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修持所了知之义,领受自住智慧,乃为修行,如同趣入坛城也。修习稳固已,远离修道、勤作以及持执八乘宗派之主张等,于大圆满之义,已得确信,乃为大修,如于坛城中,得受灌顶也。是故,若趣入于此自性大坛城者,则不能以有相物等,而趣入此坛城,是以自之觉性力而趣入彼者也。于彼不改而安住,即是安住之方便法,彼中自明而显现,能见自性无改实义之智,此既为大圆满之道,亦为安住方便之果也。”[11]
而十四世达赖喇嘛也提到“在大圆满中,以澄明本身为基础,透过净觉(或知觉),能够生动而确定的呈现出澄明安住的方法。这是超越一切迷惑的蒙蔽,以及一切因着概念腐蚀而束缚的澄明体验。澄明是经由本身细微的能量而彰显,在清明中觉醒;在不丧失和不再融入中,令其赤裸并成为自己唯一的专注。最究竟的要点就是,清晰的觉知到基本虚空和智能都现前的一种觉性。在此要点的基础上,澄明的证量明耀灿烂,越来越清晰,如同百亿个太阳。
如果你要问,是什么使得这个方式如此独特和殊胜:令粗糙的气进入脉中,或是红、白明点的融化,只有你在修行时才会发生。净觉不会追随二元攀附的对象,外或内,而是赤裸裸的,保任着自生而生起。……你是依着这个基础来修行;这更可以取代气、脉以及明点的禅定。”[12]同样呼应《普作续》中的看法。
二、明心见性是大圆满法的成佛要旨
不立一切见、修、行、果,意思是大圆满不着一切见、修、行、果,但是涅槃解脱境、明心见性仍是修行殊胜目标,不是执着的终点。
(一)修行者通过生死次第的修持,可以破除蒙蔽在心上的无明实执,了悟实像,从而证得法身,但这样仍不圆满,这是因为在心中破除的无明实执还只是表面,无明实执的根,还在身上的脉、风、明点的最深处,所以需要用圆满次第的修行净化脉、风、明点,彻底清净无明习气的根源,转业风为智风,化蕴身为光明,修成报化二身,获得三身圆满,这样就能即身或即生成佛。
大圆满法则更为超脱,它认为,三身完全具足于众生所具有的觉性菩提心之中,修行者只要证悟到了这一觉性菩提心,三身就会自然圆满,即身成佛,而不必通过不同次第的修习。大圆满的正行有彻却和脱噶两大法门,修彻却,可以当下证得空明双见的心性,从而圆满三身,最后身体化为极微而成佛。修脱噶,则能使内心光明增长,肉身化光,成就虹光身,长久住世,度生无量。
(二)大圆满法认为众生心性之当下即是佛性,佛和众生的区别只在于“觉”和“迷”,众生每一刻都有机会明心见性,只是因为在迷乱之时,有身口意三业的搅扰,不认识本觉智慧而枉受轮回之苦。为了使这个佛性显露,依上师口诀保持宽坦任运的修持,使自性进入远离障蔽的自然状态,从而直接认取本净俱众生智,最终明心见性。
对所见之“性”的理解,各派有不同的看法。很多宗派,包括禅宗都只重视求见心性的空分,即了悟心性本空。而大圆满法则不仅只是悟到心的空分,而且还要见到心的明分(即心性能起作用的性能——本性显了分和显照万事万物——大悲周遍分),即空明双见。
大圆满法认为,心性除了有空的一面,还有有的一面,这就是心的明分。明分就是心性光明,它犹如明镜,能够照显世间一切万物。心性的空分成就佛的法身,而明分则成就佛的报、化二身。因此明心见性仅仅悟到心的空分还不够,还要见到心性光明,从而三身圆满而成佛。当通过一系列的修持见到了空明不二、内外明澈,显现出空分心体赤裸裸、心性光明朗照的真心之后,也就彻见自心本性了,这才是真正完整的明心见性。
如何明心见性呢?大圆满法尤其重视顿悟,主要是通过彻却(立断)的修行,直指心性,使空分和明分当下显现,从而圆满三身,得到解脱。[13]
小结:种种彻却正行与前行方法的训练,破除习气、肉体业力执着与束缚,还归本净、本觉菩提智慧,注意种种前行是方便消除执着烦恼,自性解脱,获得自在,不是愈修越愈负担。而明心是空性实证,见性是光明妙用,因此为方便三身神变,大悲救渡有缘众生,佛界(法界)传下脱噶与光合一,实修实证,破除假信仰,偶像假崇拜。破文字、语言推理境界,佛法不是只有唯心论,只讲讲佛菩萨说的法,而强调在六度波罗蜜中深入禅修自然智慧、本净澄明、明空赤露、本来面目,到达苦乐无执、轮回涅槃不二、光光相融合、无修无学的解脱境界。
--------------------------------------------------------------------------------
[1]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50~51页.
[2] 谈锡永.《大中观论集》(下).香港:香港密乘佛学会,1998年.第14~15页.
[3] 同上,第13页.
[4]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索达吉堪布译.香港: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701页.
[5] 同上,第669页.
[6]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7~68页.
[7] 同上,第87页.
[8]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9] 同上,第137~139页.
[10] 同上,第150页.
[11] 全知麦彭仁波切.《大圆满直指心性 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1997年.第149页~第150页.
[12] 达赖喇嘛.《大圆满》.台北:台北心灵工坊出版社,2004年.第186页.
[13] 洛桑杰嘉措.《图解大圆满》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8页、71页.
《第一章 第五节 大圆满法的思想见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