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三章 第一节 从《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文殊真实名经》)谈起▪P2

  ..续本文上一页愿,舍离一切诸虚妄,无尽法界实离妄,胜妙法界极无尽)。[18]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成就无分别智,法界无分别,是大圆满法最高成就,穷尽法界。

  5、常住遍胜观行者,定中所观具智尊,内自证智不变动,本初最胜持三身。(诸常见中胜禅定,誓修静虑是智王,自解各各皆不动,最上胜者持三身)。[19]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禅定修炼已达自然智慧即诸佛的内自证智,达三身任运最高境界,大圆满法最高修炼。

  6、佛陀五身性,遍主五智性,顶冠五觉性,五眼持无着。(具足正觉五身性,遍主五种智自性,首冠庄严五觉性,持五种眼离执着)。[20]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修行已达五身、五智、五觉、五眼,融合任运。五智五觉同义,五智是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五身是法身、报身、化身、自性身、异熟身;五眼是佛眼、法眼、慧眼、天眼、内眼(肉眼)。表示法界一切神通智慧具足,妙用无边,是大圆满法五身、五智最高成就,早已究竟解脱。

  7、唯一不坏金刚性,即生即作世间主,虚空中生自然生,大般若智如大火。(独一坚固金刚性,初生已作有情主,现空性中自超出,胜智妙智如大火)。[21]

  上文已在(一)虚空自然智讨论过了。

  8、遍照大光明,智光遍照耀,智炬世间灯,大威光灿烂。(以大光明遍照耀,以智慧明令显现,是有情灯智慧炬,具大威势显光明)。[22]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智火光明,普照一切黑暗,明光灿烂,这是大圆满法虹光特色。

  (七)大圆镜智

  1、金刚生处金刚主,金刚心髓如虚空,不动一髻具傲慢,所着大象生皮衣。(金刚中生金刚主,是金刚心如虚空,不动独发相严身,所著大象生皮衣)。[23]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为金刚界秘密主,为金刚密续的守护者,大圆满法心髓部如虚空,具虚空空性,法性如虚空,大圆满法向虚空学习,眼注虚空修行成就。

  2、以妙音发大响声,三世间中唯一音,既周遍于虚空界,较世间音为最胜。(大柔和声大音声,三世界中独一音,遍虚空界声哮吼,诸有声中皆殊胜)。[24]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发出唯一殊胜的法界空性音,无色、无相,大圆满传承不靠语言文字,是一种密意、密音传承。

  (八)妙观察智

  1、三苦诸苦皆寂息,三尽无边三解脱,一切障碍悉得离,住于虚空平等性。(灭除三种诸苦恼,灭三毒得三解脱,决定解脱诸障难,住于如空平等中)。[25]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由于已达虚空平等性境界,对一切障碍已无执着,解脱一切苦恼,除灭一切贪、嗔、痴。

  2、知净不净复知时,了知誓句具誓主,知根器且知时机,亦精通于三解脱。(亦解善恶及时辰,遍主解记具记句,解时及解有情根,能作于三解脱)。[26]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具极清净的本性,知晓种种愿力而且了知众生的根器和开悟的时机,对于声闻阿罗汉、缘觉辟支佛、菩萨如何解脱非常精通,这已经是大圆满法的妙用无边,任运之果。

  3、梵婆罗门知净梵,于梵涅槃得证时,释离度脱度脱身,解脱寂性之寂者。(梵婆罗门解净梵,超圆寂时得净梵,脱离缠缚解脱身,解脱圆寂是圆寂)。[27]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知道婆罗门修行极为清净,但有梵我执,真正解脱不生梵天,烦恼障、所知障尽皆消除,完全解脱。

  4、涅槃寂灭与寂静,妙出离即尽边际,净除苦乐至究竟,离欲即为诸蕴尽。(超越悲哀灭悲哀,微妙决定近出离,能除苦乐之边际,离欲身中而超越)。[28]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达到最高涅槃境界,脱离一切束缚,已达无苦无乐境界,色、受、想、行、识五蕴执着皆解脱。

  5、超越心识与法性,得持色相无二智,无分别而无功用,三世正觉作事业。(识心超越于法性,持理即是无二智,离虚妄者默然成,修于三世正觉行)。[29]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已无自性与法性的执着,达到无分别智,无功用任运成,过去、现在、未来永远觉悟,三界度化众生事业庞大。

