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二章 藏传密宗的兴起、发展及其现状▪P5

  ..续本文上一页弟兄。扎西孜巴王的三个儿子就请洛顿•多杰旺秀派遣亲教师和轨范师各一人前来该地区弘扬佛法,洛顿•多杰旺秀遂派堪布释迦雄努和轨范师益西尊追二人前去弘法,他们首先建立僧伽组织。卓弥•释迦益西就在此时出家为僧,堪在释迦雄努和轨范师益西尊追商量后提出,欲想光大佛法,就得培养大批人才,遂集会僧徒三百多人,其中选出卓弥•释逃益西、达洛•雄努尊追等人,前去印度学习佛法。临行前两位大师对他们讲道:“戒律乃圣教根本,般若乃圣教心藏,密法乃圣教精髓,应善学之!”。这样卓弥•释迦益西开始走向佛门,他和达洛•雄努尊追等人携带许多黄金前往印度求法。他们先到尼泊尔,并在那里住了一年,拜辛底巴大师的弟子尼泊尔的班智达辛哈为师,主要学习梵文,同时兼听了一些密法。

   当时印度的超戒寺或超岩寺中有六位善巧师,即博通佛法的高僧。所以,卓弥等留学僧前去超戒寺投入辛底巴大师门下听法,首先听讲《戒律》,其次听受《般若波罗蜜多》,后听受密法。卓弥•释迦益西在辛底巴大师前共学习了八年,成为一名大学者。之后,卓弥和达洛二人前往东印度,拜弥图达瓦上师的弟子一比丘僧为师,他为卓弥进行灌顶,讲授密法,传授请教授要诀,把无上本续的“道果”法也传授给了卓弥。由于这位大师传授的密法,比辛底巴讲授的密法,更使卓弥生起悟性,卓弥在那里住了四年。卓弥•释迦益西在印度及尼泊尔共待了十三年之久,当他返回西藏时,以前的堪市释迦雄努和轨范师益西尊追以及僧众从远道来迎接这位学成而归的学增。

   回来后卓弥首先在后藏建立了木古垄寺,该寺作为他在后藏弘扬佛法的基地,一边收徒传教,一边翻译佛经。当卓弥在木古垄寺和拉哲山岩潜心修习佛法时,印度高僧嘎雅达热班智达来到后藏贡塘地方,卓弥及时前去将班智达迎请到木古垄寺,并献黄金五百两,从该师处获得《喜金刚》、《金刚帐》、《桑浦扎》、《惹里》、《四阿惹里》等续(密教)及《密诀宝露》(即“道果法”)诸法要论的传授。这时卓弥已经五十二岁,又经数年修行体验,至六十三岁,他才将密法“道果法”传授给前来学习的徒弟。相传卓弥的弟子中长于要门者三人,长于本续者五人,得成就者七人。像玛尔巴大师从十五岁开始在卓弥•释迦益西处学习梵文及佛教知识,正如玛尔巴大师曾说:““在吉祥木古垄寺的卓弥译师前学习声明和诵语,恩惠非小当尽知。”还有萨迦派的创始人贡却嘉布、宁玛派的著名高僧释迦琼乃也曾向卓弥大师学习“道果法”,特别是贡却嘉布在卓弥前学得新密法“道果法”后,创立了以修习“道果法”为主要特色的萨迦派。可见,卓弥•释迦益西大师是“道果法”这一佛教密法在藏族地区得以传播的第一位藏族高僧。

   卓弥•释迦益西不仅是一位开创“道果法”的密宗大师,同时又是一位大翻译家。他的译著很多,现收人《甘珠尔》中的有《喜金刚释难侨莫迦》、《现观次第论》、《六十四佐格释说》、《喜金刚注释续》、《金刚空行脉基注释》、《吉祥金刚酥油灯顶教法》、《独勇密修法》、《宝光密修法》、《无主瑜伽母密修法》、《甘露密修法》、《胜乐轮现观释难》等等;收入《丹珠尔》中的有《注释续十疏》、《吉祥密金刚续第四章》、《吉祥轮戒律无量续王》、《智慧密续王》、《吉祥月鬘续王》、《吉祥贪之续王》、《续王无析事续部》、《大自在陀罗尼论》等等。特别是卓弥大师翻译了《欢喜金刚第二品》等三种密续及其它重要密法;依靠大译师仁钦桑布的帮助翻译了《般若二万五千颂光明论》、《般若八千颂广释》等许多经论,并进行讲授阐释,从而使甚为深奥的《般若波罗蜜多》经得以弘传。卓弥•释迦益西还建立了如何讲授父续(在金刚乘中主要以论述幻身或现分方便生起次第的经典)和母续(是以阐述智慧空分为主的佛教密宗经典)等密法的教规。

   卓弥•释迦益西大师于藏历第一饶迥之木虎年(1075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总之,卓弥•释迦益西大师无论在讲授还是在翻译方面,都突出了对佛教密宗的阐述宏扬。因而他为推动藏传佛教“后弘期”密法(即所谓的新密法)的发展作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C、玛尔巴•却吉洛哲

  

   玛尔巴•却吉洛哲,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的著名密宗大师,又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创始人,在藏传佛教史上享有盛名。

