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三十二节、第三十三节、第三十四节▪P2

  ..续本文上一页宣说唯一之本性,唯一觉性一切诸法根,种种显现于一中不动,说为唯一根本自然智,犹如一摩尼中火与水,以个别缘而有不同见,本是一根如净琉璃宝,一本觉中起现轮涅二,唯一根本胜义菩提心,明与无明唯幻化差别。[13]

  (二)唯一

  譬如黄金其体虽一,以作佛像则赞稀有,以作严饰环则为美好,以作痰溺之器则秽浊。而其体性唯是一黄金界,清净为佛,不净为众生,所谓业与习气纵如何显现,然皆是心之分位各别安立之假名而已,而菩提心及作用唯是一界故,于菩提心中全无胜劣可得。《普作续》云:佛与有情诸业与习气,除菩提心外别无余法。[14]

  (三)唯一

  菩提心者如太虚空寂,无有忆念寻思修中胜,自己本性不动无修治,如如实性所在胜义心,诠表唯一佛陀离一切,唯一正见远离戏论边,唯一观修远离念虑边。唯一正行远离勤修边,唯一正果远离取舍边。[15]

  (四)唯一

  《珍宝镶嵌续》云:“自己心脏之坛城,唯一明点本自圆,本来即住大圆义,秘密义是圆觉性,明点空寂之炬光,自然界光此二者,远离空与不空边。无有功用现实住,为境界圆故自住。”[16]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

  在北传佛经大乘佛法中,唯一是重要修行解脱见地,举例如下:

  (一)佛言,如是以一切法本性唯一,能证所证不可得故,善现当知。诸法一性即是无性,诸法无性即是一性,如是诸法一性无性是本实性,此本实性无造无作,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如实知诸所有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则能远离一切执着。[17]

  (二)“又复,一切坚固相应者,谓一切法自性坚固,原始至终唯一真智,自性坚固自体无别故。[18]

  (三)一切佛剎中,一切如来所,如是遍法界,悉见真实体,十方广大剎,亿劫勤修行,能游正遍知,一切诸法海,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见,无生亦无相,普现于诸国。[19]

  (四)法无差别文字分别,是名神变,法无所行说有修行,是名神变,法无来去说有来去,是名神变,于一道证建立诸果,是名神变,于一味法分别三乘,是名神变,一切诸佛唯是一佛,说无量佛是名神变,一切佛土唯一佛土,说无量土是名神变,无量众生即一众生,说无量众生是名神变,一切佛法唯一佛法,说无量法是名神变,法不可示显示诸法,是名神变,法无所得修习作证,是名神变。[20]

  (五)有分别者,谓于正道而能求进,无分别者,观诸神变犹如虚空,有分别者,谓于定门而能积集,无分别者,谓住奢摩他而唯一境,有分别者,谓于毗钵舍那而有积集,无分别者,谓善入法性,有分别者,善能入解诸因缘法,无分别者,谓善能了知非因缘法。[21]

  (六)智者常精进,修行为福慧,智海得增满,得成诸佛海,修禅及般若,得离诸烦恼,不分别三界,得住于如如,智者修禅智,出世住实际,不染于诸法,离一切分别,不分别诸法,不见有众生,诸唯一相,得见佛境界,无量菩萨众,安住此法性,不恼于汝等,以住圣般若,如来于汝等,容恕不为恼。[22]

  (七)诸佛如来不生不灭寂静不二,离垢法身故,以唯一法身究竟清净处故。[23]

  --------------------------------------------------------------------------------

  [1] 龙钦饶降巴.《上师心滴如意宝》(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292~294页.

  [2] 龙钦饶降巴.《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50~351页.

  [3]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806~826页.

  [4] 龙钦饶降巴.《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82页下~第83页上.

  [5] 同上,第83页中~第84页上.

  [6] 《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沙啰巴译,《大正藏》第二十册. 第821页.

  [7]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卷第二十一,元释智译,《大正藏》第二十册. 第827页下.

  [8]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经》卷第二,施护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第5页上.

  [9] 龙钦饶降巴.《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20~122页.

  [10] 洛桑杰嘉措.《图解大圆满》.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06页.

  [11] 事业洲尊者.《六中有自解脱导引》(谈锡永翻译).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9~80页.

  [12] 洛桑杰嘉措.《图解大圆满》.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06页.

  [13]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16页.

  [14] 同上,第89页.

  [15] 同上,第131页.

  [16] 同上,第170页.

  [17]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三十六,第二分清净品第四十,玄奘译,《大正藏》第七册. 第196页中.

  [18]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一切如来大三昧曼拏罗仪轨分第二十二,法贤译, 《大正藏》第八册. 第819页中.

  [19]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如来现相品第二,实叉难陀奉制译,《大正藏》第十册. 第31页下.

  [20]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六,大神变会第二十二之一,大唐菩提流志译,《大正藏》第十一册. 第493页下.

  [21]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七,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三,法护等译,《大正藏》第十一册. 第852页上.

  [22]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十一,月藏分第十四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之二,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大正藏》第十三册. 第341页上.

  [23]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二,竟一乘宝性论僧宝品第四,后魏勒那摩提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第826页中.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三十二节、第三十三节、第三十四节》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