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P6

  ..續本文上一頁執所執之氣(風)的通行處,通過修煉氣脈將左右二脈的氣息納入中脈,便可現證光明境界。

  

   接受灌頂,了解身體經絡和脈的功能後,開始修煉,修煉時間一般以旭日東升之時爲宜。首先,修煉生起次第法,具體方法有胎生修行法,溫濕生修行法,化生修行法和重點修行法。從大圓滿講,通過修煉生起次第法,認識蘊界和生處所攝的生死涅槃一切法本來在身語意曼荼羅得到證悟的道理。

   修煉圓滿次第法分五步進行:

   第一步,我加持次第。

  

   第二步,各種金剛次第。氣合,在五輪中間修五部佛的標幟手相,通過修煉百會輪,頸寶(喉寶輪)、心輪金剛、臍輪蓮花、秘密輪寶劍,使十方諸佛融入五部佛各自的標幟中,使心入定。

   第叁步,寶滿次第,共同受用的大樂使從四輪生起四喜智慧。

  

   第四步,雜蘭達惹(dzalanthara持火)次第。五部佛的標幟變成身曼荼羅,陰陽(方便智慧)結合,産生甘露充滿全身,猛厲火焚燒“哈”(ham)之樂,增長雙運之證和叁摩地。

  

   第五步,不可思議次第,意想心輪光點中間的“吽(humv)字上各本尊的種子發光,射向生死涅槃,佛及有情衆生,諸界融入光中,歸入心光,最後在不可思議義上獲得止觀雙運,成就果位。證得圓滿次第法以後,合修生圓二次第,即無二光明次第修。任運身本來住在心*輪中,秘密明點住智慧本性,通過上師口訣加強修行,證達生莊嚴輪的一切曼荼羅之界。

   總的來說,大圓滿法的修煉要達到叁個目的,一是希望即生得到解脫;二是中有解脫;叁是自性化身成佛。修持方法總分爲叁種:

  

   第一種:准備階段,涉及選擇修行地點、修行姿勢等。地點,一般以山林、海邊等比較安靜的地方爲宜。坐姿,最常用的有金剛跏趺、象坐、獅坐和仙人坐四種。金剛跏趺是修煉中最常用的一種姿勢。

   象坐,是受用身的修行姿勢,故稱“受用身坐”,或“報身坐”。形如象臥,雙膝相並跪地,兩腳掌向外,兩肘立地,兩手托腮,雙目前視。

   獅坐,姿勢如獅睡,故名。從叁身說,這種坐法爲法身坐。兩手指內捆,兩腳掌伸前著地,仰頭注視天空。

   仙人坐,是化身坐勢,故名“化身坐”。坐如金仙,兩手交叉放在膝上蹲坐,手掌複二肘,兩眼微下視。

  

   叁種修法的觀看法都不准翻動眼睛,緩慢呼吸,不能從鼻孔發出,而要從嘴裏呼出,保持均勻。一般初業時,氣微內護;當虔信、出離心和叁摩地增長時,緩慢將氣控製在內直至飽滿。煩惱或不高興時,使勁發出“哈”(ham)音,意守外氣。

  

   晴空作爲觀看的對境,當日升約一尺時,注目日出方向;傍晚,凝望日落,會發現無數明點布滿宇宙。當天空出現第一堆白色,升起智慧火焰,內具五色彩光,這時明點仿佛孔雀羽、蓮花、塔、本尊身、珍珠璎珞等,形象各異,不可思議。進一步修煉,感覺大智慧住心間光明脈,性空和悲智無二無別,融爲一體,這是修成的智慧自然燈。爾時,只用仙人坐法,兩眼微下視,象坐與獅坐爲輔助。概括起來說,修行出現的相狀有叁種:

  

   第一種:魔障相。這種相能夠化成各種身形,離地行走,能于鏡中不時出現兩種身影(實際上是幻影)。口誦猛厲咒語,用黑香料和大小甘露水洗頭尾,修煉忿怒本尊,身上能發出各種光,清除心煩惱等。

   第二種:盈虧相,氣心相合微修,立刻天空布滿本尊及光明,禅定刹那生起。

  

   第叁種:不變秘密相。分叁種,一是自見不向他現相,身體輕如木板.難以感覺到呼吸,淨心修習禅定,這時一看雪山,冰雪即刻溶化,岩石會變成塵土。

   二是他見對自己不現,身體光滑,無白發皺紋;指甲不生,地水火風無法傷害,空行自如。

   叁是自他皆見,身現佛相,白發逐漸變黑,新生牙齒,面無皺紋,皮膚脫換,聲音甜美。

  