   玛尔巴于1012年生在西藏山南地区洛扎秋切的卓窝隆拍萨村,父亲名叫玛尔巴•旺秋维赛,亲叫佳姆朵黛,他们兼营农牧工业,资财颇为丰足。玛尔巴•旺秋维赛夫妇生有三个子女,玛尔巴为最小者,他自幼心思敏捷而又秉性顽烈。因此,玛尔巴•旺秋维赛考虑到,如果从小引导小玛尔巴走正路,无论出家在家,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人物。于是当小玛尔巴长到十二岁之时,父亲给他介绍了一位当地老师,学书识字,并引导小玛尔巴入了佛门,小玛尔巴原名叫塔玛旺秋,此时给他取法名为却吉洛哲。由于小玛尔巴天资聪颖,学习进步很快,但他又性情执拗,极好争辩,与老师的关系不太融洽。因此家人责怪小玛尔巴:“这个冤家真造孽,总有一日会遭报应,重则送掉他自己或我们的性命,轻则失去咱家田财房屋。”最后小玛尔巴的父亲劝他去远方亲近一位善贤上师求学为好,并给他筹措费用,送了印制《大般若经十六函》所需纸张两驮、黄金一两、银瓢一把、良马一匹,并备紫檀木质鞍子、织锦缎一匹等。当时卓弥•释迦益西大师从印度回来不久,名声远扬四方,小玛尔巴就带上父母送给的费用或物品,直奔卓弥住处芒喀木古垄寺,将两驮纸张并驮牛供奉干卓弥大师,并向卓你大师恭敬顶礼,倾诉求法缘由,乞请给予灌顶、传授教法。但卓弥大师没有马上给玛尔巴灌顶和传授教法,而只是教他学习梵文的直读和印度普通话的翻译。玛尔巴在卓弥大师前学习三年,终使梵语文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之后,玛尔巴醒悟到自己与卓弥大师没有长期相处的法缘,而欲想到印度去拜访班智达那若巴上师,于是辞别卓弥大师返回家乡筹措资金,最后得到家里分给他的那份家产,并兑换成一十八两赤金。玛尔巴带上这些黄金便踏上了去往印度的征途,他先到达尼泊尔,在那里遇到那若巴大师的二位尼泊尔籍弟子,即基特巴与本达巴。经过这二位大师的指点和介绍,玛尔巴很快在印度拜见了那若巴大师,并虔诚顶礼,奉献不少金花。于是那若巴大师接收了这位来自远方的藏族徒子的亲求,给他先灌喜金刚顶,后传授《二品续》、《金刚帐续》等密法。一年后的某一天,玛尔巴到附近的城里消遣游玩,恰好与他同来印度求法的老乡聂译师相逢,聂译师问玛尔巴:“你这段时间学了些什么法?”玛尔巴回答:“我在那若巴上师处学到了喜金刚法。”聂译师便说:“今日我俩相逢,正好辩论一番。”于是他俩针锋相对,激烈辩论,由于玛尔巴对喜金刚法十分精通,聂译师辩论不过,但心里又不服,就嘲讽玛尔巴说:“喜金刚法已在故乡西藏很盛行,学它何用?学就应该学属于父续部的集密金刚,这才是在印度最为殊胜的密法,它的风脉效 验最灵,通过此法,可以立即成佛。”对于集密金刚的法门,玛尔巴从未学过,因此,玛尔巴返回住处后,祈请师父慈悲为怀,传给徒弟集密金刚法,那若巴上师对他说:“集密金刚是父续类的法门,此法的教主名叫益喜宁保(智藏),现住印度西方拉盖夏扎寺圆月精舍内,你可去那里,向他求此法。”玛尔巴遵师指引,便来到益喜宁保住处,亲近这位大师,先获得集密金刚的教授,后又得到事续,行续和瑜伽三部的仪轨,以及全部实践修炼法。从此玛尔巴在密教的要义方面生起了正觉。玛尔巴为了酬谢益喜宁保上师教他学完密宗本续之恩,便用身、语、意三业供养,深得上师欢心。之后,玛尔巴辞别益喜宁保大师,返回以前住处,即那若巴住地。返回途中在一座庙里又遇见同乡聂译师,聂译师向玛尔巴问道:“你现在又学了些什么法?”玛尔巴说:“我学了父续的集密法”,为此,两人又辩论起来、结果玛尔巴胜利了。于是聂译师又讽刺玛尔巴说:“父续的集密金刚法巳在西藏弘传,现在应求的是母续的摩诃麻耶法(大幻法),此法中有静的脉,动的风,庄严的菩提心等教授。”于是玛尔巴又来拜见上师那若巴,祈请师父慈悲,传给他母续的摩河麻耶法。那若巴大师接受玛尔巴的请求,并指示他去毒海洲(充满危险的某地),那里住着一位名叫拜希瓦桑布(寂贤)或称古古热巴的大师,他就是母续的摩河麻耶的主宰者。那若巴大师还特地为玛尔巴举行法会送行,并祈愿玛尔巴平安无事。玛尔巴经过艰难险阻,到达印度南部的毒海洲,找到古古热巴大师,而且很顺利地获得了母续的摩河麻耶法。在求法过程中充满传奇色彩,在此不赘语。

   玛尔巴在古古热巴大师前学完所需密法后,便想很快回到那若巴上师身边,于是准备起程。临行前古古热巴为玛尔巴饯行,将传授过的诸法经典全部赠送给他,并将手放在玛尔巴的头上说:“到我这住地来,路途艰辛,你知难而来,获得了巨大利益。那若巴知道你是有机缘的人,才派你到我这里来。以后还要派你到麦哲巴(印度一密宗师)那儿去。那若巴本人对你也是很慈悲的,不但收你为徒,向你传授了随顺心愿的法要,并且敕封你为教化雪域西藏的菩萨。”玛尔巴也为感谢古古热巴大师给他无私传授密法而献上一首道歌。 …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二章 藏传密宗的兴起、发展及其现状》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