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铃木大拙年谱与著作目录▪P2

  ..续本文上一页岁 3月,以主论文《楞伽经的研究》(英文)、附篇《楞伽经》(英译)以及《楞伽经梵汉藏对译语汇索引》,被大谷大学授予文学博士称号。自5月初至6月下旬,赴中国(包括当时所谓的“满州”)和朝鲜进行佛教实地考察。此次中国之行,铃木一行由南向北,先后到过上海、杭州、宁波、奉化、普陀山、苏州、南京、镇江、北京等地,访问的佛寺道观及文教机构有灵隐寺、净慈寺、天童寺、阿育王寺、祐圣道观、雪窦寺、瑞光寺、戒幢律寺、报国寺、清凉禅寺、金山寺、白云观、雍和宫、观音寺、北京大学、中国学院等,会见的中国僧人居士及知名人士有王一亭(画家兼商人)、何耀光、鲁迅(时在上海)、阮鉴光(公大第二纱厂顾问)、褚民谊(行政院官员)、常惺(厦门南普陀寺住持,时在杭州灵隐寺)、太虚(时在雪窦寺)、圆瑛(天童山住持)、昌桂(峨眉山寺住持,时在阿育王寺)、兴慈(苏州戒幢律寺住持)、印光(时在苏州报国寺闭关)、蒋梦鳞(北大校长)、祁大鹏(中国学院总务长)、安世霖(白云观总理)、梅雪明(白云观道士)、觉先(北京观音寺住持)、宽祥(北京万寿寺住持)、胡鸣盛(北京图书馆)、杨维新(同上)、钱稻孙(清华大学教授)、胡适(北京大学教授)、汤用彤(同上)、徐鸿宝(东方文化图书馆主任)等。8月,完成《支那佛教印象记》长文,记述此次访华的印象。是年,英文《禅论集》第3卷在伦敦出版。

  1936年(昭和11) 66岁 6月,与姊崎正治、贺川丰彦一同出席在伦敦召开的世界信仰大会。 7、8两月,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国家图书馆搜集敦煌文献资料。10、11月间,作为日本外务省委派的日英交换教授,先后在剑桥、牛津等多所大学做《禅与日本文化》等日本佛教文化的讲座,并在牛津大学开设坐禅会。11月赴美,先后在美国中部和东部诸大学讲演,并在洛山矶的西本愿寺说法。翌年1月归国。

  1939年(昭和14) 69岁 7月,夫人比亚特利斯在东京去世(61岁)。《什么是无心》出版。此后,直到战后长期留美为止的大约10年间,每年刊行五、六册日语著作(主要为禅方面的,但是也有《净土系思想论》等)。

  1940年(昭和15) 70岁 4月,设立禅文化国际研究会。

  1942年(昭和17) 72岁 成为大谷大学教学研究所所员。

  1944年(昭和19) 74岁 3月,由于安宅弥吉的资助,建筑在圆觉寺塔头东庆寺山上的松冈文库书库、阅览室、住宅落成。松冈文库的书籍主要由铃木夫的藏书合并而成。10月,任大谷大学教学研究所东亚教学部部长。是年,《日本的灵性》出版。

  1945年(昭和20) 75岁 6月,西田几多郎逝世(75岁)。12月,财团法人松冈文库的设立获得批准。

  1946年(昭和21) 76岁 在友人R.H.布莱苏的协助下,英文杂志《文化的东方》在松冈文库创刊。12月,任大谷大学教学研究所顾问。

  1947年(昭和22) 77岁 为纪念喜寿(77大寿),《佛教的大意》出版。

  1949年(昭和24) 79岁 1月,成为日本学士院会员。6月,赴夏威夷,出席在夏威夷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8月,喜寿纪念论文集《禅的论考》出版(久松真一编、岩波书店出版)。从9月到翌年2月,在夏威夷大学讲学。11月,获得文化勋章。《临济的基本思想》亦于是年出版。

  1950年(昭和25) 80岁 2月,离开夏威夷进入美国本土,在克雷亚门特大学讲《日本文化与佛教》,继而受洛克菲乐财团的委托,先后在耶鲁、哈佛、康耐尔、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芝加哥等大学讲《佛教哲学》。

  1952年(昭和27) 82岁 2月,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在哥大期间,先后讲授《华严哲学》、《禅的哲学与宗教》等。

  1953年(昭和28) 83岁 6月至9月,在欧洲各地旅行及讲演。

  1954年(昭和29) 84岁 7、8月,在欧洲各地旅行及讲演。

  1955年(昭和30) 85岁 1月,因《铃木大拙选集》(由古田绍钦编辑)而获得朝日新闻社颁发的朝日文化奖。10月,被举为日本宗教学会名誉会长。

  1956年(昭和31) 86岁 8月,赴墨西哥,在墨西哥市大学讲演。任财团法人西藏大藏经研究会会长(该研究会后改名铃木学术财团)。

  1957年(昭和32) 87岁 1月,由廓内里亚斯·克雷因资助,成立纽约禅研究会,并任会长。7月,再赴墨西哥。其间与弗罗姆共同参加关于禅与精神分析的讨论。9月,与当时正在访美的久松真一共同在哈佛等大学讲授禅学。