   當采取象坐和向前觀看法修行時,獅坐和仙人坐爲輔,現光長約一弓,明點如姆指大小,五光輪中布滿白、黃、紅、綠、藍五色,如同彩虹、明點中間出現各種顔色的四瓣蓮花形相,一切障礙自行消退。修行的結果獲得大識轉身,藏語叫做“頗哇欽波格”(Vphobachenbovisku),如水中之月。

   &n, bsp; 中有解脫修持方法,分爲叁種:

   第一:以見修決定自性中有,當預感到死亡來臨之際,晝夜修煉娘提法,證得見修暖位;

   第二:于法性回想死中有。死相降臨時,金剛上師播撒中有光明,如果自己有能力播撒,就不請金剛上師;

   第叁:法性中有。隱沒方法有五種:識融化在天空;天空融于光明;光明融于雙運;雙運融于智慧;智慧融于任運之寶。

  

   在大圓滿修持法中,最重要的兩種方法是“徹卻”(khregschod)和“托噶”(Thodrgal)。“徹卻”是藏語的音譯,意爲“立斷”,屬于修定法,相當于“基”,具體的修煉方法如上所述。“修此功法,應無所住,亦無差別”,證達法性本淨,明空自然智,把握法身本淨的思想,以離對治心。

   “托噶”,意爲“超越”,或“頓超”,屬于修光法,相當于道。修持方法和前面介紹的一樣,有四層涵義。

   第一:身要是叁種坐姿,任何一種皆可;語要是禁言;意要是念力與散合相分離。

   第二:依止叁要自然現前;門要,叁種觀法中任何一種皆可;境要,天空離去;氣要,從口中將氣徐徐呼出,智慧從天空中間不流散他處。

   第叁:修法使四相出現。

   第四:隨學口訣。“當境界出現時,不可執著相,當以心力相控,任其消失”。⑵

   通過托噶修持能夠打開自然身曼荼羅中如來的秘密門。

   第五節 大圓滿伏藏

   關于伏藏的形成問題,前面已經提到,它是印度佛教發展的産物,並非是蓮花生的發明創造。《正法攝聚經》記載:

  

   “阿難,爲使諸法遍住,將此等法數卷寫作伏藏供養,即得彼十。何謂十?得佛眼,故名見佛之藏;得天耳,故名聞法藏;不還得僧,故名見僧藏;得寶手,故名不知盡藏;圓滿隨好色藏;不爲奴,故名奴藏;得辯才,故名聖善藏;斷除反攻,故名無畏藏;衆生養身,故名善生藏”。⑴

   《叁摩地經》雲:

   “清淨威嚴,將大菩提薩埵之法藏置入山、山谷及樹中,卷寫無數陀羅及法門實踐”。

  

   《勝樂略續》也說:“續及續之王,令你金剛手,掘藏爲伏藏”。最初,伏藏只是保護或存放佛教經典的一種特殊方式,隨著密教的興起,密教經典不斷增多,加上教派之間激烈的矛盾鬥爭,伏藏這種特殊的存經方式幾乎變成了一類經典名稱。根據藏文資料記載,秘密教至金剛薩埵將密教修部經典整理成卷後,發現廣泛傳播的時機尚未成熟,于是托付給空行羯摩自在母,她把八大教典進一步分成總續五部、所爲續十部裝進八種寶箱封蓋藏在清涼寒林,時機成熟以後掘出分別授予無垢友、哞迦羅、妙吉祥友、龍樹、蓮花生、達那桑枳達、羅摩補崛诃耶和寂藏等八大成就者,他們帶到不同的地區傳講。

  

   在西藏,伏藏起始于公元八世紀。按照藏文史籍所載,蓮花生處于對後世衆生的考慮,發現廣泛傳講的時機尚未成熟,把一部分密典整理書寫埋藏在岩洞、柱穴之中,待後世有緣人去發掘。公元八世紀,佛教處于初建階段,力量相對比較薄弱,難以在大範圍內傳播;另一方面,由于受苯教勢力的反對和排擠,佛教傳播受阻。爲了防止經典受損傷,蓮花生采取了印度早已就有的存經方式。

   《隆慶全集》記述,蓮花生受赤松德贊之命,組織涅

  益希循努、南喀娘波等人翻譯密典,由著名書寫家勒金尼瑪等人負責寫在黃、灰、藍、黑四色紙上,丹瑪孜芒和阿阇黎益希央等人校對,共計一百零八種分類裝入寶筐中蓋印嚴封,埋在不同的地方。其中,在欽浦的格邬地方埋有五大伏法藏;

   洛劄吉曲拉康中,埋藏《諸佛密意集經》等七部經續及口訣;

   門隅的獅子岩洞中,埋藏《蓮花大…

《大圓滿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