  6、吉祥金刚宝灌顶,一切宝主自在者,一切世间自在主,一切金刚持主尊。(金刚大宝灌顶相,诸大宝性即自在,世间自在诸法性,持金刚者一切王)。[30]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是一切金刚修行的主尊,身上拥有一切开悟方法的宝贝,在世间自由自在,用宝贝方法给众生灌顶,意即教导众生种种方法修行。

  7、波罗蜜多尽圆满,于一切地具庄严,究竟清静法无我,正智如月心光灿。(诸到彼岸皆究竟,一切地中具庄严,真实清净无我法,真实智月殊胜光)。[31]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智慧到彼岸已经完全圆满,菩萨十地,一切地皆已庄严运用,已达到最究竟、清净解脱,心光灿烂如月亮一般皎洁,已无心垢。

  (九)平等性智

  1、大爱着于诸有情,实无所着如虚空,于诸有情意中生,疾速如诸有情意。(于诸有情大分着,亦如虚空无所著,一切有情意中生,速疾犹如有情意)。[32]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大悲慈爱于众生,但心境犹如虚空一般没有执着,一切众生幻化由心意、心间产生,非常快速产生犹如众生心的变化一样快速。

  2、无量诸佛之化相,令显现为亿万身,刹那现证于一切,亦知一切刹那心。(一切正觉幻化身,无边亿界令出现,彼诸剎那现了解,亦解剎那诸有义)。[33]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是一切诸佛的化身,可以显现亿亿万万身,能在刹那间显化一切,亦能知道一切万物刹那心中的变化。

  3、舍离一切概念义,持于识境之寂灭,具足有情诸意境,趣入一切有情意。(一切想义皆弃舍,亦令灭除心识意,能缘一切有情心,亦解一切有情意)。[34]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已经脱离一切语言文字表象的概念,对于意识的感受已经完全消失,不受影响,具有一切众生的心念,而且能了解一切众生的心念。

  4、住于一切有情意,于彼心中平等住,满足一切有情意,一切有情意具乐。(在彼一切有情心,随顺一切有情意,充满一切有情心,令诸有情心欢喜)。[35]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能够进入一切众生的心念,了解一切众生的心念,平等对待,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心念,让众生快乐。

  5、舍离立宗之过失,一切迷乱皆消除,于三世得无碍智,一切义利三德性。(成就究竟无错谬,一切谬解皆舍离,于三义中无疑智,诸我三种功德性)。[36]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对一切宗派已没有执着,没有任何情迷意乱,无碍智了知过去、现在、未来,知道一切三德(笔者注:印度《瑜伽经》指明亮、惰性愚昧、阴暗)特性,大圆满法妙吉祥友祖师认为三德是:空、无相、无愿。月官祖师翻译成:力量、尘、暗。[37]这里,三德是印度的数论派哲学所使用的专用名词,一般修行人不容易理解。

  6、五蕴义于三时中,每一刹那善观察,刹那现证等正觉,具持一切佛自性。(五蕴义理三时中,于诸剎那能分别,一剎那中正等觉,持于一切正觉性)。[38]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在每一个时间善于观察五蕴的运作及习性(注:内观),每一刹那看透五蕴的执着,获得解脱,无上正等正觉。具有一切诸佛的特性、法性。

  (十)成所作智

  1、诸等正觉者所悟,皆为无上佛菩提,密咒生处无文字,说为三部大密咒。(解了一切正觉者,正觉菩提即无上,出密咒处无文字,大密咒者是三种)。[39]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与其它佛菩萨开悟的无上菩提智,能了解一切陀罗尼咒,无法用任何文字表达,诸佛菩萨说出身、口、意三部大咒语,谈锡永上师认为毗卢遮那佛代表如来部为身,不动佛代表金刚部为意,阿弥陀佛代表莲花部为语。[40]

  2、生出一切真言义,皆由无字大明点,五文字者即大空,百字亦实为空点。(诸密呪义令增长,大明点者无文字,大空即是五种字,空明点者六种字)。[41]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由没有文字能描述的大光明明点,生出一切咒语,五字文殊咒a、ra、pa、ca、na代表大空性的意思,在《大般若波罗蜜经》中陀罗尼门有提到代表无生的意思。金刚萨埵的百字明咒也是空性明点产生。

  3、一切形相无形相,十六半半持明点,超越支分与算数,持于第四禅之顶。(种种诸空无种种,十六半半具明点,亦无支分超于数,即四静虑之初首)。[42]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假象,由空产生的,修持中脉脐轮、心轮、喉轮、顶轮的脉瓣(三十二瓣、十六瓣、八瓣、四瓣)产生的明点,超过估量,大圆满法中脉验相时,修持已超过第四禅天。

