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P6

  ..续本文上一页执所执之气(风)的通行处,通过修炼气脉将左右二脉的气息纳入中脉,便可现证光明境界。

  

   接受灌顶,了解身体经络和脉的功能后,开始修炼,修炼时间一般以旭日东升之时为宜。首先,修炼生起次第法,具体方法有胎生修行法,温湿生修行法,化生修行法和重点修行法。从大圆满讲,通过修炼生起次第法,认识蕴界和生处所摄的生死涅槃一切法本来在身语意曼荼罗得到证悟的道理。

   修炼圆满次第法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我加持次第。

  

   第二步,各种金刚次第。气合,在五轮中间修五部佛的标帜手相,通过修炼百会轮,颈宝(喉宝轮)、心轮金刚、脐轮莲花、秘密轮宝剑,使十方诸佛融入五部佛各自的标帜中,使心入定。

   第三步,宝满次第,共同受用的大乐使从四轮生起四喜智慧。

  

   第四步,杂兰达惹(dzalanthara持火)次第。五部佛的标帜变成身曼荼罗,阴阳(方便智慧)结合,产生甘露充满全身,猛厉火焚烧“哈”(ham)之乐,增长双运之证和三摩地。

  

   第五步,不可思议次第,意想心轮光点中间的“吽(humv)字上各本尊的种子发光,射向生死涅槃,佛及有情众生,诸界融入光中,归入心光,最后在不可思议义上获得止观双运,成就果位。证得圆满次第法以后,合修生圆二次第,即无二光明次第修。任运身本来住在心*轮中,秘密明点住智慧本性,通过上师口诀加强修行,证达生庄严轮的一切曼荼罗之界。

   总的来说,大圆满法的修炼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希望即生得到解脱;二是中有解脱;三是自性化身成佛。修持方法总分为三种:

  

   第一种:准备阶段,涉及选择修行地点、修行姿势等。地点,一般以山林、海边等比较安静的地方为宜。坐姿,最常用的有金刚跏趺、象坐、狮坐和仙人坐四种。金刚跏趺是修炼中最常用的一种姿势。

   象坐,是受用身的修行姿势,故称“受用身坐”,或“报身坐”。形如象卧,双膝相并跪地,两脚掌向外,两肘立地,两手托腮,双目前视。

   狮坐,姿势如狮睡,故名。从三身说,这种坐法为法身坐。两手指内捆,两脚掌伸前着地,仰头注视天空。

   仙人坐,是化身坐势,故名“化身坐”。坐如金仙,两手交叉放在膝上蹲坐,手掌复二肘,两眼微下视。

  

   三种修法的观看法都不准翻动眼睛,缓慢呼吸,不能从鼻孔发出,而要从嘴里呼出,保持均匀。一般初业时,气微内护;当虔信、出离心和三摩地增长时,缓慢将气控制在内直至饱满。烦恼或不高兴时,使劲发出“哈”(ham)音,意守外气。

  

   晴空作为观看的对境,当日升约一尺时,注目日出方向;傍晚,凝望日落,会发现无数明点布满宇宙。当天空出现第一堆白色,升起智慧火焰,内具五色彩光,这时明点仿佛孔雀羽、莲花、塔、本尊身、珍珠璎珞等,形象各异,不可思议。进一步修炼,感觉大智慧住心间光明脉,性空和悲智无二无别,融为一体,这是修成的智慧自然灯。尔时,只用仙人坐法,两眼微下视,象坐与狮坐为辅助。概括起来说,修行出现的相状有三种:

  

   第一种:魔障相。这种相能够化成各种身形,离地行走,能于镜中不时出现两种身影(实际上是幻影)。口诵猛厉咒语,用黑香料和大小甘露水洗头尾,修炼忿怒本尊,身上能发出各种光,清除心烦恼等。

   第二种:盈亏相,气心相合微修,立刻天空布满本尊及光明,禅定刹那生起。

  

   第三种:不变秘密相。分三种,一是自见不向他现相,身体轻如木板.难以感觉到呼吸,净心修习禅定,这时一看雪山,冰雪即刻溶化,岩石会变成尘土。

   二是他见对自己不现,身体光滑,无白发皱纹;指甲不生,地水火风无法伤害,空行自如。

   三是自他皆见,身现佛相,白发逐渐变黑,新生牙齿,面无皱纹,皮肤脱换,声音甜美。

  

