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供曼茶罗(二)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成佛要靠三种方法:积累资粮、净除罪障和上师的加持。若是没有这些方法,不可能成佛;依靠其他的方式或方法,都是愚痴的做法,也不可能成佛。
一、供曼茶罗的基础和心态
为了净除罪障修金刚萨垛除障法,为了积累资粮供曼茶罗,为了获得上师加持修上师瑜伽,这三个是证悟空性、即身成佛的方法。通过这些修法,可以直接领悟诸法的实相,可以证得空性实义,也可以获得圆满的佛果,但是必须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我们修四外加行,是为了生起出离心;我们修五内加行的皈依和发心,是为了生起菩提心。若是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摄持,无论是净除罪障、积累资粮、得到上师的加持,还是做其他任何善事,都是世间法,只能得到世间的一些福报,暂时的一些利益,都不能成为解脱成佛之因。要成为解脱之因,就要有出离心的基础;要成为成佛之因,就要有菩提心的摄持。没有这两个基础与前提条件,即使通过各种方法、渠道非常努力、精进地积累资粮,也无法让资粮达到圆满。
大家一定要观察自己,在相续中是否有出离心、菩提心?是不是真心希求解脱?是不是真心想利益众生、救度众生?若是真心求解脱,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恋;若是真心想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没有丝毫的自私自利心,再接着往下学修,容易获得成就。供曼茶罗、金刚萨垛除障法和上师瑜伽,每个修法都非常殊胜,都非常有加持力。但若是基础没有打好,出离心和菩提心没有修好,修这些殊胜的法就难了。这不是法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因为人还没有成为这些法的法器,所以得不到法益。
虽然我们上供下施了,也积累了资粮,但是为什么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没有得到如是的成就呢?就是因为基础不牢,前提条件不具备。佛在经中讲,金刚萨垛除障法是净除罪障最为殊胜的方法。佛亲口说过,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能消除往昔所造的一切恶业。我们每天都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但宿世的业障仍然没有清净,就是因为没有出离心的基础,没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我经常强调次第,次第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不能忽略这些基础,否则会大失所望的。
现在很多人都有贪心,一说供曼茶罗好,能积累资粮,积累福报,能发财,就开始学修,甚至是闭关修。一周、一个月、一年过去了,没有任何变化和收获,就开始怀疑了。一说金刚萨垛除障法好,能遣除各种障碍,尤其是能遣除病障,贪心就生起来了,“我有病,有业障,我要接这个传承、修这个法。”然后使劲地念百字明,念完了十万遍,又念了四十万遍金刚萨垛心咒,但业障没消,病也没好,又开始怀疑了。如果心里还有希求世间福报的欲望,还有私心,心不清净,以这样的心态修法,就得不到加持、成就和利益。所以,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
出离心是目光不能短浅,能放长远。不考虑一生一世的事,而考虑生生世世的事;不求一生一世的快乐,而求永生永世的快乐。目光短浅的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发菩提心是没有自私自利,放开心量。不求自己的利益,而求众生的利益;不做利益自己的事,而要承办利益众生的事。因果是不虚的,你不利益自己,而去利益众生的时候,众生一定会利益你;你不为自己,只为众生的时候,众生就会为你。这就是以前给大家讲过的: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目光放远,就是出离心;心量放开,心胸打开,就是菩提心。
有这样的基础,在这样的心态下积累资粮,净除罪障,祈求上师加持,才能成就,才能得到利益。这个基础很重要,这种心态很重要。无论做任何功德或善根,目光都不能短浅,心胸都不能狭窄。若是能做到这些,才是如理如法。一定要仔细地观察、思维:自己是以什么心态修除障法,净除罪障的?是以什么心态供曼茶罗,积累资粮的?是以什么心态修上师瑜伽,祈求上师加持的?这是最根本的。
为什么说修行要如理如法?强调的主要是心态。若是心地不清净,发心不正确,你为了积累资粮而供曼茶罗也是不如法的,因为你的发心和动机错了。发心动机有问题,这是根本上的问题,是主观上的问题。所以心态非常重要。
二、供曼茶罗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圆满福慧两种资粮,就无法获得具备二种清净的佛果。积累资粮就是要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若是这两种资粮不圆满,不能获得法身佛和色身佛的果位。佛陀以大慈大悲,善巧方便宣说了很多不可思议积累资粮的方法,其中位居于首的就是供曼茶罗。佛是无欺的,说的都是金刚语。所以我们要供曼茶罗。
