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供了,我就做意幻供养,就做意礼拜了,上师说了都一样。”找借口的时候,上师说的都特别好用。一到其他关键的时候,上师说的就不好用了,上师说的就都不算了。尽管有人提醒:“这不是上师说的吗?”“是啊!”但还是不去做。这都是自以为是,这是利用上师的教言找借口,不能这样。若是在家里有时间、有条件,就必须要拜要供。为什么呢?你当面都不拜不供,那是不恭敬、不重视,没有真正的恭敬心,所以是不如法的。
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很多人一听说供护法,护法就能保佑自己,让自己称心如意,贪心就又上来了。出门时不背修法仪轨,不背佛经、佛书,却背个护法杯,到哪里都摆上、供上。用不着吧!你带护法杯干什么啊?供护法必须要靠那个杯子啊?护法杯是做供养的专用器具,在坛城,在家里,用它来装供品,显得庄严、隆重,护法也许更高兴、更威猛。你出差的时候,应该背修法仪轨,有时间就修,修法不能间断;应该背佛书,有时间就看。这才是正确的、如法的。你只背个护法杯,外人看到了也不理解,自己还装得很神秘,意思是“我有护法,我每天都供护法,若是你们不好好对待我,护法会惩罚你们、收拾你们”。就是为了吓唬身边的人。你这个护法是什么护法啊?你每天供一杯茶就保佑你,不然就不保佑你了?没有这样的。供护法也是一样,心到位了就都到位了。
对佛菩萨可以做意幻供养,对护法也可以做意幻供养,没有必要背个护法杯。若是你在外地工作时间长,也方便,可以带;若是不方便,还非要执着这些,这是着相。背个护法杯,还非要供酒,酒味浓浓的,有人看到你这样学佛就起烦恼了。不应该这样,佛法是圆融的,给护法供酒也要在适合的时候,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不要太执着。供什么都行,实在不行意幻供养也可以。我们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忆念他们的功德,忆念他们的加持。
若是家里有佛堂,就要保持清净、庄严。有些人家里的佛龛上面全是灰,一点都不庄严、不干净,这样设佛堂还不如不设。有些人不懂装懂,说佛龛上有香灰好。你有什么依据这样说?书里面特意强调,佛台上不能有灰,包括香灰。供香的时候,香灰不能撒到坛城、供台上面。供水的时候从左侧开始供,收水的时候从右侧开始收。大的水碗之间可以有一点距离,小的水碗之间只能有一粒青稞的距离。供水、供灯时的水、油都不能溢到外面,不能洒到供桌上,否则都是破坏戒律的因,会经常破坏戒律,缘起不好。不管是供香、供水、供灯,都要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如果家里没有佛堂,可以临时设一个三层供桌。佛像、佛经、佛塔供在最上层,所修的曼茶罗供在中间层,花、香、水供在最下层。若是条件不允许,没有佛堂,也不方便设供桌,可以做一个所修的曼茶罗,单独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然后在所修曼茶罗的前面供曼茶罗。如果没有曼茶罗,也可以挂个皈依境的唐卡,然后在它前面修。如果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也可以只观想。这都根据自身条件,具体情况而定,有条件就必须都按传统做,没有条件也不要紧。
四、所修曼茶罗的具体修法
修法时,自己安坐在佛堂里或临时做的供台前面。我们现在依据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前行念诵仪轨
开显解脱道》来修加行。首先皈依、发心,然后开始念诵仪轨,诵至“供曼茶罗”这段偈颂。
先做所修的曼茶罗。所修的曼茶罗有两种:一种是五部佛的坛城,一种是皈依境。
第一种,五部佛的坛城。最好有托盘,先把托盘放好,然后擦拭曼茶罗的基盘,擦干净、擦亮后放在托盘上。在基盘上面放第一个圆圈,依次在其内中央、东、南、西、北安放五堆供品,代表五部佛的坛城:中央的一堆供品观想成毗卢遮那佛,由如来部的尊众围绕着;前面即东方(靠近自己一方)的一堆供品观想成金刚不动佛,由金刚部的尊众围绕着;左边即南方的一堆供品观想成宝生佛,由珍宝部的尊众围绕着;后面即西方的一堆供品观想成无量光佛,由莲花部的尊众围绕着;右边即北方的一堆供品观想成不空成就佛,由事业部的尊众围绕着。这是第一层。其上的第二、三个圆圈内也是这样安放供堆。摆放这几个圆圈的时候,注意上面的图案不能倒置,否则缘起不好。这是所修的曼茶罗,也是我们供养的对境,里面摆放了五堆供品,代表着五部佛坛城,五部佛坛城里所有的尊众及眷属都在这里,这是一个圆满的所依和对境。修好以后,供在供桌的中层就可以了。
