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10.法性。通达此十无有,即是大圆满之见。”[18]这是文殊菩萨与东方妙喜佛国法脉,与禅宗修行非常类似,其中脱噶看光利用人体四光脉修炼,是大圆满法最独特之处,终将出现四相、六灯、童子瓶身和三身任运智慧果。这也是佛教(包括继承大乘心法的大圆满法)与其他宗教相比最大的不同与特色,非常强调智慧解脱,了悟自然法则,实修实证,慧光普照十方。此外虽然上师相应法在前行中极为强调,但正行中也须脱离对上师的依赖性。 总之,由于大圆满法无为无相的特质,即使虹光化身也只是“光”的妙用,人类肉体的辐射潜能,只是掌握人体科学技巧窍诀,不能有丝毫执着,佛菩萨济世渡众方法多元,全身能量运用会牵涉某些神通现象,也不需大惊小怪,这仅仅是物理与心灵特质,我们也不能遗忘地球灵性修行的宝库,五台山目前就在中国北方山西省(注:吉祥狮子祖师与印度无垢友大士隐居处),笔者观察藏族宁玛派上师们常忽略此点,不知是否接受了唐密一些修行人观点,将金刚手与金刚萨埵视为同一尊菩萨,或认为金刚手菩萨与文殊菩萨根本不同尊,似乎遗忘印度祖师嘉饶多杰、妙吉祥友、无垢友大士对《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的注释(注:嘉饶多杰的《圣文殊真实名经释·咒义现观显论》、妙吉祥友的《文殊真实名经广释》、无垢友的《文殊真实名经释·显义明灯论》,本经汉地最早由北宋时期施护翻译,名为《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请参考第三章第一节),也就是遗忘文殊菩萨也是大圆满法的持有者,从前行开始较偏向东方妙喜佛国金刚萨埵一系法脉的传承,加上最初进入藏地弘法的祖师莲花生大士及原有的苯教影响,宁玛派仪式传承变得比较繁杂。当然文殊菩萨也有许多化身活跃在三界不同时空,启迪修行者(注:产生新的五台山修行地区灵气效应,大圆满法只是文殊菩萨传承的修行法之一,例如在第二章第八节《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提到文殊菩萨混迹在采女小儿中三月,渡人妙用。另在第六章第二节《楞严经》中文殊菩萨也使用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反闻闻自性,等等修行法),因此后世不必太执着原本山西五台山地点了。最后个人认为,地球有缘修行人终将了悟此心、物、光能互换窍诀,走向星际转移。(注:也许是大宇宙冥冥中计划的一部分吧!)而印度部分传承自中国,此古老的大乘修行思想(包括五台山、西藏冈底斯山脉佛法及汉地禅宗),对未来全人类文明创新启迪,将有极为巨大的贡献。(笔者注:中国影响未来人类文明有三大思想——大乘佛法、孔子易经思想、道家修炼老子思想) 十、大圆满法普及可提升人类意识科学减少毒品与精神疾病促进世界和平 人类精神疾病的根源,来自自我的不满足,不以真善美纯真一面待人处世,只知自由竞争、掠夺资源,不知因果法则,不肯济弱扶倾,共存共荣,放纵自我,对宇宙实相蒙昧不知,唯物主义与拜金主义盛行,道德逐步沦丧,而大圆满法注重本净禅修,虚空自然智慧启迪,正知正见正行,无自性中大悲服务众生,最后达到宝瓶童子身与虹光化身。由于常看虚空,心胸自然宽大,吸收太阳光能,心如太阳,大乘佛法中,特别文殊菩萨所讲内容,自然逐渐了悟于心,形成和平振动辐射波,禅坐功深心无迷乱,自然毒品不需求,心情舒展自然不会忧郁、压抑,文明带来城市生存压力,但修行回归古朴无杂念、清明觉性。祖师们认为大圆满法可以快速解脱,轮涅不二,因此凡修炼大圆满法者,将品尝诚非虚言的甘凉滋味,这种群体对世界和平有莫大贡献,对人类科技文明转换有非凡启蒙,是弥足珍贵的法脉啊!普通人生生世世生死轮回,迷惘不知实相,不知妙用肉体修炼,在世俗名利中打滚,对肉体与光能转换茫然无知,当今人体科学又如此贫乏,虽有基因、基本粒子层次了解,但光能波动、磁能、磁阵列了解甚浅,于是虹光化身变得如此神秘莫测,也是地球文明可悲因缘。有识之士应知,人性堕落,实来自不知宇宙自然法则演化流程实相啊! -------------------------------------------------------------------------------- [1] 谈锡永.《大中观论集》(下).香港:香港密乘佛学会,1998年.第257页. [2]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3] 龙钦饶降巴.《上师心滴如意宝》(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286、287页. [4] 龙钦饶降巴.《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5]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6] 龙钦饶降巴.《上师心滴如意宝》(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 [7]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大圆满禅定休息论清净车释等合编》(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8]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大圆满禅定休息论清净车释等合编》(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9] 龙钦饶降巴.《七宝藏论•宗派藏》.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文木刻版.第126页.转引自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智慧境界》.台北:大千出版社.2002年.第68页. [10]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五,无常品第三之余,大周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十六册,第616页上. [11] 郎钦加布仁波切.《大印证道歌——大手印五支金刚道歌解释》(敬安仁波切译).台湾桃园:冈波巴出版社,2008年.第49页. 笔者2007年5月13日曾在西藏阿里冈仁波齐峰冈波巴大师闭关处惹拉寺考察,另5月14日在密勒日巴尊者闭关的曲古寺、江扎寺附近修行洞的周围考察“看虚空”。 [12]《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大正藏》第19册,第125、127页下. [13]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狮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大正藏》第十二册,第548页. [14] 《大宝积经》卷一百五,善注意天子会第三十六之四破二乘相品第七之二,神通证说品第九,《大正藏》第11册,第591页. [15]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50页. [16] 龙钦饶降巴.《上师心滴如意宝》(索达吉堪布译).香港: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404、405、445、308~309页. [17] 龙钦饶降巴.《七宝藏论•宗派藏》.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文木刻版.第126页.转引自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智慧境界》.台北:大千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18]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结语2》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