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永嘉禅宗集》达照法师讲解▪P42

  ..续本文上一页

  十、妙契玄源

  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宁执观而迷旨?达教之人,岂滞言而惑理?玄是妙有真空的意思。源是源头之义。契入了实相的人,境界真是妙不可言。悟到真心的人,怎么可能执着修行的方法不放,却迷失了佛法的真意——空性呢?比如骑驴找驴的人,根据驴子的气味和叫声终于找到驴了,那还用每次都再去闻味、听声地寻找一遍才知道驴的下落吗?当然就不用了。教理通达的人,怎么会被文字所左右,迷惑了佛法的真意呢?所谓“依文解意,三世佛冤。”通达教理的人已经透过语言文字见到了佛法的真意,所以就能“依旨行文,代佛宣法”了。

  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明白了佛法的真理,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因为真理是离语言相、离文字相、离一切相的,什么语言都说不到这里;真理并不因言语而生,也不因无言而灭,而是本来现成、不生不灭的。

  体会到宗旨,也就是证悟了真心本体时,心行就是心的一切功能,比如能观、所观,妄想、思量,一切识、一切智,山河、大地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此时的境界就是《证道歌》里写的“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这样的一颗心是任何观法都无法观察思维到的,所以说何观之能思。

  证到了实相,就根本不用再去观,随处都可见。苏东坡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华严经》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重重无尽,无尽重重,处处都是佛的三身。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光明无尽,无尽光明,时时不离真如佛性,其境界真是难以言说,不可思议。

  所以永嘉大师说,心言不能思议者,可谓妙契寰中矣!到了这个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是契入万法的本源了,达到大乘佛法修行的最高境界了。寰中就是宇宙的中心,比喻极其重要、美妙的地方,因为这个中心是不可得的,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地方,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样子。如何才算契入了呢?证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契入了,说契入也无处可入,所以这个契入就叫做妙契。

  讲到这里,观心十门就讲完了,永嘉大师把自己实证过程中的智慧结晶留给后人,就是希望我们相信佛法的真实不虚,希望佛法能在我们身上继续反射出无相的光芒,照彻自己、照亮他人,又无丝毫踪迹可寻。这样的光芒我们捕捉到了吗?其实根本不用去捕捉,只要你不再去观境,而是去观心,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境就是心,色就是空。乃至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每一丝晨雾、每一株小草,都是光芒万丈的我佛如来。

  后记

  

  妙果钟声明历历,松台月色静悄悄!

  在一个雨后的夏日清晨,漫步于松台山的孝子岭上,微风摇曳着古寺的钟声,薄雾轻舞着竹枝的疏影,昨夜伴随雨滴陨落的松针,踩在脚下沙沙作响,身心透彻清凉,顿觉翻开了尘封的记忆!这是一片多么神圣的土地?一千三百年前声震寰宇的永嘉禅,松台九寺今何在,孤影依依净光塔!这是一段多么神奇的传说?响彻大地的古老歌谣,叮叮当,三脚门外孤老堂,松台山上仙人井,妙果寺里猪头钟!这是一篇多么美妙的诗歌?《证道歌》传遍世界,《禅宗集》代佛宣扬!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印度诗人泰戈尔曾欲来访,日本僧侣跪倒在净光塔下,感谢祖师的智慧恩泽时,焚香顶礼处泪流成行,无数高僧把洁净的头颅叩倒在泥土上!令人羞愧,令人感伤,还有多少温州人居然不知何为永嘉禅?令人兴叹,令人回肠,现代人何曾停下匆忙的脚步给自己问个安?为何忘记了让自己过得自在安祥?为何忘记了我们的智慧慈悲的祖先就在身旁?!旭日升起,人来人往,接受了一天忙忙碌碌的松台山,又在默默地重复着诉说曾经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夜灯下,几许幽深,几许凄惶!不是现代都市不够热闹,而是在热闹繁华的背后,空洞的眼神里还有多少的茫然?永嘉禅恰是一剂圆明妙智的药方,恰是一座回归乐园的桥梁,恰是一曲人生实相的宣扬!

