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P2

  ..续本文上一页含着不同的见地,不同的修行原理。但我们要知道,修行是需要基础和次第的,比如皈依、发心、戒律,是修学任何法门都绕不开的。具备这些基础,进而选择一个法门修行,或念佛,或参禅,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否则,一开始就抓住一部经或一句佛号懵懵懂懂地念着,可能念了几十年还是不知所云,还是法不入心。原因何在?就在于基础不足,在于对这些经教、佛号理解得肤浅。倘若内心不曾和法相应,自然无法念得得力。所以,基础扎实和适合自己都很重要。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提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是不是念佛需要一刻不停地念下去?

     答:都摄六根,不是说要把眼睛闭起来,把耳朵塞起来,关键是在于正念的培养。比如思维轮回的痛苦,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将心调整到位之后,再专注于佛号,就能在内心形成强大的正念。这种正念一旦稳定,自然形成相续的作用。这不是要嘴巴不停地念,因为你还要吃饭,还要睡觉,怎么相续?所以相续的是正念,是心与佛号的相应。当然,在正念尚未形成之前,确实不容易做到净念相继。因为心念是无常的,时有时无,时断时续,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问:对于在家人的修行来说,是“要见十方佛”还是“闲观一片心”更合适?

     答: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抉择。有能力闲观一片心,不妨直接观心。如果内心散乱而无法观照,可以通过念佛将心念专注于佛号。相对来说,持名念佛比观心会容易些。另外,念佛和观心也可以统一起来,这样念佛的效果会比较好。

    问:皈依后如何进一步修学?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答:皈依后如何进一步修学?是很多信徒的普遍问题。在今天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接触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语系的法门,但这种多样化的选择,对初学者不见得有益。因为他们并未具备选择能力,多半只能根据个人感觉而非法义作出判断。而凡夫的感觉又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不少人就热衷于跑庙找师父,天南地北,到处参访。而每位善知识的教导未必一致,最后就可能一片混乱。所以,我建议你们听一听我在戒幢佛学研究所讲的“菩提道次第略论系列讲座”。只要用心听下来,相信你们对佛法修学的理路、要领和次第都会有基本认识,那就不会偏执一端或不得要领了。

    问:在家人不能证得阿罗汉果,若想今生解脱,是否只有往生净土这条路呢?

     答:从声闻乘来说,在家居士可以证到三果,这是很高的果位了。而从菩萨乘来说,很多大菩萨都是以在家身份出现,比如我们熟悉的弥勒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大善知识中,也有很多是在家居士。

   当然,如果没有今生解脱的把握,念佛求生净土是比较保险的方式,这也是很多祖师大德的选择。

    问:我身体不好,很担心哪天就会死,怎样修行才能使身体健康?才能对今生去向较有把握?

     答:身体健康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保持良好心情,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其次是合理安排饮食;第三是多做户外运动。从佛法来说,还提倡多放生,以慈悲心关爱动物,你让众生免遭横死,生活安乐,自然会感得健康的果报。此外,适当的禅修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至于担心死的问题,其实念死就是很好的修行。当我们想到生命危脆,朝不保夕,对世间的贪著就会减少,能更快进入修行状态。但在不明心性之前,我们对生死会感到迷茫。也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更要努力修行。通过念死无常、念轮回苦,对三宝生起强大的信心。只要我们深信三宝为世间唯一依靠,无论何时离开世界,就不必担心堕落恶道了。

    问:现在很多地方把建寺造像作为开发旅游的项目,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现在确实有很多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带动旅游而建寺造像,从佛教本身来说,这样做显然是不如法的。一个道场的存在,关键在于法的内涵,这样才能起到净化社会人心的作用,否则就和旅游景点没有本质区别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寺庙也热衷于旅游开发,这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也和教界缺乏良好的修学氛围有关。我觉得,教界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和众生的共业密切相关。如果众生业力较重,是不易感得清净道场及大善知识出现的。所以,我们不要过多责怪环境,也要考量自己:为什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由此策励自己精进修学。

   作为学佛人来说,我们在顺应环境的同时,还要主动选择清净道场,选择堪为依止的善知识,主动调整自己的心行状态。在努力过程中,相信我们感得的外缘也会发生变化。

    问: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答:从佛陀建立出家制度的角度来说,当然出家更有利于修行。尤其在修行初期,仅靠个人力量,很难摆脱世俗的诱惑,摆脱内心的欲望、情绪和烦恼,这就需要善知识作为护佑,需要清净环境作为助缘。出家没有太多的世俗负担,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更为单纯。但现在的寺院受经济浪潮影响,真正如法的修道环境也不多。为什么说今天是末法时代?就是因为诱惑太多,环境太险峻,修行人很难找到用功办道之地。过去的寺院,一道围墙就和尘世是两个天地。而在红尘滚滚的今天,到处是围墙挡不住的网络和电视,只有靠我们内在的围墙来抵挡。所以,今天无论以哪种方式修行都很难。

   世间那么多人都在欲望中辛苦挣扎,惟有真正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才能生起猛利的出离心。这种出离心不是厌倦,而是因为你已看透世间本质。虽然在做很多事,但只是为了生存的方便,利他的方便。这种做事,就不易对我们构成干扰。否则,你对轮回还会充满期待,即使换一个环境也没用,因为环境只能起到暂时的辅助作用。作为在家居士来说,关键在于透彻轮回本质,确定三宝为究竟皈依,从而生起出离心,并进一步提升为菩提心。若能以这种心行生活,在家一样可以修行。正如《维摩经》所说:“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当然,如果有出家的因缘,有殊胜的道场,有善知识的引导,出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修行,用于弘法利生。

  

《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佛法修学要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