在的,我们拜佛的时候,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身清净,口里没有两舌,不恶口、不打妄语、不欺语、这是语清净,心里没有贪、嗔、痴、慢,这是意清净,这样身口意都清净,然后再拜佛,顶礼佛,礼拜佛,这才能得到佛的加持,佛也会受这个供养,受这个礼拜,这个最重要,我们拜佛,佛是什么呢?眼睛看不到,有的人能看到,更多的人看不到,看不到的东西不证明不存在,业障大的人,看不到,业轻的人,能看到,你没有开智慧,那肯定看不到,这个世界上看不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人类的眼光是有局限的,比方说,在晚上看天上的星星,离我们近的星星能看到,更高更远的星星根本就看不到,看不到的星星太多了,也就是说看不到的东西不证明不存在。佛在那里呢?佛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看不到佛而说佛不存在,佛是有的,并且咱们众生的见闻所觉都是错误的,比方说,这一杯茶水,咱们人类喝这是茶水,水的滋味,那么天道的众生喝呢,是甘露,恶鬼道众生喝,就是脓水、脏水,他喝不进去,这些是因各自的业力所感,因此不同、不一样,要是佛菩萨喝的话,完全都是清净的,佛菩萨的眼里没有脏不脏,干净不干净,好不好,怕不怕,他没有这种感觉,他完全就是清净的,因为他思想上没有杂念,没有执着,没有分别,而我们人类喝的话就是水,思想上有执着,我们的佛性完全没有展现出来,因为思想上有执着,才有分别心,这个脏不脏,那个是好,这个不好,特别可怕,不怕,有种种分别心,执着是什么呢?我执,我执是什么?在脑海里形成的抽象的自我,因为我执所以对我喜欢的都特别的贪执,紧紧抓住不放,比如爱情,就特别的痛苦,特别爱她,也是一种执着,执着引起的分别心,所以每个众生看待的东西都不一样,都是业力所感,而修密宗的人就是要破我相、破我执,执着完全断了,就证悟空性了,佛性展现出来了:没有执着,没有分别,在密宗里很多佛像都是愤怒像,恐怖像,像时轮金刚、马头明王、大威德金刚等等,这些本尊的形象都特别愤怒,但是显宗的佛像就特别的温和,特别的温柔,你看,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这些多温和,咱们密宗的佛像为什么这么恐怖呢?因为我们思想上有执着,看到后特别怕,谁都怕,为了打破这种执着,佛菩萨显现愤怒相,咱们观想,比方说“时轮金刚”,是为了打破怕的感觉和破我相,在本尊修法中,每个本尊拿的法器不同,这是不同的代表和不同的象征,比方说钺刀,代表斩断无明的烦恼,自己观想后,可以打破自己凡夫执着心然后和本尊的心融为一体,自己就是本尊,时间长了以后,佛性就慢慢展现出来了,就像太阳的光被乌云挡住了,佛心也是一样的,人的自性就是佛心,被无明烦恼等覆盖住了,佛心展现不出来,通过长时间的修炼,佛心自然而然就展现出来了,自性就找到了,本性就是佛性,乌云散开了,太阳的光就看到了,这个时候就没有脏不脏,干净不干净,怕不怕等感觉,这就是证悟空性,空性的见解,达到这个就是佛性展现,这就是佛性,这是密宗所讲的佛性展现,那么净土宗讲什么呢?一念清净,一念成佛,念念清净,念念成佛,密宗主要讲打破我相,这个最主要的,最关键的。

  我们皈依佛门以后,听老佛爷的话,佛说你修忍辱,你就修忍辱,佛说你修慈悲心,你就修慈悲心,佛说你修智慧,你就修智慧,你在生活当中,在日常生活里,把佛说的慈悲,智慧,忍辱都圆融到你的生活上,融入到你的工作上,你一天都比一天进步,每天都在提高自己,你是真正的学佛的人。我们在生活修忍辱,别人侮辱你、陷害你、骂你、打你、你绝对不生气,一丝一毫都不生气,不发脾气,而且没有报复的心,你修的多好呀, 你成功了,你的忍辱圆满了,这就是功夫呀!下功夫才能有德,不下功夫哪有德,功德是什么呢?来到庙上往功德箱里放一点钱,或者捐给慈善机构一些,这不是功德,只是福德而已,真正的功德是什么?是磨练你自己的心态,这是最主要的,贡唐大师讲的,圣人念念都是自己的错,自己做的不好,别人对,自己不对,自己身上找毛病,改变自己、要求自己、自己修清净心,凡夫是什么呢?凡夫念念都是别人不对,自己对。你的家庭不和睦,金刚道友之间不和睦,相互挑拨,造多大的业!你一点进步都没有,你学佛这么长时间,没有一点进步,跟凡人一样,和世间的人一模一样,你脾气越来越来暴躁,烦恼越来越多,习气越来越严重,烦恼不但没有减少还不断的增长,你根本就修不了金刚密乘法,哪里有清净心呀?你哪里有清净心?你多可怕呀!多可怜呀!做佛事就是佛,做魔事就是魔,佛和魔有什么区别呢?修行,行善积德到了极点就是佛。做了恶业,到了极点,那是魔,你心里没有魔,外面不可能有魔。心里贪、嗔、痴都是魔,比方说,以前有个高僧叫米拉日巴,在雪山上的山洞里修行的时候,有一天,有三个魔,就出现在他的眼前,来了以后对米拉日巴尊者说,“你在修什么法?你不要修了,跟我们三个人一起回去过日子吧,世间的生活多美呀!你在这个山洞里修什么法呢?”米拉日巴尊者说:“你们都是魔,我马上就成就了,成就了以后呢,度化你们,回向给你们,请你们远离,不要干扰我。”然后这三个魔说:“那你心里的魔还没有赶走呀,我们不可能离开你,你心里有贪、嗔、痴,还没有消灭,这些就是魔。”米拉日巴马上就反省自己。

  魔是外魔和内魔的结合,心里没有魔,外面的魔时不会干扰的,这三个人就是你心里的魔,心里有内魔,才能有外魔干扰你,心魔和外魔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可怕的事情,这个公案有很多记载,很多经典里面都有,你们大家可以详细的看看,所以,我们每天都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有善的念头就是佛心,如果有恶的念头,那就是魔心,以前在藏区有一个高僧,他按照菩提道次第广论去修,他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严,特别高,每天就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有善的念头,他马上放一个白色的石子在这边,如果出现恶的念头,马上放黑色的石子在那边,每天都锻炼,观察自己的心,刚开始呢,黑色的石子特别多,一大堆,时间长了以后,慢慢的,白色的石子多了,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个高僧的方法就是每天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最后成就,所以说学佛以后,管好自己,不要管别人,管不了别人,管那么多干什么,就是管好自己的心,闭上自己的嘴,修好自己的法。人多的时候,管好自己的嘴巴,没人的时候,管好自己的心,时时刻刻保证自己的清净心,这是最主要的,咱们日常生活当中,有些人学佛很多年了,一点进步都没有,上师三宝的话不听,越来越退迟,你在修什么法呢?真正的修行人不会把众生的污染放在自己心里,你得修清净心。

  大乘佛…

《三乘及皈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