  应温州青年学佛者的请求,永嘉禅初级班从二〇〇六年春天在美丽的景山正式开课。最初发起的学员为五十人,年龄为二十二岁到五十岁之间,其中大学以上学历的有四十二人,中学文化的八人,可谓青年知识分子的学佛群体。后因世事无常因缘变迁,开讲了八讲之后即告暂停半年多时间,场地转移到太平寺般若讲堂,又继续讲了十七讲。直到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永嘉禅初级入门二十五讲,才圆满完成。历时一年半,讲课地点几经迁移,听课学员轮番更替,前后参与人次超过二百人,期间的波折与喜悦尽在不言之中,实属不易!在一个深秋的周末,结束了永嘉禅初级入门的学习后,班委会安排禅修班同学前往文成安福寺及其景区龙麒源等地参访、行脚、秋游。秋日中的安福寺古朴、宁静,日光充裕,景区龙麒源更是秋韵无尽,徜徉在山的凝重和水的灵动中……

  初级班二十五讲都同时进行摄像,刻录成光盘,翻刻了五千多套与有缘者结缘,得到了广泛的回应,并有人因此学习永嘉禅初级班而增长了打坐时间、增长了定力、开启了智慧。特别是台湾生命电视台进行了播放,于是港台以及海外其它国家也有人来电索取原始资料。本地的学员也经常询问何时开办中级班,学习兴趣依然很高。为了大家方便复习初级班,更好地学习中级班,今天初级班教材的文字稿终于交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付印了,也算是为永嘉禅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〇〇三年温州市政府在市区松台山上重建永嘉大师舍利塔——净光塔,为一城之表。同时出土的永嘉大师舍利子,光芒万丈。永嘉大师的著作《禅宗集》、《证道歌》,传播宇内。可谓名副其实的“功德言论”永不朽的千古人豪。所以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温州历史上真正了不起的人就是永嘉大师。时值和谐社会,又逢创建文化大市,这位世界级的历史巨人备受关注!在省民宗委和市民宗局的领导下,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二日,温州市佛教协会成立了“温州佛教永嘉禅学会”,命余为会长,负责永嘉禅的研究、学习、交流、弘扬等工作,深感荣幸!

  永嘉禅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永嘉大师的禅学思想为现代人所喜爱所重视!今后,我们将沿着永嘉大师的修学历程,按照永嘉禅的内在修学体系,进行中级班和高级班的修学,不停地完善永嘉禅的实用价值,为现代社会注入古老而常新的生命智慧。回想起永嘉大师那“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的潇洒境界和自在情怀,顿觉生命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宁静的光明。

  永嘉禅就是永嘉大师证悟的禅法,永嘉大师的禅修证悟过程是:从天台止观入门,著有《永嘉禅宗集》为证,后来阅读《维摩经》印心而开悟,继而到曹溪南华寺六祖大师处得以印证,旋归温州弘扬南宗顿悟禅法及天台法华圆理,著有《永嘉证道歌》为凭。所以,按照其禅法修证过程而建立永嘉禅修学体系,初级班课程为《止观入门》和《禅宗集》,中级班课程为《维摩经》和《六祖坛经》,高级班课程为《证道歌》和《法华经》。按照“藉教悟宗”、“禅教相资”的原则,可谓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智目行足而至于道场。

  感谢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在百忙之中审阅文稿,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对禅宗发展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我对禅宗一些概念的叙述方法也更为准确。特别是楼老师说佛教需要僧人来认真弘扬,要契合社会发展多元文化的需求,发扬佛法的优秀精神,并欣然应允为本书作《序》,提携后学的婆心,振兴中华的壮志,令我永铭五内,感恩不已!

  初级班学习过程中,严峻、木木、梅海、晓海、建燕、晓燕等班委付出了不少心血。樊世刚、彭长沂、王菀鑫、陈旭琴、刘奕、慧西、慧芬、慧印、明平等居士进行了文字整理和校对工作,则庄师做了最后总校。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深深的感谢!愿佛陀的光明照耀人间充满喜悦,愿永嘉大师的法雨普润苍生究竟清凉!

  天台子达照于温州松台山妙果寺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日

  佛前忏悔发愿文

  

  【忏悔文】

  从于无始, 以至今生。  毁坏三宝, 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 断学般若。  杀害父母, 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 破他梵行。  毁坏塔寺, 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 拔无因果。  狎近恶友, 违背良师。

  自作教他, 见闻随喜。  如是等罪, 无量无边。

  故于今日, 生大惭愧。  克诚披露, 求哀忏悔。

  惟愿三宝, 慈悲摄受。  放大光明, 照触我心。

  诸恶消灭, 三障蠲除。  复本心源, 究竟清净。

  回向发愿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后学—仰山印月于2010-4-21根据达照法师新浪博客文章整理。

  

《《永嘉禅宗集》达照法师讲解》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