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楞伽补遗▪P3

  ..续本文上一页。故今特辨妄想过重。故六识灭,则内外心境一切皆寂灭,如来藏性应念现前。所以特说六识灭为涅槃也。此经宗趣,与相宗迥不相同,故不立七识。所以世尊随节说妄想分别通相,以显即妄即真,为如来最上一乘禅也。

   经旨来意。从二卷初示正行科中。四方便为能观之智。二种自性指所破之惑。无四句可离。无圣智可得。乃所显圆成之理。及离过绝非一科,四节立定。自后略示邪正因果,及广辨邪正因果,总是广释卷初四节之义。其观察义禅。观察觉,即前能观之智,妄想摄受计著觉,即释前所破之惑。攀缘如禅,即显前圆成之理。末后如来最上一乘禅,即释前离过绝非。细观经旨。前后各应。其理昭然。

   经文卷第三 笔记卷十一之十四

   初三种意生身,五无间种性,乃示因圆。宗说二通,乃示果满。以果海离言故。

   问曰。断证科,初明妄想不实破我执,言说性空破法执者,何也。 答曰。以外道妄想,专以执我见为本。而二乘虽离五蕴假我,犹执涅槃为我。故亦云心惑乱。故云烦恼障。然依言说为法执者。以内教学佛法者。不能离言得义。但执言说为实法。故今教以离言观心。为破法执,断所知障也。然我执外道居多。法执学佛法者居多。若起信所说我见。亦依所闻佛法而起。此经专破外道神我。故经论意异耳。

   问曰。其破法执,经文指语义而说,其旨甚明。若约妄想为破我执。意旨未显。以大慧但问妄想。 答曰。一往所说妄想,多指外道。而二乘但兼带而已。然外道妄想所计著,一我见耳。然大慧虽通问妄想生处。惟世尊约指摄所摄,堕有无外道见,计著我我所生。此所以妄想为外道我执之本也。其凡夫二乘计五蕴为我者。经文长行未显至颂中云,施设世谛我,诸阴阴施设。其旨的然明矣。更复何疑。

   问曰。大乘教中,皆说二执有分别俱生粗细不同。且云分别二执,从三贤至初地断尽。俱生二执,从二地至七地断我执尽,法执至佛地乃尽。今经说粗细二执一时断尽。未明其旨。请问其详。 答曰。此经顿教大乘。意在顿破无明,顿证一心。故二障亦顿断耳。大经云,不了第一义,故号为无明。第一义者,即此经所说第一义谛寂灭一心也。然不了二字,即无明也。了乃知也。经中频言知自心现量者,谓了第一义心也。且粗细二障因无明而有。今言顿了自心现量。则顿破无明。无明既破。则彼二障又何从而有耶。以真知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说名为智。此即自觉圣智也。若以即心正智,独照一心寂灭之体,则一切皆离。今因不了,则妄起分别执著,故名妄想。是以此经不说断无明。单说断妄想。妄想净处。即顿证一心。故无渐次先后耳。所谓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故为顿教大乘。

   问曰。转变章言转变者,乃一切众生生死往来舍身受身之情状也。而独指外道者,何耶。 答曰。佛说众生生死往来,受报好丑,乃随善恶业缘。故说如乳酪酒果等熟,但是异熟随缘耳。因外道妄计有作者为转变主宰。此邪见妄计。故特晓之曰。如是凡愚众生,自妄想修习生。实无有法为生灭主宰者。但如幻梦色生,言自妄想修习生。此云邪师邪教乃分别我执。以一往所说乃分别法执也。

   问曰。相续章,乃大慧因闻前佛说转变相,故即问生死相续义状。生死乃烦恼障招。而但约言说而问。且举极果之益以请者,何耶。 答曰。此经旨幽潜。殆非浅识所易窥也。此由前辨果地觉中,佛说觉人法无我,了知二障,断二烦恼,离二种死,是名佛之知觉。故此断证科中,约破二执,断二障,以显真因也。然所知障,单约执言说为法执。故大慧以言说为问。而所答十一相续。皆执言说以为所知障。以取变易生死者,乃俱生法执也。以障有二。故生死亦二。故末后总以愚夫三相续乃烦恼障招。俱生我执是乃总结二障。二死皆七识执取所招。故归过于三和合计著识为相续生死之本也。佛意甚明。第浅识者未易见耳。

   问曰。前世尊说妄想识灭名为涅槃。且云七识不生。今者何以俱生二执归过于七识。岂不自语相违耶。 答曰。观佛立言。各有所主。非相违也。以初云藏识因境界风吹,故起前七识浪为生灭耳。今显藏识自性本来涅槃。但因境界风吹,故有生死。若无境界风吹。则自性为常住涅槃矣。然境界乃五尘境界也。且此尘境,惟心所现,本自如如。若无六识攀缘执取。则诸法如如不动矣。但因六识不了唯心,妄自攀缘执取。则识风鼓扇,返吹藏海,起七波浪。是则起境界风,全是六识之过,而七识不预。以此识依内门转故,故云不生。此所以六识一灭,则八识为自性涅槃矣。今言俱生二执归过于七识者。以无始来,一向七识单执八识为我,名我爱执藏。集诸种子,相续生死,名为结生相续,长劫不断。乃此识之能,而六识不预焉。以造业者乃六识。受报者八识。相续生死者七识耳。是各就胜能而说。非前后自语相违过也。

   问曰。经中一往节节,大慧问中,多举果德以请。然世尊结显果德已非一矣。然与正显果德有何别耶。 答曰。大慧前于节次问中,所言果者。乃为请说法利。特举果以显法益也。世尊即说果德者。乃为破邪以明真因。乃举果以证验真因。皆在因门。非正说果德也。今因行已圆。二障已破。五住已亡。永离二死。归极一心。因穷果满。以显究竟一心之极果。此是正说果德。说二转依,以显法身出缠,证真常乐我净四德。此返妄归真之极则也。

   经文卷第四 笔记卷十五之十八

   问曰。当明法身常住,生死涅槃平等处。返妄归真,业已究竟一心真原矣。大慧乃问刹那者,何耶。 答曰。此正原始要终,结归一心之极则也。以初问百八义。佛以寂灭一心而答,曰一切皆非。故大慧即问诸识有几种生住灭。是则迷悟修证,皆生灭门中事也。然大慧初问百八义。总该十界依正,迷悟因果,不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四门摄尽。故今征诘诸妄,了悟一心。以显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究竟归趣一心真原。以显法身极则。以示生死涅槃平等。此是从迷返悟。总属生灭边收。皆不出大慧初问二种生灭也。意谓以有相生住灭故,有凡夫外道二乘偏邪之执。以有流注生住灭故,有七地已前菩萨之见。意显纵悟法身,亦未离生灭妄见。所谓菩提心生,生灭心灭。犹属生灭。今显生灭本不生灭义。若了本不生灭。则从前一往所说,皆梦中事。乃妄功用中有修断耳。故前梦中渡河之喻。以显有所修证皆梦幻法门。方显法身向上极则也。以此足见吾佛说始终不说一字,乃顿宗之极则也。

   楞伽补遗

   据光绪三十一年金陵刻经处版影印本录入

   据美国万佛城影印本校对

  

  

《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楞伽补遗》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