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楞严说通卷七(刘道开)▪P6

  ..续本文上一页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此别释世界颠倒由根尘而起也。世界本来清净。何有颠倒。悉由众生颠倒。织妄相成。成十二类。故世界亦成颠倒耳。此则世界颠倒。基乎众生。故大经云。众生无法器。世界成杂染。此之谓也。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能有之无明。与所有之众生。因有分段根身。建立有情界限。此界之名。所由立也。本无有因。为彼所生之因。亦无有处。为彼所住之处。皆由念念迁流。遂成三世。此世之名。所由立也。世有三世。界有四方。以三涉四。以四涉三。和合相涉。宛转皆成十二。故变化众生。亦应其数。而成十二类焉。是故世界皆因众生一念妄动。而内根外尘。无前无后。一时具足。且以六尘言之。凡物一动必有声。有声处必有色。有色处必有气。有气处必可嗅而触。有触处便有其味。有味处即知其为何物。知即意根也。法即法尘也。尘既如此。根亦宜然。由此见闻觉知。六乱妄想。成造业之性故。于是眼取色。耳取声。鼻取香。舌取味。身取触。意取法。六根六尘。十二区分。相织而成轮转。故一根一尘。现造一业。而余根余尘。亦皆冥伏。所以举一根。而六根具在。举一尘。而六尘齐彰。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等尘。与眼耳鼻舌等根。穷十二变。而为一周旋往复。能造根尘。既具十二。故所造众生。乘此根尘旋复轮转颠倒之相。亦具十二类。而有世界焉。十二维何。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是已。胎卵二种。与有色。有想。非无色。非无想。迷见分居多而生者也。湿化二种。与无色。无想。非有色。非有想。迷相分居多而生者也。又众生颠倒。是众生之别业。见所独故。世界颠倒。是众生之共业。相所共故。若破我执。证人空。断分段生死。而证有余涅槃。则众生颠倒始息矣。若破法执。证法空。断变易生死。而证无余涅槃。则世界颠倒始空矣。故曰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也。

  ○此论世界颠倒。惟因此界立。因此世成。确指世界。其余直至卷末。虽多世界字眼。而十二类生。皆极论众生。不可混作世界。随文总会。不必强为分别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此云凝滑。即胎中第一位也)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此下别列类生而此明卵生因果也。阿难。何谓卵生。依壳而生曰卵。卵惟想生。虚妄即想也。由因世界。虚妄轮回。迷不动之真体。而忽然妄动。于是俯仰天地。忽上忽下。忽起忽灭。偾骄而不可制。非颠倒乎。本此动颠倒故。以气而交。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以应八万四千烦恼感变。此能造之因也。如是故有卵羯逻蓝位。生生死死。流转于国土之中。为鱼为鸟。为龟为蛇。其类充塞。此所造之果也。至若鱼化为鸟。蛇化为龟。忽然忘游泳之态。而得飞鸣之体。倏然忘屈曲之状。而得蹒跚之质。乃至鹤鹤相唳。[鳥*兒][鳥*兒]相视。其类不可胜穷。而孰非颠倒之所致哉。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此云疱。即胎中第二位也)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此明胎生因果也。何谓胎生。含藏而出曰胎。胎因情有。杂染即情也。由因世界。迷此性净明体。而忽堕情尘。浑浊真性。杂染轮回。情生于爱。名欲颠倒。胎以精交。名和合滋成。情有偏正。偏则横。正则竖。名八万四千横竖乱想。此能造之因也。如是故有胎遏蒲昙位。流转国土。为人。为畜。为龙。为仙。其类充塞。人仙。竖也。龙畜。横也。此所造之果也。总一颠倒而已。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此云软肉。湿生初相也。既不入胎。故无前二位矣)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此明湿生因果也。何谓湿生。假润而生曰湿。湿以合感。执著即合也。由因世界。不知无住真心。如摩尼珠。随色现色。本无定形。而逐境奔风。趋时附势。执著轮回。趣颠倒故。于是和合暖成。如人情尽向热闹处趋去。所趣无定。如翻手作云覆手作雨。名为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位。为含蠢。为蠕动。如醯鸡蠛[蠓-卄+((並-(前-刖))-一)]之类。其类充塞。唯其平生不配道义。事事皆馁。无丈夫气。故感此蠢然无知之报也。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羯南此云硬肉。以蜕即成体无软相也。自下皆称羯南者。盖第五钵罗奢佉。曰成形则各随相貌非通称也)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此明化生因果也。何谓化生。无而忽有。曰化。化以离应。变易即离也。由因世界。倏敬倏怠。忽喜忽怒。朝三暮四。变易轮回。不知真主人公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反面是背非。口憩心苦。假颠倒故。如此假人。触处变其所守。厌故喜新。好丹非素。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脱故趣新。为转蜕飞行。如雀化为蛤。转飞为沉。蜣螂化蝉。蚕化为蝶。转行为飞。不同形而相禅。其类充塞。唯其生平。毫无操守。触处生变。故感此果也。

  ○问。经云地狱及诸天。一一皆化生。此专指转蜕之类何也。答。化生染处。名和合触成。天染处。地狱闻腥。皆转托业化。非意生妙化。故可于转蜕飞行中摄也。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此明有色因果也。何谓有色。由因世界。不知自性具有大智慧光。周遍法界。本无留碍。而反事水火日月以求明。因明立所。遂成障碍。不得圆通。非颠倒乎。弃自己无尽之光明。而反认昭昭灵灵者。以为极则事。于是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籴乱想。所谓弄精魂者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在天为日月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以至一切精明神物。微及爝光蚌光。其类充塞。无非障颠倒所受之报而已。