第二种,皈依境。先把托盘放在面前,然后把基盘擦干净、擦亮,直接放在托盘上。此处,所修曼茶罗和所供曼茶罗有些不同,现在是所修曼茶罗,将基盘直接放上去就可以。摆设皈依境,也是安放五堆供品。中央一堆观想成自己的根本上师,本体是上师,形象为莲花生大士,然后历代传承上师以重楼式层层安坐;前面(即靠近自己一方为东方)一堆观想成释迦牟尼佛由贤劫一千零二尊佛围绕;右侧的一堆观想成八大随行佛子由大乘圣者僧众围绕;左侧的一堆观想成声闻二圣由小乘圣者僧众围绕;后面的一堆观想成光芒闪烁的方格架内层层叠叠放置着法宝经函。中央是师宝,前面是佛宝,左右是僧宝,后面是法宝。还有护法环绕在周围,女相护法面朝里,男相护法面朝外,这就是一个浩瀚无际的坛城、皈依境了。其上第二层和第三层也是按这样的程序摆放,装满供品。摆放圆圈的时候也要注意图案,不要倒置。这是所修的曼茶罗,代表皈依境,也是供养的对境。有佛堂就放在佛堂的中央,有三层供桌的就放在中层,若是都没有就放在高处。
刚才说的是观想成五部佛的坛城,或观想成皈依境。其实你若真正明心见性、真正开悟证悟了,这不是观想,它就是一个五部佛坛城,就是皈依境。曼茶盘这么小,能装下浩瀚无际的坛城吗?能!只这样观想、忆念,就圆满了?是!若是你心里不明白、有怀疑,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没有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没有明白“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的道理,没有明白事实的真相,没有证悟事实的真理。
诸法的实相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密勒日巴尊者钻牛角,牛角没有变大,密勒日巴尊者也没有变小,可他仍然钻进去了,还在里面唱金刚歌呢!为什么呢?因为都是空性,所以什么都可以。如果密勒日巴尊者变小了或牛角变大了,密勒日巴尊者再钻进去,那是一般的神通,都不神奇。但是密勒日巴尊者没有变小,牛角也没有变大,而密勒日巴尊者仍然钻进去了,这才是“大神通”。证悟了诸法的事实真理、诸法实相的时候,就是这样。这也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即是小,小即是大”的意思。一厘米和一毫米没有区别,一个微尘的重量和须弥山的重量也没有区别,都是一样的。
当你明白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以后,就不会怀疑了。包括我们每天观想金刚萨垛佛降甘露消除业障,这都是缘起性空的道理。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修除障法对你来说也不会起作用的。你要明白、证悟缘起性空的道理,才能真正得到修法的功德和利益。
今天我们在这里摆设五部佛的坛城、摆设皈依境,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曼茶盘里这样一摆,就都圆满了。真的,要相信不可思议!要相信这样的真理!
这是所修的曼茶罗,是我们供养的对境,也是我们修法的所依。若是条件不具备,仅观想也可以;若是条件具备了,就准备这样一个曼茶盘,安放供堆,更容易观想、忆念。如果一点所依、缘起都没有,很难观出来,也很难忆念。
按传承,曼茶罗分两种:所供的曼茶罗和所修的曼茶罗。所修的曼茶罗是供养的对境,是我们修法的所依,也就是皈依境、五部佛的坛城。在这样一个殊胜圆满的对境、所依前面,我们做供养或忏悔才是如法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供曼茶罗(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