  4、知一切禅定支分,等持种姓及传承,等持身为最胜身,一切受用身之王。(了解一切静虑支,明解静虑种族性,具静虑身身中胜,受用身者一切胜)。[43]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知道一切禅定法脉,大圆满法传承的种姓,最高境界禅定身,具有首楞严三昧禅定境界,超越灭尽定,能享受一切禅悦。

  5、化身亦为最胜身,受持诸化佛传承,周遍十方而化现,随宜世间作义利。(化身即是殊胜身,持彼化现之种性,种种化现十方中,依法利益于有情)。[44]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大圆满法成就具有无数化身,大悲周遍应化十方,无数化佛灌顶加持金刚手菩萨,与无数化佛合一,帮助众生。

  6、菩提萨埵大勇识,具大神足超世间,成就般若波罗蜜,能达般若如如性。(菩提勇识大勇识,大神足者超世间,达彼智慧之实性,亦获智慧之体性)。[45]

  上文指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是金刚大菩萨,勇猛具有大神变,成就最高波罗智慧,能与空性、法性合一,自如运用波罗智慧,帮助众生。这是大圆满法最高解脱成就,神变无方,三身任运。

  总结:以上《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是宁玛派极重视的一部修持大圆满法入门的经典,具有心部、界部、口诀部所有修行特质,自古以来修行者持诵修行时就将其正行分为:一、幻化网现证菩提;二、金刚界大坛城;三、清净法界智;四、大圆镜智;五、妙观察智;六、平等性智;七、成所作智。主要七部分加上前言、结语。笔者将其重点分析跟大圆满法修行相关处,给大家参考。作为文殊菩萨法门中,对大圆满法而言最重要的首部经。其它文殊菩萨大乘经典也将在后面各节分析,显密互证,文殊菩萨化身金刚手菩萨是大圆满法最主要的传承者,与金刚萨埵一起弘扬大圆满法脉。

  

  --------------------------------------------------------------------------------

  [1] 谈锡永.《大中观论集》(下).香港:香港密乘佛学会,1998年.第222页.

  [2] 月官菩萨.《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广释》(林崇安译).高雄:谛听文化,2001年.

  [3] 《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卷上,北宋施护译,《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09页.

  [4]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5] 龙钦饶降巴.《上师心滴如意宝》(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286~287页.

  [6] 同上,第288~289页.

  [7] 同上,第286~287页.“初劫具喜积时殊胜童子妙光佛以比喻直指本性,当时,从无量光佛心间降下五尺高的水晶塔,以此直指本性。而后水晶塔落于三十三天尊胜宫巴德热刚嘎顶层,后降落到五台山上,其后落于金刚座,再后落于岗底斯山(冈仁波齐峰),水晶塔放射光芒普照十方从而遣除了众生的分别念。”

  [8]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元释智译,《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30页中.

  [9] 同上,第826页中.

  [10]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元释智译,《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26页中.

  [11] 同上,第826页中.

  [12] 同上,第826页中.

  [13] 同上,第827页上.

  [14] 同上,第827页上.

  [15] 同上,第827页中.

  [16]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元释智译,《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27页中.

  [17] 同上,第827页中.

  [18] 同上,第827页中.

  [19] 同上,第827页中.

  [20] 同上,第827页中.

  [21] 同上,第827页中.

  [22] 同上,第827页中.

  [23] 同上,第828页上.

  [24]《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元释智译,《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28页上.

  [25] 同上,第828页中.

  [26] 同上,第828页中.

  [27] 同上,第828页中.

  [28] 同上,第828页中.

  [29] 同上,第828页中.

  [30] 同上,第828页中.

  [31]《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元释智译,《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28页中.

  [32] 同上,第829页中.

  [33] 同上,第829页中.

  [34] 同上,第829页中.

  [35] 同上,第829页中.

  [36] 同上,第829页中.

  [37] 谈锡永.《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梵本校译》.台北:全佛文化,2008年.第322页.

  [38]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元释智译,《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29页中.

  [39] 同上,第829页下.

  [40] 谈锡永.《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梵本校译》.台北:全佛文化,2008年.第328页.

  [41]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元释智译,《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29页下.

  [42] 同上,第829页下.

  [43] 同上,第829页下.

  [44] 同上,第829页下.

  [45] 同上,第829页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从《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文殊真实名经》)谈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