  ○色界诸天。皆坐于此。以诸天皆有随身光明故。又涅槃经云。八十神。皆因留碍想元。成此精耀故虽至精至神。亦未离乎乘彼轮转。颠倒相也。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沉。其类充塞。

  此明无色因果也。何谓无色。由因世界。厌有著空。灭身归无。名销散轮回。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为惑颠倒。厌有归无。则依晦昧空。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所谓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为空虚散漫。即无色界天。为销磨沉没。即主空神。其类充塞。无非惑颠倒所受之果而已。

  ○问。有想无色。不成业体。凭何亦称羯南。答。虽无业体。不妨业系有生。故亦称羯南。取义而称也。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此明有想因果也。何谓有想。由因世界。邪慕灵通。逐影忆想。依稀似是。仿佛不真。名罔象轮回。执影而遗真。为影颠倒。旦夕撮心。悬在一处。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云道之为物。恍恍忽忽。皆见其影。而未真见本来面目。又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惟用之愈久。故愈结而不散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为鬼神精灵。无有实色。但有想相。皆因错乱修习。得其影而不得其真。故虽具五通。未得漏尽。其类充塞。无非影颠倒所受之果而已。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此明无想因果也。何谓无想。由因世界。不知自性本来圆活。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如日中宝石。色无定形。似水上葫芦。不可按捺。而勉强抑伏。如压石草。如夹冰鱼。谓之魂不散的死尸。岂非愚钝轮回。而成痴颠倒者乎。以此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所谓隳肢体。黜聪明。而成寒灰槁木。绝无暖气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由其不了谛理。固守愚痴。痴钝之极。其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如华表生精。黄头化石之类。其类充塞。无非痴颠倒所受之果而已。

  ○以上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皆是修行而不得其真者。故派成四类。

  ○莲师曰。枯槁则无想矣。又曰乱想者何也。盖枯槁如草乍枯。根本未绝。时至复生。故土木金石。以顽定力而成顽物。故遇缘触情生。依旧流转也。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鰕为目。其类充塞。

  此明非有色因果也。何谓非有色。由因世界。不知自性不与诸尘作对。万法为侣。卓然立于物先。而反恃他人。以为己力。待物成用。为相待轮回。迷失天真。绵著浮伪。为伪颠倒。沾染势力。资藉声名。为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狐假虎威。客行主令之类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所感之果。本非有色。而待物成色。以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如水母以水沫为体。以鰕为目。乃至一切依草附木诸鬼神等。以及身中八万四千户虫。其类充塞。而伪颠倒之趣苦矣。

  ○此下四生。妄之甚者。温陵所谓迷情愈妄。化理转乖也。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如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此明非无色因果也。何谓非无色。由因世界。不知自性具有恒沙称性功德。不能引之发生。反以邪语邪业。熏习引诱。而易其性。以是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若今之书符捻诀呼神召鬼之类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所感之果。本非无色相。而又成无色羯南。以呼召则有。故非无色。不召则无。故无色。如是流轮国土。为咒诅厌生。若樟柳木人以咒力故。说吉报凶之类。其类充塞。此由因中呼召鬼神。故果上为人呼召也。而性颠性之趣苦矣。

  ○世间别有一种邪神邪鬼。听人驱役。若夫正神。非至诚至德。则不能感。岂妄人所能呼召哉。以上二种。皆合之变也。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易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此明非有想因果也。何谓非有想。由因世界。不知真君是最亲之物。而反背之。乃以非己亲。而强以为亲。非己子。而强以为子。非己物。而强以为物。实离而强合。谓之妄合轮回。二妄相合。性情罔昧。谓之罔颠倒。于是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谓回他人之所有。而互为己有也。以如是之因。故所感之果。非有想相。成想羯南。盖他人之物。本无心与我。故曰非有想。而我强而有之。乃成我想。故曰成想。如彼蒲卢。本为桑虫。非有蜂想。而卒成蜂想。异质相成。其类充塞。良以因中好为诬罔。取他物纳为己有。故果中亦被他物取为己有也。而罔颠倒之趣。不更苦乎。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此明非无想因果也。何谓非无想。由因世界。不知一切众生。同为一体。皆是先世父母亲戚眷属。由昏昧故。互相食啖。作诸怨对。谓之怨害轮回。冤杀相寻。为杀颠倒。于是和各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谓父母爱子。无所不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今反忘至恩至爱。而害之食之。此诚不忍愿闻。是天下极怪异事也。以如是之因。故所感之果非无想相。无想羯南。盖推论此生。原为怀冤图报而来。故曰非无想。而事出意想之外。故又曰无想。如是流转国土。如土枭附土块为儿。破镜以毒树果为子。其子长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良以因中蒙人至恩至爱。而反负恩仇害。故被冤对来酬。虽子而实冤也。而杀颠倒之趣。不更苦乎。

  ○按史记孝武本纪。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孟康云。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故百祀皆用之。破镜。如貙而虎眼。今云鸟者。恐译人之误也。以上二种。是离之变也。

  ○钟云。怨害。非止寻常之怨也。盖施恩负恩。恨入骨髓。杀颠倒者。向来施恩因缘。至此全成杀机矣。怪。谓怪异之境。如毒树果之类也。冤恨既深。故触著怪境。托为生缘。遂起父母可食之想。而不觉身入块果中矣。本有食父母想。故曰非无想相。又托生在块果中。故曰无想。嗟乎。此何等事。而有是想。此何等想。而有八万四千之多。穷其起处。只是怨害为因而已。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吾辈慎勿令人怨。亦慎勿怨人也。

  

《楞严说通卷七(刘道开)》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