  1958年(昭和33) 88岁 4月,赴欧洲。5月,作为远东代表出席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万国博览会宗教部会议,并做关于“灵性”的讲演。11月,归国。

  1959年(昭和34) 89岁 6月,赴夏威夷,出席在夏威夷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8月,被夏威夷大学授予法学博士的名誉学位。同时被授予名誉学位的还有印度的拉达克里希南和中国的胡适。

  1960年(昭和35) 90岁 10月,大谷大学为铃木举办90大寿庆贺宴会,铃木学术财团出版祝寿纪念论文集《佛教与文化》。辞去大谷大学教授职务,成为该大学名誉教授。在大谷大学供职期间,铃木担当的教学门类主要为佛教学和宗教学,以及演习(类似于原著精读课)。先后讲授的课程有:《禅宗学概论--关于中国禅宗的发生》、《禅宗哲学》、《楞伽经的研究》、《从宗教心理学所见之禅及净土教》、《关于般若经的主要思想》、《慧能时代禅思想的诸方面》、《念佛与禅》、《禅宗思想史的初期》、《禅宗思想史》、《中国禅与净土的交涉》、《禅与净土》、《净土系思想》、《禅》、《般若的理论》、《禅思想与神秘思想》、《宗教与近代思想》(以上属佛教学系列);《宗教经验中的“一”》、《宗教学概论》(主要根据W.K.Wright: Student's Philsophy of Religion)、《从宗教心理学所见之禅及净土教》、《海拉的祈祷论》、《宗教本质论》、《通过维摩经所见的佛教神秘思想》、《法华经的宗教意识》、《东西方神秘论--佛教特别是禅与普罗丁》、《宗教概论》、《鲁道夫·奥托的宗教观》、《般若的宗教》(以上属宗教学系列);鲁道夫·奥托的《祈祷和信仰的宗教》(Rudolf Otto: Religion of Grace and Christianity)、鲁道夫·奥托的《神秘主义,东方和西方》(Rudolf Otto: Mysticism,East and West)、亨利·伯格森的《道德与宗教》(Henri Bergson: Morality and Religion)、《佛教与基督教的宗教经验比较研究》、威廉·詹母士的《宗教经验种种》(William James: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威廉·詹母士的宗教论》(以上属演习系列)等。

  12月,受印度政府邀访问印度。

  1961年(昭和36) 91岁 将亲鸾的《教行信证》英译完毕(草稿)。

  1963年(昭和38) 93岁 《东洋的看法》出版。

  1964年(昭和39) 94岁 4月,获得印度亚细亚协会颁发的第一届泰戈尔诞生百年奖。7月,出席在夏威夷大学召开的第四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

  1965年(昭和40) 95岁 将停刊的《东方佛教徒》英文杂志复刊。

  1966年(昭和41) 96岁 7月12日在东京圣路加医院逝世。戒名“也风流庵大拙居士”。

  铃木大拙著作目录

  《佛陀的福音》 P·凯拉斯著 铃木大拙译 1895年 佐藤 信

  《新宗教论》 铃木大拙著 1896年 贝叶书院

  《静坐的劝告》 释宗演、铃木大拙编 1899年光融馆

  《阿弥陀佛》 P·凯拉斯著 铃木大拙译 1906年 丙午 出版社

  《天界与地狱》 E·斯维登堡著 铃木大拙译 1910年 有 乐社

  《禅学之大要》 铃木大拙著 1913年 光融馆

  《斯维登堡》 铃木大拙著 1913年 丙午出版社

  《禅的第一义》 铃木大拙著 1914年 丙午出版社

  《新耶路撒冷及其教理》 E·斯维登堡著 铃木大拙译 1914年 丙午出版社

  《神智与神爱》 E·斯维登堡著 铃木大拙译 1914年 丙午出版社

  《神虑论》 E·斯维登堡著 铃木大拙译 1915年 丙午出版社

  《向上的铁槌》 铃木大拙著 1915年 兴成馆书店

  《禅的研究》 铃木大拙著 1916年 丙午出版社

  《从禅的立场出发》 铃木大拙著 1916年 光融馆

  《百丑千拙》 铃木大拙著 1925年 中外出版社

  《随笔·禅》 铃木大拙著 1927年 大雄阁

  《禅是什么》 铃木大拙著 1930年 大雄阁

  《关于宗教经验》 铃木大拙著 1930年 白道社

  《敦煌出土神会录》 铃木大拙解说 1932年 石井光雄

  《禅的真髓》 铃木大拙著 1933年 大雄阁

  《兴圣寺本六祖坛经》 铃木大拙编 1933年 安宅弥吉

  《楞伽经》 铃木大拙解说 1934年 东方书院

  《敦煌出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公田连太郎、铃木大拙校订 1934年 森江书店

  《敦煌出土六祖坛经》 公田连太郎、铃木大拙校订 1934年 森江书店

  《兴圣寺本六…

《铃木大拙年谱与著作目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