   当采取象坐和向前观看法修行时,狮坐和仙人坐为辅,现光长约一弓,明点如姆指大小,五光轮中布满白、黄、红、绿、蓝五色,如同彩虹、明点中间出现各种颜色的四瓣莲花形相,一切障碍自行消退。修行的结果获得大识转身,藏语叫做“颇哇钦波格”(Vphobachenbovisku),如水中之月。

   &n, bsp; 中有解脱修持方法,分为三种:

   第一:以见修决定自性中有,当预感到死亡来临之际,昼夜修炼娘提法,证得见修暖位;

   第二:于法性回想死中有。死相降临时,金刚上师播撒中有光明,如果自己有能力播撒,就不请金刚上师;

   第三:法性中有。隐没方法有五种:识融化在天空;天空融于光明;光明融于双运;双运融于智慧;智慧融于任运之宝。

  

   在大圆满修持法中,最重要的两种方法是“彻却”(khregschod)和“托噶”(Thodrgal)。“彻却”是藏语的音译,意为“立断”,属于修定法,相当于“基”,具体的修炼方法如上所述。“修此功法,应无所住,亦无差别”,证达法性本净,明空自然智,把握法身本净的思想,以离对治心。

   “托噶”,意为“超越”,或“顿超”,属于修光法,相当于道。修持方法和前面介绍的一样,有四层涵义。

   第一:身要是三种坐姿,任何一种皆可;语要是禁言;意要是念力与散合相分离。

   第二:依止三要自然现前;门要,三种观法中任何一种皆可;境要,天空离去;气要,从口中将气徐徐呼出,智慧从天空中间不流散他处。

   第三:修法使四相出现。

   第四:随学口诀。“当境界出现时,不可执著相,当以心力相控,任其消失”。⑵

   通过托噶修持能够打开自然身曼荼罗中如来的秘密门。

   第五节 大圆满伏藏

   关于伏藏的形成问题,前面已经提到,它是印度佛教发展的产物,并非是莲花生的发明创造。《正法摄聚经》记载:

  

   “阿难,为使诸法遍住,将此等法数卷写作伏藏供养,即得彼十。何谓十?得佛眼,故名见佛之藏;得天耳,故名闻法藏;不还得僧,故名见僧藏;得宝手,故名不知尽藏;圆满随好色藏;不为奴,故名奴藏;得辩才,故名圣善藏;断除反攻,故名无畏藏;众生养身,故名善生藏”。⑴

   《三摩地经》云:

   “清净威严,将大菩提萨埵之法藏置入山、山谷及树中,卷写无数陀罗及法门实践”。

  

   《胜乐略续》也说:“续及续之王,令你金刚手,掘藏为伏藏”。最初,伏藏只是保护或存放佛教经典的一种特殊方式,随着密教的兴起,密教经典不断增多,加上教派之间激烈的矛盾斗争,伏藏这种特殊的存经方式几乎变成了一类经典名称。根据藏文资料记载,秘密教至金刚萨埵将密教修部经典整理成卷后,发现广泛传播的时机尚未成熟,于是托付给空行羯摩自在母,她把八大教典进一步分成总续五部、所为续十部装进八种宝箱封盖藏在清凉寒林,时机成熟以后掘出分别授予无垢友、哞迦罗、妙吉祥友、龙树、莲花生、达那桑枳达、罗摩补崛诃耶和寂藏等八大成就者,他们带到不同的地区传讲。

  

   在西藏,伏藏起始于公元八世纪。按照藏文史籍所载,莲花生处于对后世众生的考虑,发现广泛传讲的时机尚未成熟,把一部分密典整理书写埋藏在岩洞、柱穴之中,待后世有缘人去发掘。公元八世纪,佛教处于初建阶段,力量相对比较薄弱,难以在大范围内传播;另一方面,由于受苯教势力的反对和排挤,佛教传播受阻。为了防止经典受损伤,莲花生采取了印度早已就有的存经方式。

   《隆庆全集》记述,莲花生受赤松德赞之命,组织涅

  益希循努、南喀娘波等人翻译密典,由著名书写家勒金尼玛等人负责写在黄、灰、蓝、黑四色纸上,丹玛孜芒和阿阇黎益希央等人校对,共计一百零八种分类装入宝筐中盖印严封,埋在不同的地方。其中,在钦浦的格邬地方埋有五大伏法藏;

   洛札吉曲拉康中,埋藏《诸佛密意集经》等七部经续及口诀;

   门隅的狮子岩洞中,埋藏《莲花大…

《大圆满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