什么叫曼茶罗?曼茶罗是梵音,它有很多含义,在此处翻译过来是坛城的意思。无论是三千大千世界,还是三身佛的刹土都是坛城。曼茶罗有所供的曼茶罗(坛城)和所修的曼茶罗(坛城)两种。将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或者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等三身佛刹土里的所有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都毫无保留地做供养,这就是所供曼茶罗;所修的曼茶罗也就是供养的对境,无论是三千大千世界里的,还是三身佛刹土里的佛菩萨、具德的上师,也可以说上师、本尊、空行、护法等,都是所修的曼茶罗。我们通过供养等方法,最终要获得这些佛菩萨、上师、本尊的果位,即成就这些果位,所以叫“所修”。简单地讲,所修的曼茶罗就是指坛城里的这些主尊,所供的曼茶罗是指坛城里这些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
为什么说供曼茶罗是积累资粮最殊胜的方法呢?从供养的对境上讲,它包括了三千大千世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或三身佛刹土里的所有主尊;所供养的供品,包括了三千大千世界里或三身佛刹土里所有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物品,都毫无保留地做供养。供养的对境(所依)和所供养的供品都是最殊胜、最圆满的,所以供曼茶罗是积累资粮最殊胜、最圆满的方法。
三、供曼茶的前期准备
若是条件实在不具备,只在心里观想,做意幻供养也可以;若是条件和时间允许,我们可以按传统的方式,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供品,通过仪轨操作的方式做圆满的供养。时间允许,即有时间或在固定的时间;条件允许,即最好在固定的地方,并且准备好曼茶盘等资具。
通常情况下,最好准备两套曼茶盘。按材质,曼茶盘有上、中、下三等:上等者是金银、珠宝材质制成的,中等者是用青铜等材质制成的,下等者是用光滑平坦的石板或木板制成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准备。摆放的供堆也分三等:上等者用松石、珊瑚、青金石或珠宝等奇珍异宝;中等者用橄榄籽等各种药材;下等者用各种五谷杂粮,如青稞、大米、小米等。实在没有条件,用碎石、细沙代表也可以。这些都是种缘起,是种代表,主要是心到位就可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不要勉强,有条件就用好的,没有条件就用一般的,实在没有条件就用下等的。但无论是珠宝、药材,还是五谷杂粮,都必须干干净净,里面不能有杂物,并恭恭敬敬地操作。什么时间做都可以,主要是在比较安静、清净的时候做。如果家里有佛堂,就在佛堂做。
供曼茶罗前,最好先洗手、洗脸、漱口,让自己干净、清净。若是家里有佛堂,应该清洁佛堂。
若是具备条件,应该在家里设佛堂;若是不具备条件,也不要执着,可以把佛堂设在心里。有些人虽然有条件,但是也不设佛堂,还说:“佛在心中,心里有佛就行了。”这都是找借口,说得都好听。不只是佛在心中,你也在心中,这样你不用吃饭,不用休息,什么也不要做了。这些都是根据条件做的,若是没有这个条件或者家里不方便,为了避免身边的众生起烦恼,家里可以暂时不设佛堂。佛是不恼害众生的,若是让家里众生起烦恼了,就是恼害众生,还不如不设;有些人家里没有这个条件,还非要请很多佛像,还要请最好的,这也是执着。若是有条件应该设佛堂,因为这是给自己种福田,是学法修行的所依、对境。一般的佛堂,应该有佛像、佛经、佛塔等佛身、佛语和佛意的代表。佛身口意的所依都在家里,相当于佛就在家里,你可以在自己家里种福田,把他们作为所依、对境,然后修法。
有些人又有顾虑了:“家里设佛堂了,若我不在,谁供啊?”什么叫你不在?难道你从法界中消失了?“我经常出差……”你出差的时候,可以意念家里的佛堂,意念佛身口意这些所依。心到位了,一切就都到位了。虽然你身在外面,但心可以顶礼、供养,将自己见到、闻到、想到的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一切,都可以做供养。对佛菩萨来说,没有距离远近的分别,在近处在远处都一样。主要是你能忆念佛菩萨身口意的功德,能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就行。
在哪里都可以做礼拜,你出差在外做礼拜也一样。虽然佛像、佛经、佛塔这些佛菩萨的身口意在家里,但是你在远处也可以做礼拜。若是磕头不方便,可以做语礼拜;若是语礼拜不方便,可以做意礼拜。供养也一样,如果你在远处做实物供养不方便,可以做意幻供养。有些人总有这些顾虑,就是因为不懂佛理。
我的屋子虽然小,但里面全是经文、佛像和佛塔。我外出的时候,根本没有顾虑,没有距离感。在哪儿拜都是拜,在哪儿供都是供,所以没有必要顾虑。但是你不能又找借口:“我心到位就行了,虽然在家里,但是我今天不拜了…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供曼茶罗(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